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园冶图释》成书之美功德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园冶图释》成书之美功德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园冶》,明末造园家计成著,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在园林界享有重要的地位,但多年来因为文字、理论的精深艰涩而不利于推广、发挥更大的影响作用。今有深圳中外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资深总工程师吴肇钊教授为其配图解说,成书《园冶图释》。书未刊行,已在业界引起不小的震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先生亲自题诗,称赞《园冶图释》“成书之美功德深”。为此,《广东园林》走访吴教授,一窥《园冶图释》究竟。

《广东园林》:2012年是中国古典园林哲师计成老先生诞辰430周年,您箸作出了一本《园冶图释》,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亮点、风格吗?

吴教授:亮点有二。一个是形象思维,以图释文的方式,能够让人看懂《园冶》。国内外对《园冶》研究有很多,有个普遍有个问题就是都是从文字到文字。,最早有是陈植老先生写了《园冶注释》,因为这样一来易好懂很多,在当时引起轰动。但《园冶》是造园书,要指导规划设计,因此(研究)要在指导实践方面下功夫。因为造园本身是形象思维,老在书上说,脑海里想象不出来,这本书里每一句话我都用有一张图(加以解释)。其次,因为考虑国际发行,所以有英文对照。但国内找翻译有个问题,就是中国人做翻译做来做去还是中国人的英文。《园冶图释》找的翻译叫马劲武,他曾就读在清华大学学建筑系,还是,在北京林业大学的读研究生,后来在美国读博士并生活多年,具备等于建筑、园林方面的知识都有了,还有英文背景。后来我在武汉开会的时候把这个册子拿给翻译过《园冶》的一个英国教授看,他给予肯定,总的来说翻译得的是比较完美。这本书销量预计是国外的销售量要大于国内。

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是里面有1200多张手工图,这是中国建工出版社出版社对我的要求,因为老外学中国园林,首先要让他临摹中国园林的画。因为是中国园林,这些图都是钢笔勾线,再用马克笔上色。用中国最传统的手法,加上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颜色,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既又有我们图纸的精确度,又有美术的美感,。

更能体现出中国园林“诗情画意”的造诣。

《广东园林》:《园冶》为世界最早记述造园的著作,具有重大价值,但不少内容令人似懂非懂,难以实际地发挥指导作用,您是如何想到用手绘图画来让读者读懂《园冶》的?画这些图您用了多长时间?

吴教授:书上有些图景是来自我收集的古画书,其中有一些我直接引用它的,一些我勾勒了一下,好处是一来我更深刻了解这些园林场景,二来是我用弯头钢笔画,这样大家都好学。收集这些图耗费了我很多功夫,因为我收集的书很多。这1200多张手工图是根据实例画出。《园冶图释》其实分三本:规划、建筑、假山。这样方便大家别人查找,而且总结得很全面。比如说建筑里我分了门、楼、亭、馆……我每一种都用了江南园林的实例。各式各样的亭,还有剖面图,你需要什么样的亭子,都可以从我这里搬过去用。这些图都是我几十年来的积累,靠临时完成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会想到用图来解释《园冶》呢,因为我曾经跟着汪菊渊先生编著《中国古代园林史》,汪老专门说,你在研究江南园林时,要找到《园冶》研究造过的园子,哪怕它不在了。后来我在扬州发现了影园,当时我查阅根据很多资料做了修复工作,根据复原图写论文,发现计成书上的话都不是随便说的,都是在讲造园的经历、技术和实例,每一句话话都在是讲具体东西。因为计成的活动范围在江南(包括江苏),所以我在江南园林中都能找到实例,即使很感叹的话,实际上就是一张画。而且同时,我也有大量实践经验。我做过在扬州瘦西湖工程做过,解放后修复的五个园子都是我做的,而且全部都得过奖,包括二十四桥景区,由于所以我做过大量的施工图,所以等于说我对这些个非常熟悉。江南园林是可以说是中国园林艺术性是最高的地方,包括皇家园林在内的很多园林都是从这里衍伸过去的,我把它们画下来,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有些图是时候我借用建筑院校建设学院的测绘图,特别是假山,然后我重新画了一遍,并上了色,再注明墨线图的引用出处。这样一来也让老外也知道了解到了中国所谓红墙黑瓦是什么颜色,而图片经过再加工也变成我的了,所以这本书是由我著作,而不是编著。

《广东园林》:《园冶》书名“冶”一字,比较冷僻,至今尚无人真正予以破解,它却是破解《园冶》的关键,有学者理解为“熔铸”,您又是如何理解“冶”的意义?

吴教授:按我们的理解,园冶就是造园,就是园林的规划设计,传统的说法就是园林的营造,大家一听都明白。

《广东园林》:近年来《园冶》研究的队伍越来越大,不但涉及到人文科学,还有像钱学森这样的大科学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思维,您在撰写《园冶图释》时最大的心得体会是什么?

吴教授:《园冶》这本书有两点我感触很深。第一个感受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天人合一,计成提倡的不是人定胜天、,去改造自然,而是要顺应自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园冶》的的审美理想是崇尚天然,跟我们现在说的生态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哪怕是最古老的书说的却还是当今社会最时髦的理念东西。在《园冶图释》我这本书里,我遵循计成的思想,在选址这块,根据山林地、城市地、河沼地等不同地方进行归类,每种地块都有大量的实例。80年代初,北京故宫举办历代园林古画展览,当时主办方选了我去写序。其中扬州瘦西湖有一批古代宫廷画家画的关于扬州瘦西湖的古典园林画有一幅十米多长的设计图,里面有三十几种古典园林,因为现在扬州很多园子都在扬州已经看不到了。,我当时就就跟主办方说,我不要这次我稿费不要了,这些图允许我拍照片或者复制当成稿费就好。,主办方也欣然同意了。扬州在瘦西湖里各种地的园林都有,我还将连江苏跟浙江的园林子都归类,不同的地怎么造园,完全按照计成的思维来做,很实用。这样归类展示各园林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江南的名园全部都展示出来了。

另一个感受是诗情画意。西方学者对这个很感兴趣。举个例子,片石山房原是明代大画家石涛的手笔,后来我在其原址上的复建设计,便是严格遵循石涛的词与画本,做完后在全国引起轰动。连园林界泰斗陈从周这样一个对细节挑剔的先生人,都觉得满意,还给我写碑记,这是将活人写进碑记的孤例。其实当时很多人争着做这个方案,我当时年轻,也想尝试一下。我考虑到石涛他是位画家,设计这个园子时有着画意很浓的画意。于是我就把能买到的有关他的所有画册都买回来下来,将画山的,画水的分类,山间道路怎么走,水边怎么样,树怎么种,瀑布、叠泉如何结合山体,不同环境的建筑造型浪怎么样,都用墨线画下来,然后组合到我的设计中,这样就把石涛的画表现在园林中。而且,我还在这里面我还有一大创举,根据石涛的诗句意境,我在设计的假山洞时还将有个月牙的倒影映在水面上,现在已成为一大绝境,很有意境,所有人都以为觉得那是时石涛做的,真厉害。(笑)

《广东园林》:您认为《园冶》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今天的城市规划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等有着怎样的价值?

吴教授:我认为是借古开今,就好比练书法要入帖,出帖。中国人设计自己中国家的园林,对传统的东西都不清楚,就不可能做得好。《园冶》提出做好设计可归纳为有三个阶段:自然美,艺术美,意境美。中国人讲究意境、寄情寓,形成自己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西方国家所没有的。,种几根竹子,代表自己高风亮节的气节;池塘种荷花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等等。

例如新疆喀纳拉斯五星级风景区请我去做最高峰上的一个亭子请我去做,这个亭子原来叫观鱼亭,建在山顶上。按照中国风水学,山上最高点不封顶,于是把原来的亭子炸掉,在旁边重建。设计时亭子要跟传说中的水怪有关,水怪指的是传说湖里有下面一山个半圆的东西,在水面上漂,还漂得很快。在实地考察的时候我发现那里老鹰很大,像一堵墙一样倒下来,场景很震撼。于是我把这些元素都结合起来。整个台看上去犹如天坠地出。同时把原来称为“观鱼台”谐音“官运停”的名字改为“观鱼台”。在这里我把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都融进去。如果没有中国传统基础,能做出来吗?我觉得搞园林一定要积累中国的传统知识。所以我评审方案时有三条标准: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如果都满足,我就通过。

《广东园林》:请您具体阐释一下设计中如何体现“现代骨、民族魂、自然衣”?

吴教授:提倡现代骨是因为时展不同,做出来的东西要有时代感。举个例子,深圳的文博宫有两个设计方案,其中一个是由梁思成的研究生郭黛教授,她做的清明上河图方案,另一个是由同济大学几个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一条街,还增加了庭院。当时我作为专业评委,讲评这个项目由是开发商投资,有自己的考虑,我认为如果现在做商业街以还是一间一间小铺来做效果并不是很会做不好,像一些万一饭馆开得的大的那得开一条街,现在生意好的地方是商场,你看商场里面大空间小空间交错组合,非常实用。另外还有地域性的问题,清明上河图的设计在深圳这个文化沙漠合不合适,值不值得。民族魂要用于原址,在原来的地方是魂在这里未必就是。再者生态衣,主要是自然铺装材料。后来这个项目由我来做,我做了上下五千年一条街:汉门、唐宫、宋元街、明民居、清楼阁,三百六十行的雕塑,后面是状元阁,寓意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广东园林》:能否介绍一下迄今为止您最满意的作品是什么?

吴教授:其实没有所谓的最满意的作品,如上面所说的片石山房、观鱼台都是比较好的作品。这里我再介绍一下在德国设计的“清音园”。当时中国人要出去外国做项目都是要争的,不容易。后来选中我和邹宫伍总工周功武(陈从周的研究生)出去做方案,谁胜出便选谁,我年龄最小,资历浅,但后来是我中,这便是占了诗情画意的便宜。当时去德国,给一个礼拜的时间,我前6天把好玩的地方都转了,最后24小时,画了1张平面图和5张效果图。我设计的园子叫清音园。主体为山水一些石头,假山上有个亭子,亭子上有副对联:“非与丝与竹,山水有清音。”意思说的是石头上流下来的水不是一般的流水声,是音乐,不同心情能听出不同的音乐。在假山旁边我放了几块大石头,上面写“鹰崖”,将来老鹰可以停留在上面,诗情画意均用图幅表现出来这些都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诗句来自中国传统文化。评审是部长兼博览会的总裁,他当场批准了我的方案,说这几张我都同意。后来坐下来我想听听他还有什么意见,他说,你造的是中国园林,我还能提出意见的话还请你干嘛?(笑)

《广东园林》:您对年轻的园林设计、建筑设计师有什么建议?

吴教授:优秀的设计大师手头功夫十分扎实,均能出画册。80年代我们调到南京编著《江南园林名胜》一书时,与杨廷宝、童、陈从周等学者进行学术研讨一年久,深有体会,并坚持至今仍手工图做方案首先,现在设计作品抄袭的多,很多拼拼凑凑的现象,。我建议年轻人有时间还是要多做方案,多要练手头功夫。画图不是单纯的地画得好不好看,而是画久了,(做设计的)比例尺度都出来了,很训练综合素质和自身美感。要养成习惯。

第二,对中外古今文化要广泛地吸收,在吸收过程中加以体会和感悟,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第三,向自然学习。在我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我在江苏做了几座假山,非常成功,就有人问我为什么可以把握得这么好。其实我除了手工画还做过实际的事情,我曾跟孟兆祯孟院士做过一些“傻事”,我们在张家界测叠泉流水1公里,我又测了两三段,但不测不知道,一测就发现了很多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这里面有个规律:水流下来的的地方的石头一定是最大的,形成水口,水口里面一定要有个储水池,然后从大一点的石头跌下来的水底下一定会形成一个潭,接着水流下去分叉。我把这番理论用到我的假山上,便收到很大的成功。

《广东园林》:《园冶图释》什么时候正式发行,定价多少?

吴教授:这本书现在正在印刷,今年2月份发行,原来定价一千多,现在528一套。建工出版社已向国务院申报该书为“国家礼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