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创业教育效果评估:基于合意性和可行性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创业教育效果评估:基于合意性和可行性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引入合意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两个中介变量,探讨现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现实效应。研究发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正向影响作用,可行性感知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综合模型检验结果,对现有创业教育效果进行了评估,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 创业意向 合意性感知 可行性感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074-05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及各高校已将开展创业教育作为应对就业难题的重要手段。2012年8月,教育部下文明确要求各高校设置创业课程,积极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与此相呼应,各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和项目迅猛发展,包括开设创业管理课程,引入KAB、SYB等国际创业教育项目,组织或参加各类创业竞赛,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等。随着投入资源的增加,以及识别、扩散最佳实践模式的需要,创业教育的效果和效率评估日益得到各类高校和社会组织的关注。但与创业教育的普及和多样化发展相比,关于创业教育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还严重滞后。

创业教育被定位于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技能,进而影响学生的创业意向,引导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目前创业教育能否增强创业意向并因此创立更多的新企业,只是一种直觉判断,缺乏实证支持,而且少数的实证研究也未取得一致结论。Charney等对接受过创业教育项目的毕业生和未接受过该类项目的毕业生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接受创业教育后,毕业生创办新企业的可能性比没有接受创业教育的多25%,而且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比没有受过创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平均年收入多27%。Vangelis Souitaris等通过对两所欧洲大学的理工科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创业教育项目能增加学生的自我雇佣意向。但也有研究得到相反的结论,如Oosterbeek等研究了一项在欧美大学广泛开展的创业教育项目SMC(student mini company)对创业能力和意向的影响,发现这一项目对学生自我评价的创业技能影响不显著,而且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效应为负。国内也有少量使用定量方法来考察创业教育影响效应的研究,但多数仍停留在对直接影响的探讨上,对其内部影响机制缺乏研究。面对这种情况,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尤其是定量的研究以回答创业教育有效性的问题。

一、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一)创业意向模型

由于创业行为受到经济环境、政策因素、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创业教育难以直接对创业行为产生作用,仅仅从新企业的创建和创业行为表征等方面来评估教育效果并不科学。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人类的社会活动是理性范畴的、受到控制或者说是有计划的,行为意向是计划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特别对于那些较少发生或存在时间滞后性、难以观察的行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学者们开始从创业意向的角度来预测和理解创业,其中最有影响的两个创业意向模型是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PB)和Shapero的创业事件理论(SEE)。

计划行为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意向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行为态度是指个人通过生活经验和认知而形成的对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所持有的正面或负面的信念或看法。主观规范是指个人采取某种特定行为时感受到的社会压力,特别是对其有重要影响的人的因素,如家庭、朋友、配偶或重要人士所持态度。感知行为控制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感知,类似于心理学家Bandura所提出的自我效能感。这三种因素共同决定行为意向的强度,这一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一切有计划的行为,得到了众多实证研究的验证。

创业事件理论认为某些触发性事件如失业、获得遗产等会诱使个体考虑和评价创业活动,如果觉得创业比其他选择更合意、更可行时,个人的创业意向会提升,从而产生创业行为。这一模型认为创业意向主要受到可行性感知、合意性感知两个因素的影响,这里的合意性感知是指创业对个人的吸引力,可行性感知是指个人关于是否有能力从事创业活动的判断。这一模型利用个人的意愿和能力来解释创业意向,有较强的解释力。TPB与SEE模型存在较大相关性,Krueger等指出TPB模型中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在概念上与SEE中的合意性感知相关,而感知行为控制与SEE中的可行性感知相关。因此,可行性感知和合意性感知可以视为创业意向的两个重要前置因素。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a:合意性感知与创业意向正相关;

假设1b:可行性感知与创业意向正相关。

(二)创业教育

在对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教育和训练被认为是重要的外在因素,这也是政府、高校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培训项目的原因。我国普通高校的创业教育正是建立在这种观点基础之上的。目前学生接受的创业教育有多种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创业课程、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三大类,如选修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参加创业竞赛、创业讲座、创业模拟等课外活动,依托创业园区等开展新创企业实习或自主创业等社会实践活动。根据Vangelis Souitaris的研究,创业教育能为受训者带来三方面的利益:通过学习掌握创业知识;获得激励从而改变对创业的认知;接触到各种可利用的创业资源。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教育,可以训练学生对创业机会的敏感性和把握创业机会的能力,向学生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增加创业的信心和意向。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正相关。

行为科学认为过去的行为和经验对个人未来的意向有正面的影响。态度和信念产生意向,而外生影响变量如特质和情境变量等则影响态度。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创业教育视为外生影响变量。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通过增加学生知识、建立信心和促进自我效能感来改善创业的可行性感知;另一方面,通过创业教育还可以向学生展示:创业活动能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和认同,同时能给个人带来高回报,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合意性感知。创业教育可以通过改变个人态度来改变创业意向。因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3:合意性感知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假设4:可行性感知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二、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

本文对各项指标的测量尽量引用以前相关研究中使用过的量表,以保证信度和效度。研究涉及的指标包括创业教育、合意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创业意向,其中除了创业教育之外,其他变量都存在较多的相关研究。创业意向借鉴Maribel Guerrero、Lee,L;等所采用的测量方式,通过询问在未来自主创业的可能性来测量创业意向。对合意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则借鉴Krueger、Maribel Guerrer。等使用的测量量表,采用4个题项来测量。以上题项均采用李克特7级量表进行测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考虑到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采用选修创业课程、参加创业计划竞赛、进入新创企业实习、自主创业经历等四个题项来测量创业教育,参加过此类活动计为1,否则计为0,创业教育变量为四项得分总和。另外,在以往文献中,性别和家庭背景是被提及较多的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因此选取性别、家庭背景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在天津两所地方高校随机抽取260名在校本科生作为测量对象,涵盖理工、人文、经济管理等各个专业的学生,回收有效问卷235份。首先使用信度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然后用多元层级回归分析对假设进行检验,中介效应检验步骤采用Baron&Kenny(1986)提出的方法,所用软件是SPSS17.0和AMOS7.0。

(一)信度与效度

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为0.711,Bartlett球形检验P

(二)假设检验

表2给出了主要研究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其中,合意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创业教育与可行性感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创业教育与合意性感知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关系。

表3列出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是控制变量性别、家庭背景对因变量创业意向的回归模型。模型2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合意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对因变量创业意向的回归模型。模型3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创业教育对因变量创业意向的回归模型。模型4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创业教育、中介变量可行性感知对因变量创业意向的回归模型。模型5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创业教育对因变量合意性感知的回归模型。模型6是控制变量、自变量创业教育对因变量可行性感知的回归模型。

模型1显示,学生的性别、家庭背景对与创业意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先前研究中男大学生可能会有更高的创业意向,父母是创业者的个体更倾向于选择创业的发现。模型2显示,合意性感知、可行性感知对创业意向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1a、1b得到验证。模型3显示,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假设2得到验证。模型4显示,在自变量创业教育与中介变量可行性感知同时加入模型时,中介变量可行性感知存在显著影响作用而自变量创业教育对因变量的影响作用减弱(但仍显著),说明可行性感知在创业教育与创业意向之间起着部分中介效应,假设4得到验证。模型5显示,自变量创业教育对中介变量合意性感知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因此合意性感知起到中介作用的假设未得到验证,假设3不成立。模型6显示,自变量创业教育对中介变量可行性感知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三)进一步分析

目前创业教育开展的形式较为多样,本文调查了四种主要形式:创业课程、创业计划竞赛、新创企业实习和自主创业。为了深入了解各类教育形式影响的差异性,我们对创业教育进行分类探讨,调查中发现自主创业的学生数过少,难以得出普遍性结论。因此,表4仅列出了其他三类创业教育形式对创业意向、可行性感知、合意性感知的回归模型。可以发现创业课程教育、新创企业实习对创业意向和可行性感知有显著性的正面影响,创业计划竞赛对创业教育和可行性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三类教育形式对合意性感知均无显著性影响。这说明创业课程、新创企业实习能够显著地增加大学生的可行性感知,提高创业意向,而目前创业计划竞赛的开展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改进。

三、结论与启示

目前高校普遍开设创业教育的基本假设是创业教育会影响大学生的创业意向,从而选择自主创业,但这一命题还缺乏实证检验。本文引入合意性感知和可行性感知两个中介变量,探讨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并提出关于创业教育、可行性感知、合意性感知和创业意向之间作用关系的若干假设,利用实际调研数据进行验证,主要有以下发现:

(一)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说明现行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研究发现,创业教育主要影响学生的可行性感知,对合意性感知影响不大,这表明目前的创业教育比较注重增强大学生的技能和知识,提升大学生创业的自我效能,但在创业精神培养与激发方面还有所欠缺。Vangelia Souitaris等指出,创业指导教师不仅要教授如何创业的知识,还要知道如何改变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创业精神”比“课本知识”更能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对创业充满激情的教师更容易激发学生产生高创业意向。因此,我们认为,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要看学生对创业了解多少或是对课程是否满意,还要看是否从课程中得到直接的激励,产生对创业的正面认知。

(二)可行性感知和合意性感知对创业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为我们指明了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途径

一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可以增加学生对创业成功的预期,从而使其创业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增加合意性也是提高大学生创业意向的重要手段。大学生所处的人生阶段使他们具有积极拼搏的激励因素,如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想开拓属于自己的事业等,而传统就业教育中对保健因素(找个好工作、获得货币报酬、在社会立足)的过分强调可能会弱化大学生的创业意向。针对内在因素采取的激励措施将会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如邀请成功创业者在校园开展讲座,参与创业教育课程教学或创业大赛点评等,这些将为大学生创造与创业者面对面的机会,有利于创业精神的传递。

(三)不同类型的创业教育效果存在差异

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是两类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本文发现新创企业实习经历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感知,学校可以采用创办或合办孵化器,建立学生见习基地等实践教育措施,使大学生产生创业意向。创业计划竞赛曾被认为是有效的实践教育方式,近年来各高校参与者众多,但是对其效果却缺少评价。研究发现参加创业计划竞赛对大学生的创业态度及创业意向影响较小,通过进一步与学生的访谈还发现,不少学生参加创业计划竞赛的目的是希望将其作为社会实践经历,为求职就业加分,而不会考虑将创业计划坚持到底。我们需要对创业计划竞赛的开展进行反思,去除掉创业计划竞赛所附着的功利性思想,将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与课程适度结合起来,让实践性大赛真正发挥其丰富学生创业经验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