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动画软件综合实践课程的三要素与模式浅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动画软件综合实践课程的三要素与模式浅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分别对应于教学情境、课程实训案例、练习指导三个方面的实境化、实例化与技术前沿化三要素。另外,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两个基本模式,这两个模式各有长短,必须扬长避短以努力达到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动画 课程 综合实践 要素 教学模式

不论是从软件技术的知识类型,抑或是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理论来看,动画软件技术尤其是三维动画软件技术的课程必然是一门包含大量实践训练的教学过程。因为,动画软件技术的知识是一门关于工作技能的知识,它属于特殊程序性知识,它的学习包含基本(自动化)技能和策略性知识(心智技能)两方面内容,而这两个内容的学习最终都必须而且也只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来获得。

与其他美术技法课程做一个比较的话会发现,以现在普遍适用的课程学时安排来看,如果只是依靠动画软件技术课程的一般实践训练,训练量远远不够。因此,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动画软件技术课程尤其是三维动画软件技术课程整体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与关键的构成部分。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不但是组织大量实践训练的最佳平台,还是一条让学生提前体验工作实践、在实战中磨练提高实际技能、提高应对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极佳途径。

那么,就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自身而言,有哪些方面或者要素是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中必须了解并认真应对的?同时,有哪些教学模式适合课程的实施?笔者试对此进行分析。

一、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三要素

所谓要素,即是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就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而言,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是教师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必须了解并解决好的,这构成了综合实践课程的三要素。

(一)实境化要素

教学需要情境。所谓教学情境,指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营造的特定的情感氛围与环境,比如,学习的方式、学习的环境(包括学生所处的物理环境,各种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硬件设施等)等。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这是课程设计与实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动画软件技术学习中的综合实践课程,其主要目标是要尽可能地拉近学生与实际工作的距离,让学生拥有能够应付实际需要的动画软件技术工作的实践经验。正如美国课程理论学者泰勒指出的,在课程教学中,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教学目标所蕴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①要实现上述目标,为课程设计营造一个尽量与实际专业工作的氛围与环境相同的教学情境显得非常必要,因为这使学生得以在尽可能接近实战的环境中获得工作体验,培养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协作等素质。所以,教学情境与真实工作环境的吻合度是综合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教学情境实境化是综合课程的关键要素。

(二)实例化要素

实例化要素,指的是必须将综合实践课程里学生的练习案例实例化,即最大限度地让练习案例与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对象相一致。

动画软件技术的学习,实际上也是问题解决的学习。杜威指出,问题解决的教学必须这样展开:从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形中形成问题――观察、研究问题――搜集解决问题所需之资料――考虑解决方案并作出假设――实际应用并验证假设。②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即问题解决的学习,是从在实际生活中获取问题开始的。因此,提高动画专业软件技术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无疑就是尽量让学生的练习对象与实际工作中的对象相一致。换句话说,于实际工作中直接获取综合课程的练习案例,是非常合乎学习规律的。所以,练习案例实例化也是综合课程的关键要素。

(三)技术前沿化要素

在综合课程教学中,学生不是放任自流地进行实践训练。正如泰勒指出的,课程中学生在尝试学习新的行为时,应该得到某种指导。③显然,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有指导者在每一项案例开始时对他们作必要的知识技能的教授与启发,针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在犯错时给予适时的更正,以及在结束时给予正确的评估和鼓励。因此,在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技术指导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而且,指导所包含的技术成分还应该是当前所应用的最先进的动画技术,因为只有实时地向学生传授最先进的技术,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的技术能力的提高、有效缩小学习与实际工作之间距离的目的。

技术前沿化要素其实是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导者――教师提出的素质要求。综合课程中的知识技能的教授、启发、更正、帮助、评估等行为,客观上要求负责课程指导的教师,应是比较全面地掌握动画软件技术且掌握最新应用技术的动画软件高级应用人员。换句话说,负责课程教学的教师的技术水平应与动画行业里的高级技术人员相当,在技术能力上应等同于行业的高级技师。否则,将无从对课程中的实践训练进行有效的控制,并给予学生上述一系列真正有效的帮助。所以,技术前沿化同样是综合实践课程的关键要素。

二、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课程模式

一门课程就是一种知识的教学过程。而教学过程的核心要务,就是创设一种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学生能够互相影响,学会如何学习。一种教学模式就是一种学习环境。”④由于每一种知识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必须针对这些特点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活动以及有序地安排这些活动,以做到有所对应、有的放矢,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手段。教学模式,说的就是这种对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活动程序的编排。

(一)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教学模式一般分为社会型模式、信息加工型模式、个人型模式和行为系统型模式。结合动画软件技术知识的学习特点,最适合的模式应该是行为系统型的教学模式,因为这是一种“尝试使教学尽可能地接近现实生活以便使课堂上学习的概念和得到的结论能应用到真实的世界”⑤的模式。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很强调行为的练习,尤其把模拟训练作为主要的模式内容。因此,不论从学习理论还是从课程理论看,这种教学模式与属于特殊程序性知识的动画软件技术知识的教学特点和要求相吻合。也正因为如此,它是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最适当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校内模式

以模拟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行为系统型教学模式,是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最适当的基本教学模式。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会有教学环境方面的不同与差异。所以,综合实践课程的模式大致还可进一步分为校内模式与校外模式。

校内模式,是指在普通的课堂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的模式,比如主题性的创作课程,甚至动画专业的本科毕业创作也可以归入其中。这种模式的最大优点是操作的相对简易性。所谓相对简易性,主要指教学的实施是在普通的课堂环境中进行的,所以无需进行除课程教学以外的任何额外工作,比如由于需要借助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与氛围,而需与校外企业做各方面的协调沟通等;在课程的时间安排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但是,校内模式最大的不足之处,也正在于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的不一致。教室毕竟不是生产工作的实际环境,不能如实带给学生工作的氛围与体验。因此,在校内模式中,基于课程三要素的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尽量从生产一线为实践训练收集案例材料,同时,由于环境氛围的欠缺,教师反而更应着意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精神,引导、提醒与督促学生时刻有意识地以真实的工作要求作为实践练习的最高要求准则。

(三)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校外模式

校外模式,是直接把实际工作生产环境作为课程教学实施的场地,比如校外的艺术实践(实习)活动。当前,在校外艺术实践(实习)活动中,学生一般以实习的形式被安排到动画生产企业中去。对这样的实习活动稍加规范与引导,其实就是综合实践课程最理想的校外模式。因为,企业的环境与氛围能够给学生提供最为真实的模拟环境与实际工作体验,能够完全满足课程的三要素。在这种完全真实的环境中,学生不但能够获得来自于生产一线的真实的案例去作为实践练习的对象,还能实时获得解决问题的最新解决方案。不论是硬件环境、人员组织,还是工作氛围,甚至作息时间,一切皆与实际工作环境无异,而且,技术方面还能够让学生获得来自生产一线的真正富有经验与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很显然,这些因素都能直接推动达到综合课程的教学目标。所以,这种校外模式是动画软件综合实践课程非常理想的课程模式。

但是,尽管校外模式是综合实践课程理想的课程模式,但它在实施操作上存在着难点。难点在于,当前学校很难与社会上商业型动画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稳定且长期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结合型实践培训关系。其中原因之一,是商业性专业动画生产制作企业在与学校建立实践培训关系时,由于自身的商业性质,往往会将生产成本、利润回报、硬件与其他相关环境资源等诸多客观经济因素一并带入其中。这其实是无可厚非的符合经济规律之举。但还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的相对低下且参差不齐的专业工作水平,加上一般都不会太长的课程学时,事实上却很难给企业实际的经济回报。这恐怕是阻碍当前学校与动画生产企业建立真正有效的产学型动画技术实训机制与联系的最大障碍。而没有学校与企业之间坚实的产学实训机制作基础,综合课程的校外教学模式其实也很难收到实效。

所以,尽管校外模式很理想,却在操作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由此看来,要给学生提供真正理想的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情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真正贯彻系统型模式教学,其实还有赖于学校与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产学关系的建立。可以说,这也是教师在设计与实施动画软件技术综合课程时所要面对的最重要环节。

结语

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是动画软件技术教学的必要且关键的部分。在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中,情境、实训案例与专业性指导这三个方面构成了课程实施的三要素。这三个要素,是学生得以通过课程获得实际的或接近实际的工作体验,并实际提升自身动画软件技术水平的保证。而在课程模式上,根据实际的教学实施环境,可分为校内模式和校外模式两种。两种模式各有长短。不论采用哪种模式,引导并要求学生从实际工作出发,培养建立起团队协作的工作与思维习惯,以尽可能高的实际工作标准去要求自己,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动画软件技术能力的提高,始终是实施动画软件技术综合课程的教师的首要职责。同时,学校与企业建立真正的产学机制,是动画软件技术综合实践课程设置与实施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注释:

①③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1,110.

②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4.

④⑤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荆建华,宋福刚,花清亮,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5,419.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M].荆建华,宋福刚,花清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David G.Armstrong.当代课程论[M].陈晓端,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4]佐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