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同心共谱民族团结和谐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同心共谱民族团结和谐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贵州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书写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发展新篇章。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的省,尤其应该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抓紧抓好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工作。”2005年,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对民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比例高达36.11%,民族自治地方占全省总面积的68.2%,全省有252个民族乡,数量居全国第一位。与此同时,民族问题与贫困问题相互交织。据省民委主任吴军介绍,在全省1521万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占60%以上,在全省3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的65个县中,有42个是民族地区县。

因此,要做好贵州民族工作,必须首先解决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

近年来,贵州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制定和建立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的长效机制,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加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不断书写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民族发展新篇章。

以发展促民族团结进步

“多亏了乡党委、政府,我家的日子才这么好过!”威宁县板底乡板底村彝族村民文富祥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说。去年,在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文富祥拆掉了原先的土墙屋,盖起新居,在种玉米和马铃薯之余,又养了2头猪和18只羊。“现在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

板底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落,彝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98%以上,村民生活较为贫困,2003年人均纯收入不到500元。近年来,板底村整合各方力量,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在危房改造、通村通组公路、安饮工程、农网改造、集贸市场建设、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民生工程上取得重大突破,2000余名村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年收入上万者不在少数。

今年8月,板底村成为全省首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

“十一五”时期,贵州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支持力度,仅扶贫资金一项就投入52.48亿元,实施扶贫项目4万多个,覆盖民族地区乡镇1282个,切实促进了民族地区的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达1147亿元,财政总收入149.8亿元,农民纯收入3258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51.1%、57.8%、47.2%,全省民族自治地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全省总里程的50%,3个自治州全部通了铁路,兴义、黎平和荔波支线机场实现通航。

“十二五”开局之年,贵州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改善民生、加快发展:

——启动实施《500个民族地区贫困乡镇扶持计划》,协调省直十余个部门进行重点帮扶,使17个民族地区贫困乡镇实现脱贫目标;

——在35个村少数民族贫困村组织实施整村推进、科技农业、新农村建设,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重点安排;

——深入实施《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推进计划》,将民族地区63个村列入扶持推进计划;

——组织实施《民贸企业及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扶持计划》,协调资金3880万元,扶持民族地区中小企业75户;协调投入扶持资金3284.34万元,协调落实流动资金贷款优惠利率3787万元,扶持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30户;

——投入专项资金2300万元,实施103个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训项目。

随着一个个贫困乡镇的脱贫致富,一个个企业的茁壮成长,一个个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民族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民生持续改善。

让民族文化之花绽放

“侗族大歌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2007年,由从江县小黄小学吴凤香、吴秋月等9名学生组成的少儿侗歌队随总理访问日本演出成功后,温总理高度评价说。

吴凤香、吴秋月,这些把侗族大歌带到世界舞台上的侗族女孩,是贵州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直接受益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贵州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高度重视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黔东南州黎平、从江、榕江等县就在部分中小学开展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聘请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授课,从娃娃抓起,在源头上解决文化传承问题。

2002年,贵州下发文件,要求全省中小学、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将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内容,将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文学、传统手工艺等列入教学活动。

如今,贵州已有4000多所学校开设了民族民间文化教育课程。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贵州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拍摄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土家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的电影史料风情片,并以每4年一届的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全省少数民族文艺演出为契机,挖掘整理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截至目前,贵州已成功举办6届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4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挖掘整理、规范民族传统体育项目130多个;创编少数民族文艺节目200多个,推出独竹漂、高台舞狮、莲花十八响等传统体育项目和《乌蒙欢歌》、《好花红》、《多彩贵州风》等一大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民族剧(节)目;编辑出版《贵州民族志》、《贵州民族医药》、《苗族古歌》、《侗族大歌》等一大批民族文化书籍。

2011年,为进一步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贵州启动实施《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实施1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项目,支持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民族节庆扶持计划》,支持各地打造23个民族传统节庆;启动《民族博物馆扶持计划》,支持20个民族博物馆提高展示水平;实施《民族古籍扶持计划》,建立民间艺人口传资料库,整理出版5部民族古籍精品;实施《民族教育扶持计划》,支持72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扶持142所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6所高校扶持13个少数民族预科班,支持开办9个少数民族高中班和10个民族特色班。

民族文化之花,正在贵州大地上绚烂绽放。

将民族团结进步

渗入每一个“社会细胞”

“我来贵阳经营烧烤生意10多年了,平时有什么困难,只要找到社区服务中心,都能得到解决。”居住在贵阳市金阳新区碧海社区的维吾尔族同胞艾海说。

近年来,随着金阳新区商业的逐步繁华,碧海社区流动人口日渐增加,其中就有一些来到这里从事烧烤等经营活动的新疆维吾尔族同胞。为了更好地为他们服务,碧海社区专门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置民族服务联系窗口,并在社区热闹地段为他们规划经营摊位,同时通过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今年8月27日,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上,碧海社区成功入选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近年来,贵州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平台和载体。省委、省政府规定,每5年召开一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至今已先后召开6次,对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

从2008年开始,贵州以社区、乡村、学校、街道、厂矿、部队为依托,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将民族团结进步渗入每一个“社会细胞”。

在活动中,贵州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社会资源,想方设法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就业培训、扶贫助学、医疗保健、法律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真心实意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省已有68个乡(村)、社区、学校和企业成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

去年2月,贵州出台《“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内容涵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人才培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等方面。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发2号文件中,将贵州定位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指出国家将进一步支持贵州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经济跨越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这些,都为贵州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

发展十大推进计划

(一)500个少数民族贫困乡镇扶持推进计划(二)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建设推进计划(三)国家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推进计划(四)民族特需商品定点企业和民族地区中小企业扶持推进计划(五)民族博物馆建设扶持推进计划(六)少数民族节庆扶持推进计划(七)民族教育扶持推进计划(八)民族古籍抢救推进计划(九)少数民族人才培训培养推进计划(十)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推进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