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病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目的:找出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控制对策。方法:对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房的空气、护理用具、医务人员的手等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控制每个环节,落实监测制度。关键词 病房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控制对策

近几年,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已经成为医院质量管理、评审的重要项目,医务人员通过接受培训已经逐步认识到医院感染危险的严重性。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加强病房的消毒监测管理已成为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

危险因素

空气的污染:由于病房内空气不清洁,人员流动又相对较大,导致空气的流动性增大,空气污染,引起呼吸道感染。

侵入性操作及医疗用品的污染:由于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不强,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如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输液反应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护理操作所用的一些器械被污染,也可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

非医疗用品的污染:如病床的床单、被子、褥子、枕头芯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又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工作人员的手污染:手是最容易被污染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特别是在大查房时不进行手的消毒,手上的致病微生物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方面。

原因分析

病房内的空气质量差:由于患者怕着凉,门窗密闭,病房内空气不流通,冬季尤为明显,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易受人流或治疗车来回运动的影响;未进行空气消毒;陪护、探视人员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空气。特别住院时间长,离家远的患者尤为明显;病房内的监护病房,多为大手术后的患者,由于其医护人员多、各种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的治疗管道也多等特点,再加上通风不良,造成人员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

医院感染意识薄弱: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少数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忽视了无菌操作,造成感染。如在进行消毒时,消毒的物品未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效果,就使用于临床。

护理操作用品消毒不严格:浸泡用消毒液有的是临床护士自己配制,浓度达不到稳定标准。护理用品消毒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反复使用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多。

医务人员的手感染: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其中手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清洗、消毒不彻底。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的消毒是控制医感染的关键措施。

控制对策

目前,医院感染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首要问题,有关感染知识的培训,病房空气、护理用品、非医疗器械的消毒及监测制度的落实等,对预防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管理措施为以下几点。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医务人员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视程度,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感染的知识培训,同时,对非医护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如病房内达到的配餐员、卫生员、护工。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

病房的空气消毒:临床监护室、抢救室一般都安装紫外线灯并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备有移动紫外线灯,并定时地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日,0.5小时/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1次/周;平时日用清水擦拭。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护理用品的消毒:临床上的一次性治疗用品已广泛应用,从根本上避免了交叉感染,但还有未被一次性用品取代的用具必须严格消毒,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1次/日,清洗晾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拭,表面抗原阳性的患者使用后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拭;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清洗后擦干备用。

医务人员手的消毒: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肥皂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时间不少于15秒,洗后避免擦手巾共用,最好用一次性无菌纸巾沾干。定期监测,保证医务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

非医疗用品的消毒: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率溶液擦拭,侧地清除感染,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严格落实监测制度:根据感染管理有关规定,每个科室都要制定出定期、定时消毒监测制度,感染可按照一类、二类、三类环境,每月进行1次空气细菌培养、检测室内空气菌落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的手监测1次/月;紫外线灯的监测每季度1次,对不合格的紫外线灯立刻更换。

医院内感染为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住院前获得的感染,住院时正值潜伏期,于住院后发病者不能作为医院内感染;反之,住院期内获得的感染,出院后才发病者,应作医院内感染计。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弓形体病等皆属院外感染。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潜伏期不明的感染和发生于住院后48~72小时内者,应视为院内感染,除非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能说明此感染系在院外获得者。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北京,2002:11-18.

2 吉林省卫生信息网.医院感染管理重在预防不应做“表面文章”,200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