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历史课堂由传统意义中的死记硬背变为了以整体把握历史知识脉络,提升历史学科素养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素质为基本。为达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在看似死板的历史事件与知识中引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在思考中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感悟社会进步的轨迹,并下定决心,为创造新的历史而不遗余力。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众所周知,当前进行得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活动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而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就应从培养学生对于具体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入手,而要激发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课堂提问入手无疑是一块敲门砖。可以说,深化高中历史课堂中的提问技巧,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

一、以旧促新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温习旧的知识来获取新的知识。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笔者也把它引申到了一种提问技巧的程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提问效果。譬如笔者在讲授《法国大革命》这一内容时,就通过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导入,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法国国情与英国、美国国情的异同。在学生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之际,笔者引导他们从当时资产阶级革命所制订的一系列法律文件入手进行考虑,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等,通过分析这些法律文件,窥管见豹,学生自然能够从中领悟并归纳出当时的社会整体情况,对于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以及三个国家革命战争不同的特点与性质有了深刻的认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合理插入了一些多媒体课件,如当时法律文件的照片等,也很好地营造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总的来说,还是这种温故知新的提问方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不但有效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且还分析了法律手段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及综合能力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问题难易要适中,体现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我们知道,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是一门艺术,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兴味寥寥,起不到课堂提问应有的启发效果;有的教师的课堂提问过于笼统,不具备一定的针对性,使得学生一头雾水,不知从何说起。笔者以为,要做到使自己的课堂提问难易适中,就必须在把握教材中做到点面结合。所谓点,就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面,就是这个问题在整个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坐标中的具置与作用,了解了这一特点,我们在课堂上的提问才能够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例如,在学习《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一课时,通过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提出:秦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这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什么影响?可以说,第一个问题就是对本节课内容的考量,后一个问题属于对历史具体知识的扩散与延展。因此这个看似“难”的问题却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反映积极,气氛活跃,通过此问题的讨论、分析,学生更加理解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皇权制度。

三、积极评价,观点明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当中,我们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一般是静态的,过于注重知识,忽略情感;过于注重结果、忽视过程。鉴于此,笔者以为在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当从积极的有效评价着手,提出明确的观点,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提升。我们要注重发展性评价,杜绝“对”“错”间的静态评价。譬如有一名学生在评价殖民主义活动的历史影响时,说殖民活动给殖民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带给了殖民地先进的生产力。对于这个答案,我们教师有权利指出其回答的淡薄、不够全面、史实列举不够详实等缺陷,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其存在的发展性观点,肯定学生的历史发展观。另外,我们应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而不能仅仅停留在结论的总结与归纳这个层面。

四、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他们的思维方式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改变以往课堂提问中生从师问的被动局面。例如《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讲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症结:土地兼并高度集中。我采用联系的方式,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入手,设问:“资本主义有它的死穴。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也存在这样的矛盾,那么它的死穴又是什么呢?”学生结合课本知识回答完毕后,突然提出一个新问题:“老师,那社会主义制度的死穴是什么?”“这位同学提得好,大家说说看社会主义制度有没有死穴呢?”我把皮球踢回给学生,下面学生开始讨论了,有的说没有,有的说有,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最后有一位学生说:“人无完人,社会制度也不可能完美的。”我又把话茬接回来:“没错,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社会主义制度可能也会有它的弱点或者死穴,只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这一下子,学生的热情被调动起来,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总之,尽管课堂教学设问的方式很多,但要注意它是一门课堂艺术。有不同的提问,就会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为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一定要紧紧把握住提问这把“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