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昌都锅庄 藏地style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昌都锅庄 藏地style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序曲:美景中的舞曲

舞蹈,与别的艺术形式一样,是老百姓骨子里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北方市民喜欢扭秧歌、跳健身舞,江浙一带有“方山大鼓”、“灯舞”,四川、重庆的人们喜欢跳“坝坝舞”,到了能歌善舞的人民那里,舞蹈有了更为丰富的传承和发展。锅庄是藏族人最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以昌都地区最为出名。2006年,昌都锅庄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此行到昌都的目的之一,便是体验这一久负盛名的特色文化遗产。

飞机在邦达机场降落。我们乘上了开往昌都的机场大巴。客车起程没多久,开车的小伙子就开始放锅庄舞曲,这一无意问的行为,恰好契合了我们的心愿。

不知是音响质量好的原因,还是锅庄舞曲本身勾人心魄,这音乐竟奇迹般地消除了长途旅行给我带来的不适。循环的舞曲就这么放了一路,弄得我们都不由自主轻轻哼出声来。热闹活泼的舞曲,配合着窗外辽远纯净的蓝天和怡人的高原景色,心情不由得愉悦起来。不时地可以看到层层梯田、夯土藏屋,以及牛、羊群绘成的美妙画面。也有骑行的年轻人在尽情地驰骋,与我们乘坐的大巴车相错而过,眨眼间不见了踪迹。山口上的经幡,在强风的吹拂中,昂然飞舞,与湛蓝的天空浑然一体,犹如一幅水彩的世界。

赶到昌都县城时,太阳已落山。昌都城沿山而建,远远望去便犹如空中楼阁,其间点缀着万家灯火,仿佛漫天闪烁的繁星。盘山公路上的车灯如一只只萤火虫,朝那灯火辉煌处驶去。

车很快过了连接昌都城和盘山公路的一座大桥,小城市的热闹景象瞬间映入眼帘。一些卖旅游小商品的店铺一家挨一家沿街展开。路边的小摊上叫卖吆喝声声入耳,直引得我们饥肠辘辘的肚子咕咕叫起来。

看样子几个人都饿得够戗,毕竟大半天没吃一顿正餐了,我们也没心思继续物色好一点的饭馆,就朝最近的一家餐馆直奔而入。店老板一眼就看出我们是外地来的游客,用带有四川口音的普通话把菜单上的昌都特色美食给我们介绍了一遍。

后来我才知道,昌都县有很多四川和云南人在开餐馆。我们照着菜单这个那个地点了不少菜,有“淹生肝”、“布林汤”、“五香青稞粘粑”、“酥油猪脑”、“核桃玉米九宝粥”……看着菜名就让人垂涎欲滴。虽然是误打误撞,我们还是进对了地方,这家饭馆的菜非常的够味,服务也周到,几位同行者都说吃得过瘾。

间奏曲:藏式婚礼

吃饱后,我们出了餐馆,开始慢悠悠地在街道两旁寻找落脚的旅馆。根据餐馆老板预先的指点,我们找到了一家干净整洁的旅馆。

店主是本地藏族人,十分热情,亲自带我们到客房门前开门。得知我们是第一次到昌都,他便热情地充当起导游来,给我们推荐周边的好去处。可能是藏族人性格直爽的原因,我们还没聊几句话,这位店主就兴奋地提到,他的一位亲戚翌日结婚,让我们也去凑凑热闹。随行众人都面露喜色,连忙答应了店主。早就听说藏式婚礼非常热闹,带有浓郁的藏家特色,还能见到地道的昌都锅庄舞,怀着期盼之心,我们早早入睡休息。

吃过早餐,我们跟随旅馆老板来到了他办喜事的亲戚家——也就是新郎家的住处。这是一家典型的藏式民居,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屋内贴上了红红的喜字,挂上了鲜艳的彩带红绸。此时,娶亲团正准备去迎接新娘子,我们也跟在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后面。

新娘家在邻近的村子里,远远就能看到门口站满了人。都是盛装的女人,脸上堆满笑容,手里还提着酒壶。店主向我们解释,这是这里的风俗,不喝酒是进不了门的。娶亲的队伍用竹篓子背着礼品,好不容易过了第一关。走到楼梯口时,楼梯上同样站满了盛装华服的娘家人,甭多说,娶亲团接过酒壶就大口喝起来。终于进了堂屋,娶亲团言辞恳切地向娘家人讲述了新人相识相爱的过程,并请求得到长辈们的祝福。

千呼万唤始出来,新娘子在娘家人的簇拥下走出闺房。一身华服的新娘始终低着头,身上缀满了各种金银饰物。在当地,娶亲比的不是有多少丰厚的嫁妆,只需看新娘身上的那一身行头,便知家境是否优越。在娘家人的祝福和不舍中,新娘子跟着娶亲队伍,来到新郎的家中。接下来便是二位新人盛装端坐堂屋中,婚礼正式开始了。拜完父母长辈,两位新人开始接受来自亲戚朋友们的祝福。宾客们每人都向新人敬献洁白的哈达,片刻的工夫,新郎新娘便被淹没在雪白的哈达里。屋内欢声笑语,喜气洋洋;屋外鞭炮声声不断。整场婚礼就在欢乐热闹的气氛中进行着。

咏叹调:藏地神灵之舞

晚上,新郎家的庭院里点起了熊熊的篝火,上面架起一整只羊,人们都聚集到这里来。我们也亲自领略了一番颇具藏族风情的锅庄舞。

男人们穿着肥大的筒裤,女人们则脱开右臂袍袖披于身后,男女各站一边,都是盛装华服。所有人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分班唱和。男人们首先带头唱起,歌声粗犷嘹亮,穿透力很强。女人们随后唱和,声音清脆响亮。在场的人们和着歌声,一边将长袖高高甩出,一边踏步沿圈走动。

当唱词告一段落后,众人一齐“呀”地一声呼叫,顿时脚步加快速度,只见众人撒开双臂侧身拧腰大跨步跳起,挥舞着双袖载歌载舞,奔跑着,跳跃着,不断变换动作。男人们的动作幅度很大,伸展开来的双臂犹如高原上的雄鹰,展翅翱翔;女人们的动作则小很多,碎步转圈,浑身配饰丁当作响,有如一只只摇翅欲飞的凤凰,美丽而活泼。舞圈中央放置着青稞酒和洁白的哈达。那只肥羊在熊熊篝火的炙烤下,飘出令味蕾兴奋的香气。

我们完全被奇妙的锅庄舞蹈迷住了,虽然嘴里喘着粗气,心里却格外兴奋。学着众人的舞蹈动作,毫不避讳自己生硬的舞姿,兴高采烈地舞蹈着,跳跃着,仿佛整个人都变得活泼而热烈起来。双手拉着并不熟识的藏族同胞,却毫不觉得陌生,从心底生出一股亲切的喜悦。

在跳锅庄舞的过程中,才真正能体会出这种舞蹈存在的意义。对于昌都地区的藏族人来说,锅庄舞是节日礼仪的重要载体。对神灵的敬畏,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喜悦之情,这些情感都是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同时,通过参加这种集体舞,每个人获得了自己所属民俗文化的认同,从而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

舞蹈的步伐很简单,可以从任一位置加入到舞蹈队列中,片刻工夫就可以掌握动作要领。跳累了,随时可以退出,丝毫不会影响舞蹈人群的节奏。火光照映在男女老少的脸上,红彤彤的。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将冬日的寒冷驱散得无影无踪。

大伙们围成圆圈,跳着,唱着,欢笑着。待到肥羊烤熟,热情好客的主人割下一块还滴着油的羊肉递过来,诱人的香味直引得人流口水。我们也不客气,接过手就埋头啃起来。羊肉烤得恰到好处,嘴里一股炙烤的淳朴味道,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头顶高远的天空中,无数星星闪烁着,静静望着地面上那一群欢乐的人们。令人难忘的一夜,便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宣叙调:不是终曲

翌日,经一位在宣传部工作的朋友引荐,我们拜访了昌都锅庄的传承人松吉扎西老人。松吉扎西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住在昌都城关镇齐齿街。他经历过坎坷的童年生活,在旧社会艰难地度过了青年时代。对于当时的他来说,能尽情地跳锅庄舞,是生活中最为期待也最为幸福的事。

昌都解放后,他开始在地区建筑队工作,从学徒做起,一步步成为优秀的技术工人。由于全身心投入到家园的建设中,当技术工人的松吉扎西并没有很多时间来跳锅庄舞。直到退休后,松吉扎西加入了老干局的文艺队,成为了锅庄舞教练。由于对锅庄舞蹈艺术十分热爱,加上十几年来不断学习和钻研,松吉扎西拥有了精湛的表演功力,在昌都锅庄舞蹈领域享有较高的名望。

得知我们对锅庄很感兴趣,扎西老人很高兴地给我们讲起他与锅庄艺术的不解之缘。十几年来,他担任锅庄舞的传承工作,不仅将这门舞蹈艺术教授给年轻一辈,还亲自赴全国各地观摩演出,让锅庄被更多人所知晓。这位热爱锅庄舞的老人,如今仍然精神矍铄,在讲述这些年的锅庄演出经历时,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不知道为什么,心头忽然一热,对扎西老人的敬佩又增添了几分。一位将余生精力奉献给锅庄艺术的老人,是值得所有人敬佩的。

近年来,锅庄艺术不仅在城镇、农牧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也逐渐走进学校、课堂,昌都县很多学校都把锅庄作为体育锻炼、文艺修养的个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范围,既强化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有效保护和继承了传统文化。

我们乘坐大巴从昌都返回邦达机场的时候,熟悉的锅庄舞曲又响起了。我仿佛看到,一群男男女女在晴朗的天空下,手拉着手,跳起古老的舞步,身姿热烈地舞动着,高亢嘹亮的锅庄唱词,久久回响在高原辽阔的蓝天之上……

TIPS:实用信息

昌都锅庄特色:

舞蹈时,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唱词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表演节奏前后有三次变化,序舞时只要舞蹈者站好自己的位置,脚步缓慢地交替迈步即可,步伐很轻,力度也不强;序舞过后逐渐进入慢板舞蹈,最后进入最能体现卓舞粗犷奔放特征的快板舞蹈阶段,这时,舞蹈者的情绪达到高潮,场面极为热烈。反映劳动生活的叫“羊毛锅庄”;反映婚庆的叫“吉庆锅庄”:表现生活情趣的有“兔子锅庄”(模拟兔子跳的动作)、“醉酒锅庄”。

锅庄与“锅”有关吗?

“锅庄”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是指锅庄舞,藏语称“果卓”,意为圆圈歌舞。在节日、庆典、婚嫁、喜庆或农闲之时,在草坝上、庭院里,男女围成圆圈,自右而左,顺时针方向沿圈转动,载歌载舞、

二是指一种特殊的集食宿、贸易、仓储等功能于一体的贸易机构。据《舞蹈概说》记载,“锅庄”收购土产,代办转运,内设货栈客房。接待来往的藏汉商贾马帮。一到晚上,在院内垒石支锅,熬茶煮汤,兴之所至便围着火塘唱歌跳舞,欢饮达旦。

三是指支锅的石桩。在康巴藏族人的生活中,常用三块石头顶一口锅,煮饭取暖,所以有“一个锅庄就是一户人家”的说法、民居的二楼上,正对底楼大门,就是安放锅庄的地方,火塘里柴火常年不熄,是全家家居生活的中心。三块支锅的石头非常讲究,据说是一种很软的石头,越烧越硬,越烧越黑,有的上面还刻着吉祥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