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实践对人的存在丰富性的敞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实践对人的存在丰富性的敞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实践,即人的感性活动,除了作为经验事实外,其独特性在于,它还蕴含着澄明人的存在的开启性,昭示着向未来敞开着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既证成了现实的人,又生成了现存的感性世界。马克思实践哲学是人的生成之基础,是对人的存在的澄明,是对人的解放的关怀。正是马克思实践哲学所蕴含的这种品质,才使哲学真正地“在”起来,才使人的存在丰富起来,真正地走向了可能世界。

关键词:实践;马克思哲学;感性活动;人的生成;人的存在;人的解放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7-0041-03

马克思哲学以实践,即人的感性活动为立足点与出发点,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存在及关系,从而超越了费尔巴哈乃至整个传统哲学对人的抽象理解,找到了一条通向现实的人的道路,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理解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正如葛兰西所言,这种革命性“不仅在于它超越了先前的哲学,而且也在于它开辟了一条新路,从头到脚地更新了整个设想哲学本身的方式”。[1]马克思哲学正是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揭蔽、澄明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世界的生成过程,敞显出人的存在的丰富性。

一、感性活动——人的生成之基础

马克思哲学对人的理解是在感性活动这个存在论基础上进行的,作为人生成之基础的感性实践活动,不仅是理解感性世界的出发点,更是理解人的问题的立足点。马克思哲学之所以立足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去理解人,关键就在于人的感性实践活动对于人生成为人具有重要的存在论意义。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54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性活动的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活动。“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2]68既然人自身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之存在的重要基础,那么,对于人的理解就不能简单地从概念、范畴出发,而是应从人存在之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因为人的生产活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所以,这种生产本身就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人。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2]73马克思批判了传统哲学从观念出发去理解人的思想,在理解人的逻辑起点上,从“抽象的意识”转向“现实的个人”,确立了从现实的、活生生的个人出发去理解人的观点。而且“各个人的出发点总是他们自己,不过当然是处于既有的历史条件和关系范围之内的自己,而不是玄想家们所理解的‘纯粹的’个人。”[2]119即现实的个人是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并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感性活动的个人。也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2]73的结论。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视域下的感性活动不仅扬弃了黑格尔哲学绝对观念的精神劳作,也扬弃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感性直观活动,开启了一条以人类自身的感性实践活动为出发点去理解人的全新视域,即一条通向现实的人、敞显人存在丰富性的道路。

哲学史的发展表明,“理解人的难点主要不在于把人认识(规定)为什么,而在于怎样去认识(规定)人。”[3]马克思把感性活动理解为人生成之基础,实质上就是从人自身的生存活动去把握人的本质,而人的生存活动也就是人的生命活动。马克思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这不是人与之直接融为一体的那种规定性。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或者说,正因为人是类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4]57由此可见,马克思哲学立足于人自身生命活动的性质,揭示出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生命活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对象性的活动。正是人自身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感性实践活动,才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深层根据,才使人的存在真正地“在”起来;正是人自身的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才构成了人生活于现实世界的基础,证成了人的生成之根。

二、感性活动——人的存在的澄明

马克思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从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人的存在,实现了哲学史上对人的理解方式的革命性飞跃。这种革命性飞跃是通过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与费尔巴哈人本学的批判得以建构的,“因为当代批判的神学家不仅没有完成这样的工作,甚至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4]4这种基于感性活动的建构,绽放出与近代哲学对人存在方式理解迥然不同的视野。

首先,感性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即人是感性对象性存在。“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4]106所谓对象性存在,就是说人是一种通过对象性活动而确证自身存在的存在物。一个无对象性活动、孤立的主体是无法确证自身存在的,即“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自己的自然界,就不是自然存在物,就不能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一个存在物如果在自身之外没有对象,就不是对象性存在物。一个存在物如果本身不是第三存在物的对象,就没有任何存在物作为自己的对象,就是说,它没有对象性的关系,它的存在就不是对象性的存在。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4]106马克思把感性对象性活动理解为人存在的方式,理解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并发生着一定社会关系的个人。“人并不是抽象地栖居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2]9人正是在对象性的生产活动中,生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