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降温毯在颅脑外科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降温毯在颅脑外科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观察降温毯对颅脑外科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我院47例颅脑外伤伴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用降温毯降温;对照组20例用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降温。比较两组患者降温护理后1、8和12 h的体表温度及其体温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降温前和降温护理1 h后的体温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温护理8 h和12 h时,试验组患者测得的体温分别为(37.4±0.9)℃和(36.6±0.4)℃,对照组的体温分别为(38.2±1.3)℃和(37.3±0.7)℃,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降温毯;冰毯机;颅脑损伤;高热

作者单位:514500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高热是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是由于颅脑损伤而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受损而引起的。持续性高热也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高热时患者脑组织代谢增强,耗氧量显著增多,颅内压持续增高等因素进一步加重了对脑组织的损害,对患者的预后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采取积极的降温护理,是救治患者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过去,对于高热患者,临床上常采用敷冰块、戴冰帽等传统的物理降温方法护理。近年来,降温毯作为新一代的降温设备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本研究就两种不同的降温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2年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7例颅脑外伤伴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降温前体温均大于39℃。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27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试验组男18例,女9例,年龄21~57岁,平均年龄(39.4±5.6)岁,颅脑损伤类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16例,颅脑损伤伴颅底骨折9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41.6±5.3)岁,颅脑损伤类型:颅脑损伤伴颅内血肿12例,颅脑损伤伴颅底骨折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1例。两组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降温方法均有知情同意权,且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以及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试验组:采用北京恒邦公司生产的冰毯机进行降温。操作方法:病房室温保持在22℃~28℃之间,将降温毯平铺于病床上,垫上中单,连接好水管路后将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温度传感器的一端连接在降温毯的主机上,另一端置于患者腋下。设置好温度后启动仪器。本次研究所设定温度为36℃~37℃。当体温高于37℃时,降温毯自动启动;当体温低于36℃时,降温毯停止工作。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冰块联合冰帽降温方式。

在降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分别于降温护理后1、8和12 h测定其体温,同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体温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

1.3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 16.0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描述用(x±s),组间比较用t检验,P

2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降温前和降温护理1 h后的体温读数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降温护理8 h和12 h时,试验组患者测得的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最终体温恢复正常所用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P

3讨论

颅脑损伤是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患者往往出现异常的体温升高。而高热会进一步加重脑细胞的损伤,使患者致残、致死的风险进一步加重。有研究结果显示,当患者脑温降低1℃时,脑细胞耗氧量随之下降6.7%,而颅内压也下降5%~6%[2]。故对颅脑损伤高热患者采取积极的降温护理,能有效的降低脑组织的代谢速度,减少耗氧量,进而防止由于缺氧等原因造成的毒性物质的堆积,减轻脑细胞损害。

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有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两种。但多年的临床经验证实,药物降温效果相对较差,不能在短时间内降温,且有些降温药物对患者的正常生理反应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观察病情。而传统的物理降温也不能尽早的使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而长时间的高热状态可能导致患者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3]。故寻求一种高效的降温方式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近年来,降温毯作为新一代的降温设备在临床上得到了推广应用。本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在应用降温毯降温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刘龙美,吴振华. 重型脑挫裂伤颈椎骨折中枢性高热患者使用降温毯的护理干预.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 13.

[2]张耀匀. 降温毯在颅脑损伤高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医学信息,2011,24(10): 241242.

[3]潘爱红. 中枢性高热患者两种不同降温方法的效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3253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