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子宫内膜异位药物治疗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子宫内膜异位药物治疗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药物治疗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7例,随机分组,分别给予达那唑和达菲林。比较治疗前后VRS评分和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VR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治疗后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就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药物治疗;GnRH-α

作者单位:710054陕西省西安市中铁一局西安中心医院妇产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育龄妇女发病率约为10%,不育妇女发病率为30%-60%,总体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1]。临床表现为盆腔疼痛和不育。临床治疗以缓解疼痛,去除内膜异位病灶,恢复正常解剖及生育功能为目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和药物治疗,手术后复发率高,而且根治手术不保留患者生育功能。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子宫内膜异位治疗的重要方法,缓解疼痛,抑制则营造体内低雌激素,使内膜异位病灶萎缩、退化,最终达到治疗的目的。GnRH-α为激素抑制常用药物,能够抑制卵巢生理性囊肿形成、抑制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形成体内低雌激素,缩小病灶。本研究探讨GnRH-α治疗子宫内膜异位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9例,均为术后病理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复发患者。年龄28~46岁,平均36.8岁,平均病程4.2年。临床症状表现为痛经、腹痛、坠胀、痛等。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3月内未接受激素或抗子宫内膜异位药物治疗[2],排除合并其他子宫附件疾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给予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达菲林),对照组32例,给予达那唑。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诊断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达菲林3.75 mg,皮下注射,其后间隔28 d给予达菲林3.75 mg再次皮下注射,连续给药 3次,1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给予达那唑口服200 mg/次,2次/d,月经第1天开始连续用药12周。所有患者12周一个疗程后随访4周随访,VRS法评估其痛经程度、记录闭经情况记录复发及副反应出现情况。

VRS评分,无痛经0分,痛经致工作效率下降1分,痛经致卧床部分工作效率丧失2分,痛经卧床无工作能力3分。疗效,无症状未发现盆腔肿块为完全缓解;仍有原症状,但减轻为部分缓解;再次出现原疼痛症状为复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进行方差齐性检验及正态性分布检验,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根据VRS法做为评价痛经标准,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就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RS评分(分)

病例数对照组治疗组

治疗前322.96±0.343.02±0.27

治疗后451.15±0.100.29±0.06*

注:*P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治疗组完全缓解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P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程度比较(例,%)

分组病例数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复发

对照组3217(53.13)9(28.13)6(18.75)

治疗组4531(68.89)*10(22.22)4(8.89)*

3 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以消除病灶为目的,手术治疗使细胞减灭而非治愈,故术后复发率高。药物治疗对于未生育或希望保留生育能力的患者而言尤为重要。目前,临床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药物有主要包括雄激素类衍生物和GnRH-a类。达那唑是雄激素类衍生物传统治疗主要药物之一,但伴有显著的雄激素副反应,发达国家已较少使用。GnRH-a为 G 蛋白偶联的受体,与受体结合后,抑制促性腺激素的释放,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萎缩,退化,最终达到治疗目的。副反应小,可长期使用。临床治疗过程中必须综合考察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患者耐受性、依从性等诸多因素[3]。本研究结果表明达菲林能够明显缓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痛经症状,减小内膜异位病灶、副反应小、复发率低,患者耐受性好,适于临床广泛使用。

参 考 文 献

[1] 丰有吉,沈铿,等.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8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1):357-366.

[2]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Revised 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 Clelificanon of endometriosis .Fertil Steri1.1985,43:351-356.

[3] 郎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的新里程.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