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画皮莫如画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类真正审美意义上的化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为了保护眼睛,用西奈半岛产的孔雀石,磨成青绿色粉末涂抹在眼睑上,并画上长长的眼线和浓重的眉毛。这种原本用来杀菌的装扮,不仅带来了意外的美感,还在不同的时代成就着一样的时尚潮流。
追求美丽的欲望到底能带来多大的动力,也许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至少,在化妆品市场上,我们能很直观通过数据看到,它的产值和增速令人咋舌。以我国为例,化妆品行业1987年产值为17亿,2010年就达到了3500亿,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更有业内机构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化妆品消费总量会达到6000—8000亿,甚至比预期的还多。
化妆品行业,当是我国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只可惜,这么大的盘子,我国本土企业和品牌却并没有分得多少羹。
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大量国际品牌看到了中国这块巨大的蛋糕,开始大举进驻。他们有着庞大的科研团队、先进的管理理念、雄厚的资金支持,很快就通过并购等方式占据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不,应该说是大半个江山。外资、合资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80%,但这些企业的数量却只占到10%。
几千家国内企业在剩余的狭窄空间寻找着机会,但留给他们的,几乎只有价格低、利润空间小的中低端市场,打入高端市场?想什么呢?更为严峻的是,这些大品牌还在不断针对中低端市场推出产品,强生于2008年收购了大宝(没错,这个亲切的国产品牌“大宝天天见”现在已经不姓“国”了),欧莱雅则收购了小护士。
为什么本土品牌主场作战,拼得头破血流却还是让洋品牌占得先机?不是没有思考。化妆品市场进入门槛相对较低而回报较快,导致品牌数量过杂;国外大品牌历史悠久,在消费口碑上,我们先天不足;研发明星、高端产品需要大量人力物力,鲜有资金支持和投入;国内产业结构不完善,缺乏相关法规制度等等。
穷则思变。摸爬滚打几十年,眼看着高端市场这块大肥肉却吃不进嘴,本土品牌也在绞尽脑汁寻找转机,俗话说了,兔子急了也咬人。国人的智慧当然是不必用过多语言盛赞的,在与洋品牌“斗争”的过程中,也着实积累了一些经验,学到了不少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消费人群,特别是高端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更理性,对品牌的接纳度也更高。这无疑给本土品牌打翻身仗提供了很好的战场。
宝洁2012-2013财年通过促销手段使销量占比提高了1%,但市场份额却降低了0.4%,相较宝洁在国内“过度促销”的疲乏之态,另一方面,中国品牌却在快速崛起。在自主品牌推广上比较成功的伽蓝集团,2011年完成了40亿元销售,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则取代了雅芳成为中国国家跳水队的赞助商;上海家化推出的佰草集成功进驻巴黎的丝芙兰旗舰店。虽然这些无法与宝洁、欧莱雅等巨头相比,但已经能让跨国集团感受到中国竞争对手的强势崛起。
只是,想彻底反击,要做的还有很多。如何利用本土优势拉近消费者情感,如何生产拥有自己专利的先进产品,如何保证质量始终过硬,如何吸引并留住专业高科技人才,如何精准定位市场,如何寻求产品差异化,如何制定能长远发展的公司战略,如何将产品推向相应市场。??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和勇敢的前行。
其实,仔细回想,那些高高在上的“大腕”们,哪个不是“七老八十”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历史、文化、经验的浸染,只要掌舵者认真经营,很难不成就一个美好的品牌。自主品牌主场作战,其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了解自己的永远是自己人。不放弃创造一个伟大民族品牌的激情和梦想,巧妙恰当地运用各种市场操作技巧,假以时日,洋品牌终有退潮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