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必要性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必要性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识教育是高校基础素质教育。在现代科技文化发展、职业需求多元和就业竞争加剧的背景,通过提高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素质,来满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素质要求,以实现学业与职业对接。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应着眼于良好的知识结构、优秀的岗位技能、健全积极的人格和较强的职业应变能力等层面,构建以人文素养、品德素养、审美素养、能力素养为主要单元的通识教育体系。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职院校;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12-02

世界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当前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终身接受教育已成为教育趋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只看重培养学生的技能和技术,终身从事某项工作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必须要做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调整。实行通识教育正成为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高职院校里的通识教育

1.通识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理应占有一席之地。通识教育是构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多在行业一线,强调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技巧。在整个强调技能与实训的教学体系中,把握专业知识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平衡,通识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人发展的基础,更是高职培养计划方案的基础。通识教育能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高职院校的学制是三年,而且现在科技更新换代的时间越来越短,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真正能够消化学习到的专业技能还是有限的。加之现在任何一项社会问题都不可能孤立地用某一方面、某一技术、某一学科手段就能解决,因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更加重要。用人单位也对高职毕业生有要求,除了会“做事”,也要会“做人”。因此,通识教育能够在学生踏出社会之前,给他们如何“做人”给予多方面的培养,让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更全面地提升。传统的高职教育模式已经不能保证学生在易变、兼容、互通的岗位上适应工作。高职教育必须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能力、自我适应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各种拓展型素质。高职院校里的专业教育可以给学生一定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但它不能涵盖专业教育的全部,不能将高职院校里的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局限于专业教育框框里。应该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具有人所共有的理性、情感、意志、兴趣等,通识教育促进专业的发展。在高职院校里的培养目标中,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职业教育的两个方面。通识教育与专业发展目标一致,都是在为培养一个技能熟练、素质全面、负责任的公民而服务。如果说通识教育主要担负“做人”的职责,那么专业教育主要担负“做事”的职责。

2.高职院校实行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面上大力支持,但重视力度不够,行动上缺乏支撑。全面培养人的各种素质,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理应是高职高专教育应当遵循和奉行的。通识教育的意义深远是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共同的认识,绝大部分学校是欢迎、肯定和支持通识教育的。但是在目前,各个高职院校在招生形势严峻、经费投入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普遍倾向于急功近利,忽视基础的通识教育,减弱人文教育和综合教育,过于强调高职教育的专业化、技能化、工具化。通识教育各开课单位、院系的负责人在统筹安排时,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由于各种的原因,会导致通识教育在推行过程中缺乏具体运作上的支撑。目标认识模糊,加之手段落后,推行会缺乏系统性。进一步来看,任何教育都应是育人为先,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是基础,技能、技术、知识是在素质教育地基础上进行的。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里,对于通识教育的实质、功能和作用都是比较模糊的认识。通识教育场地不能只限于课堂和教室,应该有效地向校园和社会延展。在高职院校里通识课程的教育方法没能跟进时代的发展,比较落后,教育途径也比较封闭、单一。另外,推行通识教育涉及面比较广,推行活动的难度不一。各个开课单位、院系在此过程中,多是独自埋头苦干,分散了力量、资金,相当多的活动是重复进行,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急需用整合的资源,从全校角度,给予统筹安排,集中教师、集中力量。有的院校缺乏细节渗透,考评手段僵化。为绩效能立竿见影,各个开课单位、院系普遍都是设立一两项大型的大规模的活动来展示推动通识教育的过程。可是,这种行为往往是本末倒置。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各方面的学习,在于“细”。考核手段应该能体现出多样化,有调查结果显示,学校里接近80%的学生认为对“一考定”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二、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考

1.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技能实践相结合。在当今企业用人机制的制约下,结合学生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将通识教育寓于技能性活动中,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重点探索的领域。通识教育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以通识教育理念为载体,合理整合公共基础课程。有效利用有限学时,使职业道德、职业规范潜移默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科学健康的审美观,强化身体素质,是通识教育的必然成果。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用比较全面均衡的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专业课程。高职的专业课程授课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一些方式的应用往往会忽略通用性和人文渗透,所培养的人只能称其为专才,缺少内涵的养成。将通识教育真正贯穿和融入在专业技能训练过程中,克服纯粹专业知识讲授和专业技能训练,将人文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这种渗透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在高职院校里实施通识教育,强化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表现为专业技术能力,对人才的“兼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职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小组工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成为企业选聘员工的基本条件。不具备“兼容性”在就业竞争中就会处于不利地位。

3.推行通识教育的建议。针对高职院校的学制短以及高职教育本身的专业性,高职学生和普通高校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在高职院校里实施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引用普通高校里的通识教育做法。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实质上是面向职业的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做人和做事。高职院校不应追求给学生丰富的知识,而应根据需要,在官方的范围内扩大追求。坚持这样做,很能体现出高职的特色,也能容易地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志伟.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及问题的探讨[J].华章,2011,(19).

[2]樊习英,袁彬,李安英.构建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1-3.

[3]包志伟.对构建高校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5):112-113.

[4]郑盈.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美大学通识教育之比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Z1):86-88.

[5]杨立新.高职人才培养通识教育理念渗透的意义与途径[J].辽宁高职学报,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