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一颗钻石究竟值多少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颗钻石究竟值多少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钻石不过是碳

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有句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与之同时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是一颗360度光彩夺目的钻石,以及一男一女幸福相拥的背景。我对钻石并无特殊兴趣,只当它是一种珍稀矿物,但也时常听到业内人士说到钻石的本质和“保值”的虚妄。一天,我专访南非副总统莫特兰蒂先生时,他的几句话就把事儿说清楚了。

南非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有着“钻石王国”之称,世界上70%的原钻都产自这里。尽管如此,世界上四个主要的钻石加工中心却都设在了欧洲,这使得在整个钻石加工贸易产业链中,作为上游的南非,获利远远不如下游环节。我对莫特兰蒂的访谈,便涉及南非针对这一现象将采取的举措。

我有幸与南非三任总统都曾有过交流。总统祖马为人爽朗,但谈到钻石问题时,却有些含糊其辞欲言又止。副总统莫特兰蒂和祖马风格不同,他是经济学者出身,在经济方面有着深刻的专业见解,并且担任过代总统,所以敢说话,讲话也有底气。我们聊到金融危机期间,钻石和黄金一样价格曾飞速上涨的状况时,莫特兰蒂立刻指出了人们在钻石与黄金之间画上等号的本质错误,他说:“钻石跟黄金不一样,钻石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虚荣心。”

这个说法似曾相识,但当它出自钻石王国副总统之口时,意义却非同一般。“钻石不过是碳。伦敦的中心销售机构严格管控着全球的钻石市场,他们首先进行存货,只向市场上释放一小部分,人为地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上涨并不是因为钻石会枯竭,而是他们控制了钻石的市场供应。”

相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人们大概很难想象,全世界大多数钻石都被一家叫做戴比尔斯的公司垄断着,有关钻石的各种美好象征,也是他们创造的。戴比尔斯由英国人赛西尔·罗兹于1887年在南非创立,其初衷就是要建立一个稳定有序的钻石原石市场体系,它控制着全球60%的钻石矿,因而有能力调节钻石的需求走向。其余40%的生产商也必须将自己家的原石以指定价格卖给戴比尔斯,否则戴比尔斯可以通过释放库存来压低市场价,令那40%的生产商血本无归。据说,戴比尔斯的高管曾经一进入美国国境,就会面临被,罪名便是垄断。

有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叫《完美无瑕》,讲的是一个面临解雇的钻石公司女员工和即将退休的清洁工联手盗窃钻石保险库的故事。电影里钻石堆积如山的写实画面,令我印象颇深。钻石并不是我们这个地球真正意义上的稀缺资源,听说地下还有无尽的钻石矿未被开采,它的价值只是垄断的结果,它的意义也只是人为的赋予。

“钻石不过是碳”,这并非秘密,而是常识,我们在初中化学课上早已了解。碳是自然界分布最广、储藏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遇到合适的温度和压力,便形成了钻石。可惜,钻石商和奢侈品商的巨额广告营销费,足以收买各种媒体,雇用最庞大的水军和各路名人做宣传,让你不得不信: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只定制最昂贵的梦想?

某天下午,我在一家酒店大堂和朋友聊天,只见身边来来往往的女士们都是统一装备:手挎爱马仕包,脚穿香奈儿鞋,腕戴名表,非金即钻。用大牌将自己武装到牙齿,应该是混迹时尚圈的必修课,而怎样让“大牌”变得更“大牌”,最方便的升级途径就是镶钻。

所以,为了帮助精英人士们更好地自我定位,便于他们相互攀比,与价格直接挂钩的各种产品版本应运而生。限量版、白金版、镶钻版、全钻版……箱包、衣帽、手机、钢笔、打火机,凡是能镶钻的地方都镶上。钻石的多少,成为富贵级别的标识。

如果说暴发户们必须通过华而不实的消费,才能给自己的闲钱找一个妥善的去处,那么各种钻石版本的存在也算相当合理。但可惜的是,大多数普通消费者也被卷入了这场“全球大忽悠”,多少小伙子为了给女朋友买一枚心仪的钻戒,省吃俭用数月甚至数年,又有多少年轻姑娘把“克拉”当成人生最重要的追求之一,仿佛没有克拉就没有幸福。

“戴比尔斯公司花了20年时间终于让中国女人相信:钻石的克拉数是爱情的象征。”2011年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中写道:“这纯属营销作祟,钻石除了观念中的价值外,毫无用处。中国人被戴比尔斯说服以为钻石是女孩最好的朋友,其实毫无逻辑。中国人比我们欧美人更把钻石当宝贝。”

很多表面炫目的东西,一剖析到本质都难免让人失望,钻石是好东西,但其价格与价值发生了错位。花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买来的,其实就是一粒经历了高温高压的碳,从化学构成上讲,还不如其他有色宝石稀有。人说“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只字未提“一颗永流传”的钻石。我想。这大概是因为钻石不易变现流通,而且价值过多地倚赖于工艺的原因。精湛的切割技艺会令它升值,而一旦失手,它又会被打回原形,变成廉价的碳。从这个角度讲,它的确无法与黄金相提并论。不过,这种“人造”的奢侈品,不仅成了世界通用的财富象征,甚至拥有了让人赢得或失去一份感情的魔力。

2011年下半年,南非奥本海默家族宣布:出售戴比尔斯公司40%股份给另一股东英美资源集团,套现51亿美元。英美资源集团CEO宣布交易时,大谈收购背景:中国等新兴市场消费者对钻石的渴望愈发强烈,公司在中国等市场的营销惊人地成功。钻石已成为该集团绝对的核心业务。

2011年5月,戴比尔斯扩张的脚步终于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其精品旗舰店在北京“新光天地”闪亮登场,据说只接待固定的客人,只定制最昂贵的梦想。此言既出,不知又有多少人的心被搅得蠢蠢欲动。

对于很多从来没有拥有过钻石的中国人,谈论钻石的本质,或许的确不合时宜。因为,我们也许连自己的心的本质,都还没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