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重庆9月1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重庆9月1日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风廓线雷达资料,对重庆2013年9月1日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重点分析引起此次降水的大尺度环流和中尺度影响系统,以及各物理量在暴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1)此次降水过程性质属于稳定性降水。高原波动槽东移,配合低层切变线发展、低涡生成,诱发了此次降水天气过程;(2)中尺度对流云团和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3)风廓线雷达可较清楚地探测到低空急流演变及垂直风切变。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的建立可为降水提供水汽和能量条件;(4)暴雨区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维持较长时间的上升气流。但与对流性降水相比,其各项物理量值偏小;(5)暴雨区水汽输送来源于南海和西太平洋,主要沿副高西北侧输送到重庆;(6)稳定性降水发生前,低层到高层均有暖平流。降水期间,边界层有弱不稳定层结,而低层到高层层结较为稳定。

关键词:暴雨;稳定性降水;物理量;诊断分析

一、降水概况

2013年9月1日夜间至2日,重庆市出现了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暴雨区主要位于重庆中部偏南地区。分析1日20时至2日20时的累积雨量,全市共有29站出现大雨,12站出现暴雨,最大雨量出现在黔江,为73mm,主城区沙坪坝为60mm。

从沙坪坝站和黔江站的小时雨量图上可以看出,沙坪坝降水开始于2日01时,2日14时后减弱到1mm以下,其降水主要有两个阶段,2日0107时和2日0912时。黔江降水开始于2日00时,其主要降水时段为 2日0410时和2日1219时。沙坪坝和黔江最大小时雨量分别为8.7mm和9.0mm,均低于10mm,无短时强降水。从9月2日08时探空曲线也可以看出(图略),重庆沙坪坝123CAPE=0J・kg-1,K=30K,SI=5.44K,属于稳定层结。因此,此次降水属于稳定性降水。

二、大尺度环流和影响系统分析

这次降水过程性质属于稳定性降水,发生在有利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背景下。在降水发生前后,500hPa东亚中高纬为两槽一脊的环流形势,在中低纬地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强,控制我国江南和华南大部分地区。重庆为副高北侧的西南气流控制,能量和水汽条件充沛。与此同时,在重庆上游,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波动槽活跃。1日20时至2日08时,波动槽位于四川中部;到2日20时,随着副高减弱南退,波动槽线移至重庆上空。

在此次降水过程中,低层主要影响系统是切变线和低涡。1日20时,700hPa在四川东南部有切变线存在,850hPa切变线位于重庆西部,此时在重庆西北部首先开始降水。2日08时,700hPa上切变线位于重庆西部到东北部,云南、贵州至重庆一带的西南气流增强,利于水汽输送,此时降水范围扩大,强度增强。到2日20时,700hPa在重庆中部有低涡生成,降水区主要位于低涡东南部。综上所述,正是由于高原波动槽东移,配合低层切变线发展、低涡生成,诱发了此次降水天气过程,此后,随着高空波动槽东移,700hPa低涡减弱,降水结束。

在降水过程中,200hPa急流在河套以南开始分流,造成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辐散强烈,高层抽吸作用显著;川渝交界处700hPa切变辐合区与850hPa气旋性辐合区重叠,低层辐合抬升作用显著。500hPa青藏高原到四川盆地多波动槽活动,其波动槽东移,可引导低层低值系统发展东移,重庆自西向东出现降水天气过程。

三、中尺度对流云团分析

分析引起此次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系统,本文是FY2E气象卫星红外云图,可以看出,此次降水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对流云团生消。降水初始时刻,1日20时,在川西高原上有带状对流云团活动,重庆上空云系较为凌乱,此时在西部潼南首先有降水出现。2日03时,重庆中北部有云团A发展,并向东缓慢移动,到2日07时在东南部发展成熟,对应小时雨量图上,黔江第一阶段降水达到最大值,此后该云团东移减弱。2日11时,在巴南附近又有对流云团B发展,对应小时雨量图上,沙坪坝第二阶段降水达到最大值。该云团向东移动,于2日15时在东南部发展成熟,此时黔江第二阶段降水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该云团东移减弱,降水减小。可见,中尺度对流云团和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四、风廓线分析

本文为沙坪坝风廓线雷达1日20时-2日20时的观测结果,可以看出,降水发生前,925hPa以下为偏东气流,700hPa、850hPa主要为偏南气流,500hPa主要为偏西气流,风速随高度顺转,中低层有暖平流存在。2日01时,降水开始时,低层南风明显加强,达到急流的强度,且持续到2日08时左右,急流主要位于850-700hPa,最大风速为16m/s。2日08时以后,低层风速明显减小,低空急流消失,水汽输送减弱,但低层存在弱的风向辐合,可触发上升运动,降水持续。2日15时后,低层转为偏北风,对应小时雨量图上,降水明显减弱。

五、物理量诊断分析

1、动力条件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中尺度对流云团的动力特征,分别作了沙坪坝附近(106.4°E,29.5°N)和黔江附近(108.8°E,29.6°N)涡度、散度和垂直速度的高度-时间剖面图。从涡度时间变化图上可以看出,1日20时,降水开始前,沙坪坝在中层和低层的正涡度值较小,高层正涡度值较大,300hPa附近有值为6×10-5s-1的涡度中心。此后,低层正涡度发展,到2日14时达到最大,为8×10-5s-1。正涡度扰动向东传,到2日20时,黔江正涡度达到最大,700hPa上也有低涡对应。 分析散度时间变化图,降水开始后,沙坪坝低层辐合、高层辐散,到2日02时,低层辐合达到最强。垂直速度图上,上升气流从低层延伸到200hPa以上,对应小时雨量图上,沙坪坝降水达到最大值8.7mm,2日14时以后,上升气流和低层辐合均很弱,对应的降水量也很小。降水过程期间,黔江上空低层一直存在辐合,且维持较长时间的上升运动。本次暴雨过程以稳定天气尺度混合性降水为主,与对流性降水相比,其各项物理量值偏小,但持续性时间较长。

2、水汽条件分析

暴雨的产生需要在本地上空有水汽辐合及充足的水汽来源。从水汽通量及其散度图上可以看出,2日02时,850hPa有一支从南海经广西、贵州到重庆的水汽通道,水汽通量值约10g/(shPacm2)。同时,水汽通量散度中心位于贵州北部到重庆西部,南海暖湿气流的输送为重庆西部降水提供了条件。2日14时,热带气旋“玉兔”的偏东气流与北方南下的东北气流结合,可将西太平洋的水汽经我国东部地区输送到重庆,水汽通量辐合带主要位于湖北中南部、重庆东南部、贵州大部及云南东北部一带,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为重庆东部降水提供了条件。

3、热力条件分析

从图10温度平流演变中可以看出,降水前期,沙坪坝在浅薄边界层有弱冷平流,低层到高层都为暖平流。降水后期,冷平流开始增强, 到2日20时,500hPa以下都为冷平流,但强度较小。对应假相当位温图上,降水期间在低层800hPa?―900hPa有假相当位温密集线。从黔江温度平流演变可以看出,整个降水期间,800hPa以下为冷平冷流,以上为暖平流。从假相当位温图上可以看出(图11),只在边界层有弱不稳定层结,而低层到高层层结较为稳定,因此,此次降水属于稳定性降水过程。

六、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此次降水过程性质属于稳定性降水。高原波动槽东移,配合低层切变线发展、低涡生成,诱发了此次降水天气过程。

2、中尺度对流云团和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

3、风廓线雷达可较清楚地探测到低空急流演变及垂直风切变。暴雨发生前,低空急流的建立可为降水提供水汽和能量条件。

4、暴雨区上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且维持较长时间的上升气流。但与对流性降水相比,其各项物理量值偏小。

5、暴雨区水汽输送来源于南海和西太平洋,主要沿副高西北侧输送到重庆。

6、稳定性降水发生前,低层到高层均有暖平流。降水期间,边界层有弱不稳定层结,而低层到高层层结较为稳定。

参考文献

[1] 范俊红,王欣璞,孟凯,等.一次MCC云图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气象,2009,28(6):1388-1389.

[2] 冯伍虎,程麟生.“98.7”突发性特大暴雨中尺度切变线低涡发展的涡源诊断.高原气象,2002,21(5):447-456.

[3] 井喜,李社宏,屠妮妮,等.黄河中下游一次MCC和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相互作用暴雨过程综合分析[J].高原气象,2011,30(4):913-928.

作者简介:冯家兄,(1986.12―),女,籍贯:青海,单位:重庆市巫溪县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