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产业空洞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产业空洞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相对于全国的经济发展而言,西部老工业基地却显得步履维艰,其中表现之一就是产业空洞化问题凸显。如何有效地解决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问题,是关系到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之一。

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的表现

产业空洞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已有产业处于衰退阶段,而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的产业发展得不够充分,不能弥补已有产业衰退的影响,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至萎缩的现象。产业空洞化对经济的不良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近年来,西部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地位持续下降,失业率上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制造业竞争力弱,呈现出较明显的产业空洞化趋势。

在全国地位持续下降 近年来,虽然西部12省(区、市)地区生产总值与工业增加值在总量上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全国而言,所占的比重是持续下降的(表1)。2000年―2004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7.13%下降到16.90%,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3.62%下降到12.96%,虽然其间略有起伏,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这表明与全国相比,西部地区工业总量相对规模下降。

西部地区工业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低,工业化进程推进缓慢。从工业产值份额看,1985年西部10省区市(不含广西和内蒙古)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76%,1989年占12.04%,2000年占9.41%,2003年占8.63%。这说明,即使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工业生产力仍在进一步向沿海地区集中。

在工业内部,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工业生产能力在不断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制造业则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西部地区制造业由于竞争力较弱,增长速度较慢,其在全国所占份额不断下降(表2)。从年均下降幅度看,1986年―1999年西部地区制造业产值占全国比重年均下降0.32个百分点,而2000年―2001年年均下降0.37个百分点。这说明,与过去相比,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制造业份额急剧下降的趋势已有所遏止,但并没有根本扭转。

与此同时,西部地区部分工业品在全国的地位持续下降。1980年以来,除天然气、原油外,西部10省区市(不含广西和内蒙古)主要工业品在全国的地位呈下降趋势。1980年―2004年,西部地区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12.25%下降到9.54%,化学纤维由7.26%下降到2.24%;2000年―2004年,汽车占全国的比重由16.16%下降到11.91%(图1)。

就业比重下降,失业率上升 2003年西部12省(区、市)就业人员18796万人,占全国比重为29.0%;2004年底就业人员19078万人,占全国比重为28.8%,下降了0.2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西部各省(区、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03年以来,在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呈下降趋势的背景下(由4.3%减少到4.2%),西部各省(区、市)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无一例外地呈上升趋势,或者持平(图2)。

部分老工业基地在全国地位下降 1995年以来,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10个老工业基地中,除成都、西安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明显上升外,其余基本维持在原来的水平。1995年―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兰州由3.67‰提高到3.75‰,攀枝花由1.38‰提高到1.40‰,柳州由2.43‰提高到2.78‰,白银由0.83‰提高到0.90‰(图3)。这与我国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时期是不相适应的。1995年以来,西部部分老工业基地(如兰州、柳州、贵阳、攀枝花等)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的下降,则明显地反映了西部部分老工业基地产业的空洞化问题,但是自2002年以来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上升趋势(图4)。需要注意的是,1995年以来,以成都、西安为代表的综合性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的地位上升趋势明显,这说明并非所有的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均出现产业空洞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 区域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虽然1995年以来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但在全国的地位持续下降(图5)。1995年―2003年,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11.43%下降到5.51%,增加值由13.46%下降到7.00%,销售收入由11.20%下降到4.95%,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由28.00%下降到10.75%,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由30.46%下降到20.14%。

制造业竞争力弱 陈耀(2003)对西部地区28个制造业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制造业相对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有烟草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饮料、医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食品加工、印刷、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共8个工业门类;相对竞争力强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石油加工、食品制造、化学原料及制品,共4个工业门类。其中烟草加工业是西部惟一在全国市场份额中既超过中部、也超过东部的绝对优势行业。西部地区制造业相对竞争力最弱的行业有专用设备制造、造纸、橡胶制品、木材加工、纺织、电气机械、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化纤、家具、皮革、服装、文教用品,共13个工业门类;相对竞争力弱的行业有普通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子及通信设备,共3个工业门类。

可见,西部地区制造业竞争力强的行业相对较少,而相对竞争力强的行业大多与当地自然资源密切相关;西部多数的制造业行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这些处于竞争劣势的行业大多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和产业关联度高的行业。这也说明大力培育西部地区高级生产要素,对解决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产业的“虚高度化” 近年来,西部地区不仅第一产业而且第二产业均在向外转移劳动力,这些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主要是依靠第三产业来吸纳的。1999年―2004年,西部12省(区、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由35.2%迅速提高到41.2%,比东部地区高3.1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只有东部的33.8%(表3)。显然,目前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繁荣”是一种低水平的“繁荣”,它具有一定程度的“虚高度化”特征。这种“虚高度化”是在工农业发展缺乏坚实基础的条件下实现的。从发展的眼光看,在缺乏坚实工业支撑的条件下,西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将难以持续下去。

西部地区摆脱产业空洞化的措施

提高西部技术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科研院所及综合性大学的作用。西部地区的西安、成都、兰州等地是我国科研院所和大学的集中地区,许多院所和高校的研究设备和研究成果具有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致使许多研究成果难以得到有效的推广和应用。因此,西部的地方政府应主动参与到创新活动当中,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协调和引导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推进西部工业的技术创新。

依靠技术进步,增强企业竞争力。要继续按照同等优先的原则,将国家贴息的技术改造资金向西部倾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优化升级产品结构。同时,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要加快形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使得企业有能力不断研发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采取产学研联合的形式,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国家级的技术开发中心,创建国家相关的产业技术创新基地;对于具有资源优势的企业,要加大技术推广力度,为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创造条件。

鼓励企业加大研究开发经费的投入,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生产经营的成本费用。此外,在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传统工业振兴的重要途径。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一方面要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引进企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利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改造传统工业,主要是改造传统的管理方式,重组业务流程,加强财务、销售、生产制造和采购等各个生产子系统的协同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应实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政策。对于产品有市场前景、因技术落后而丧失竞争力的,要通过技术改造、增加技术含量而达到改造的目标;对于产品无市场前景、污染较严重的,可通过高新技术工业群形成中的兼并手段,实行产品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如改造没有可能则应淘汰。

充分发挥西部高新区的作用 西部地区共有1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有许多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充分发挥这些高新区在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体制和技术等方面的功能,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使创新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进一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使高新区成为西部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基地。为此,要进一步完善西部高新区“充分授权、集中管理、追求高效”的管理体制;支持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进行融资创新,完善金融支持体系;建立高新区与传统城区的新型经济联系,发挥高新区的辐射作用。

加大国家对西部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大力发展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可以为西部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业支撑,是提高西部老工业基地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国家应采取投资补贴、贴息贷款、税收优惠、加速折旧等措施,鼓励国内外民间资本进入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是对国家优先鼓励的西部特色产业项目贷款,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年限的贴息,并在土地、供电、铁路运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二是对西部特色产业发展应给予一定税收优惠。比如,对所得税减免的税基计算应采用加速折旧、再投资返还等办法;鉴于税改后西部资源性产业、基础产业税负上升,应考虑给以流转税或其他税收优惠。三是国家对西部特色产业的税收优惠应实行科技进步导向。如对企业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实行税收抵扣甚至加倍抵扣;允许企业税前提取技术开发基金;对采用先进技术设备进行新产品生产的企业实行加速折旧等。四是适当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税率。

搞好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 在西部32座老工业城市中,资源型城市有9座。西部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就是要通过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建成产业适度多元化、市场竞争力较强、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型产业基地。当前,重点是要以扩大就业和提高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发展接续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走适度多元化的道路。一是依托资源优势,搞好资源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批优势主导产业群;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尤其是具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未来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一代主导产业;三是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使之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这样,通过新老主导产业的顺利接替,逐步实现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为此,要通过延长产业链,发展相关产业,为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调整和多元化发展,争取相对充裕的转型时间,积累一定的转型基金;加强西部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为西部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基础性和先导性资料。

搞好体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 加快调整西部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布局,加大对现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力度,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西部老工业基地摆脱产业空洞化的困扰营造良好的氛围。

政府要真正转变职能,重点做好规划、监督、协调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要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设定进入标准、维持市场秩序、规范市场主体、加强市场监督、健全社会保障以及努力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等方面来。要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和特点,有重点地培育、建设、规范一批多功能、区域性及专业性商品市场;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引导优势企业跨地区经营,提高规模化水平。进一步创造条件,促进东部企业到西部投资办厂、开发资源、改造老企业。拓宽利用外资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资参与西部工业结构调整。

促使西部老工业基地落后生产力的尽快退出 任何一个产业都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与衰退的过程,导致西部老工业基地产业空洞化的一个原因就是衰退产业没有尽快退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一方面是优势产业的培育和成长,另一方面是衰退产业的退出,要设法使衰退产业占有的资源能够尽快转移到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的培育与成长上来。因此,我国西部开发不能简单地将自然资源开发出来,要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并通过立法,对于那些技术水平低劣、产品质量差、破坏环境、污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产品没有市场的企业,坚决淘汰。要把淘汰落后生产力与工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与扶持小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根据西部地区的实际,吸取美国和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不走先发展再淘汰的老路,新上项目必须要求高起点、高水准。

在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刺激创新、提高效率。近年来西部地区也出现了一些类似产业集群的现象,如绵阳的电子产业、重庆的摩托车工业、四川夹江陶瓷产业等。政府应通过规划和积极引导,制定相应的集群发展战略和政策,并在技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鼓励西部老工业基地围绕其资源和产业优势,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

(作者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