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略论《三国演义》的结构与主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略论《三国演义》的结构与主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小说,人们往往把它和历史混合来读,而不注意它小说的特点,本文从小说的结构出发,以诸葛亮为中心人物,以曹刘斗争为基本线索,揭示小说所展示的人的自由选择与命运之间关系的新主题

【关键词】结构;自由选择;命运

简单的把它当做历史传奇性的注角,是阅读《三国演义》的最大误区。我们往往会想,这是真的,这是假的,这种阅读是对小说的唐突。小说和历史(尤其是中国的史传作品),虽然主要讲述的都是人物与故事,但两个最大的区别在于作者的意图。历史作者,写的再有传奇性,他的出发点是要给读者还原一个更为生动具体的真实状况,比如司马迁写霸王别姬一节。而小说家则是主动的虚构,他写得逼真,调动历史和现实中的经验,都是为了让读者上当,误以为真。所以,在小说与历史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历史是忠于事实,而小说是制造幻境。从这个观点来看,虽然《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但是我们要知道,历史只是外壳,要是我们太关注这一点,无疑买椟还珠了。

如何用一个结构,重新讲述既成的历史,是理解这部小说的首要问题。作者需要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结构历史,把八十多年的漫长的时间,从自然流程中抽取出来,纳入到一个更有意义的人为秩序中。作者确立了一个中心:诸葛亮。以他的生与死为节点,小说被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到至第三十六回为第一部分,我们可以成为等待诸葛亮。在这一部分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构造了一个乱世,曹操以邪恶的名义,正把乱世推向最高潮。第二部分,第三十七回到第一百零二回,是全书的中心,我们称之为衬托诸葛亮。在这一部分中,作者选取了突出的几个人物与诸葛亮对比,从正反两个角度衬托诸葛亮的绝对价值。正面的有刘备、徐庶、关羽、庞统;反面的有曹操、周瑜、孟获、司马懿。第三部分,第一百零二回到一百二十回,我们称之为想念诸葛亮,此时诸葛亮虽然死了,但是整个的格局仍然在诸葛亮的计划之中,而且姜维、钟会等人的生活还被诸葛亮影响。按照这样的结构,漫长的历史,重新被把握了。

而且,以诸葛亮这个人物为代表,小说也很好的把主题出现出来——人的自由选择与既定命运之间巨大的悲剧性。诸葛亮出山之前已经久负盛名,世间流传“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所以,我们可以预见,在乱世之下,诸葛亮的选择似乎就是历史的选择。而在当时的情形下,选择曹操是人生的捷径。但是,他偏偏逆历史潮流而动,选择了最不被看好的刘备,从此也走上了一条最艰难的道路。恰如水镜先生所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1于是,诸葛亮就带着刘备这个被命运挤到擂台边的拳击手,开始了逆袭之旅。并最终,倒在水镜先生的谶语之下。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这个小说,我们会发现,其实作者比水镜先生还要高明,他为了让诸葛亮的命运更为坎坷,除了让诸葛亮时运不济外,其实在人事上也波折最多。他并不“得其人也”。

第一个不得的人,是刘备。按照我们惯常的理解,刘备对诸葛亮是言听计从,但错了。分什么事。在小事上,比如具体的战斗,分兵派将方面,确实是言听计从。但每遇大事则是言不听计不从。比较凸出的三件事,从新野撤退,不听诸葛亮摆脱百姓的劝告,导致长坂坡之败。取西川时,不听诸葛亮的计谋,导致庞统的死。最后,不听诸葛亮的劝告,为关羽报仇,猇亭一战,兵败身死,也从根本上丧失了光复中原的机会。

第二个不得的人,是关羽。诸葛亮进入刘备的队伍,一开始就有点不舒服。在他之前,刘关张三个人,已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情意,突然插入诸葛亮,这个年轻、英俊、才智超群的后起之秀,关张二人当然不爽,尤其是关羽。他从出世以来,做的都是出彩的事,并且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后期,赶上了一场大雨,这是老天爷最后帮了他一把,水淹七军,俘获于禁,杀死庞德,让他一战成神。此时的他,已经是站到了人生的最顶峰。但也正是此时,他一头从云端坠入了谷底,身死麦城。此时打乱了光复汉室江山的全盘部署,刘备更是哭的死去活来,但是诸葛亮却非常平静的说:“王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故今日有此祸。”2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面对关羽的失败,诸葛亮是早有准备的,而且在前边的叙述中也早埋下了伏笔,比如托付荆州时的不快,送他八字箴言,以及在得知关羽拒绝东吴联姻之后让人换回关羽的决定。但是这些都没有实行的原因只有一个,比起诸葛亮,刘备更信任的还是二弟。诸葛亮当然明白这层关系,后来无法阻止刘备讨伐东吴也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个不得的人,当然就是刘禅。在刘关张死后,蜀中剩下的是个烂摊子,但是诸葛亮也得以没有阻碍的施展自己的才华。南征孟获之后,他确实为蜀中带来了短期的强大。于是,开始了北上大计。但每每一战功成的时候,刘禅就下一道旨意,命令他班师回朝,终于耗干这盏孔明灯。

讲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了诸葛亮所有的敌人,既有正面交手的曹操、周瑜、司马懿,又有己方的刘备、关羽、刘禅。但是,这些人都没有真正把他击败。甚至,当他死了之后,面对他最强大的敌人司马懿还是留下了: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千古笑谈。就个人而言,他是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如果一定要说他被打败的话,我们就要看到在不得天时,不得其人之外,诸葛亮面对的又一个问题,叫做天不假年。鲁迅在讲到《三国演义》时,说其中的一个短处是“状诸葛多智而近妖”,这里边多指的是诸葛亮借东风啊、观天象之类的特异功能。但是,我认为,这里边其实也为诸葛亮的死买下了一个大大的伏笔,他一定要通天性,才有在征南回蜀的途中祭鬼一说,才有最后在五丈原延寿一事,并最后感叹,天命如此。因为他是全书的中心,他是战无不胜的,他最终的胜败一定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胜败,而是人与天之间的胜败。这也让我们看到,诸葛亮最初的选择何止是逆时而动,简直是逆天而动,这样也把他个人的生命价值提到了最高,成就一段人的自我选择与天定宿命之间宏大的悲剧性。

笔者认为,这种悲剧性,是对一些人的警示,同时也是对另一些人的鼓舞。

小说的另一条主线,是刘备与曹操的斗争,我们从表面的叙述中看到的是权谋、刀兵的争斗,但他们的内在有一种更突出、更持久的矛盾,情感于理性的冲突。刘备主情,曹操主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中胜利的一方是曹操,但他不动人,因为他无情。反观刘备,以及他的组织是失败者,但动人,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失败都是情感于理性争斗时情感的失败。不止他如此,他的兄弟们也是如此,关羽曾义释曹操。张飞为了关羽被部将杀死。诸葛亮倾其一生,持守对刘备的誓言。这些无一不是他们失败的命门,但是也都是他们之所以能够把传奇留下的原因。他们的失败恰恰证实了中国人心中情感与理性之争中,情感的胜利。这是一种悲伤的胜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在做事情的时候,虽然很大程度上是实用理性主义者,但是在心理上却暗涌一种悲伤的气质。所以,为中国人所崇拜的英雄,往往是用情很深的失败者,而不是理性至上的胜利者。这里,与其说是作者在迎合一种心理,不如说是作者在塑造一种心理。一个民族心理特征的塑成,一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历史、文学,对历史、文学的书写和感喟,正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不断加深的途径。所以,我觉得《三国演义》其实阐释了一对永恒的矛盾——情感与理性,并在此矛盾的展示中,塑造了这一文化下的心理特征。

到此为止,笔者认为可以回到一句关于《三国演义》民谚似的评价:老不读三国。为什么,因为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读者要面对的是心底的悲伤。这种悲伤不是人人都有,他属于这样一种人:他用情太深,面对命运,他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回顾一生,他感到不满意,但是这种不满意不是一个人的失败,而是情感面对理性时更宏大而永恒的失败。是一种生存方式对另一种生存方式,一种人生理想对另一种人生理想的失败。这种失败的特点在于,它是实践中的失败,却是时间上的胜利,一种胜利者永远无法见到的胜利。它不是简单的同情弱者,而是乐观、实用的中国人对情感与悲伤的珍视。这一点,是中国人身上的非常特殊的气质。

注释:

[1]P204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著 新世纪出版社 2001年

[2]P429 《三国演义》 罗贯中 著 新世纪出版社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