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水稻立枯病的综合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病害,主要因低温多湿、温差大、土壤偏碱、光照不足、播种量过大、秧苗细弱等多种因素所致。近些年来东北寒冷稻区旱育苗发生较重,轻者成撮成片发生,重者幼苗全部死亡。
一、症状分析
1、真菌性:由于发病时期的不同可分为芽腐、基腐和黄枯三种类型。
1.1芽腐:稻苗出土前就发病,芽根变褐,鞘叶上有褐斑或扭曲、腐烂。种子或根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
1.2基腐:多发生在立针至二叶期,病苗心叶枯黄,茎基部变褐色,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而腐烂。用手提苗时茎与根脱离,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簇生。
1.3黄枯:病苗多发生在三叶以前,中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较健苗矮小,心叶卷曲,前期早晨叶尖无露珠,后期干枯死亡,在苗床上可成片发生。
2、生理性:多发生在三叶以后,发病初期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叶片发青,发病中期早晨叶尖无露珠,中午打卷,心叶卷简装,早晚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稻苗萎蔫而死。用手提苗时可连根拔出,在苗床上成片或成床发病,危害严重。
二、侵染循环
镰刀菌一般以菌丝及厚垣孢子在各种寄主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在适宜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随后在病苗上再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丝核菌以菌丝和菌核在多种寄主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借菌丝在幼苗株间进行短距离接触传播,扩大危害。腐霉菌以菌丝、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条件适宜时形成游动孢子囊,再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借水流传播侵染秧苗,不断产生游动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三、发病条件
1、温度
温度是立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寒地稻作区水稻育苗期间气温很低,有时最低温度达0℃以下,虽然采用薄膜保温,遇到持续低温,出苗晚,生长慢。此外,不仅昼夜温差大,床温和地温的温差也大,易使稻苗徒长,根系发育不良,抗病力降低,易被各种土壤病原菌侵害。据吉林省通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播种至2叶期的稻苗,温差小,但持续低温(最高,18~20℃,最低8~12℃,温差小于10℃),要比温差大、常常忽冷忽热(最高38~40℃,最低-2~0℃,温差25~40℃)的气候条件下发病严重得多。水稻二三叶期抗寒力最弱,遇到低温,尤其是寒潮过后1~4天,青枯、黄枯发生较重。
2、土壤水分
立枯病原菌腐霉菌除要求在淹水条件下生长繁殖以外,对土壤含水量要求不高。一般土壤含水量50%以下生长较好。旱育苗前期,土壤含水量高时腐霉菌侵染最多,同时减弱了丝核菌、镰刀菌的活动;土壤水分少时镰刀菌、丝核菌最多;如果床面建立水层,只发生绵腐病。旱育苗后期,土壤含水量低于20%或高于40%,都易发生青枯、黄枯。
3、土壤酸碱度
水稻在偏酸的土壤中生育比较良好。土壤pH值维持在5左右,无论前期或后期立枯病的发生均比较轻。
4、床土
床土的好坏与稻苗立枯病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表明,草炭土、山地腐殖土发病轻;旱田土比水田土发病轻。土壤疏松、保肥、保水力强,稻苗根系发育扎根好,可增强秧苗的抗病力。
四、防治对策
1、真菌性的防治
1.1农业防治:选择地势平坦、通风、光照良好的旱田地育苗。培育壮秧,提高秧苗抗病力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提倡稀播旱育苗,控制温湿度不徒长,一叶一心期保持25~30℃温度,尽量少浇水,三叶一心期温度不超过25℃,土壤水分充足,但不能过湿,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秧苗的抗病力。
1.2化学防治:一要进行严格的种子和床土消毒。种子消毒:用25%使百克20g稀释500倍液浸种40~50kg。床土消毒:采用各类多功能壮秧剂或用25%敌克松50g兑水30kg,浇20平方米床面。二是在苗期进行药剂防治。在秧苗发病期,喷施立枯清,每平方米用1.5g兑水均匀喷在苗床上。病害发生期,在发病初期可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或1500倍液浇灌,也可用移栽灵每平方米2~3ml兑水适量喷雾,防效可达95%以上,3~5天后秧苗恢复生长。
2、生理性的防治
2.1降低播种量,每平方米播芽种250~300g。
2.2采用高台大中棚育苗,苗床要高出地面30~50cm。
2.3在盐碱地育苗的,苗床要设置隔离层,用水稻专用编织布或打孔农膜上覆2~3cm厚的营养土,防止返盐又可提高地温。
2.4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0~28℃,夜间控制在10~15℃。
2.5床土调酸,在水稻1.5叶期浇500倍硫酸水,防止返盐。
2.6在发病初期,用生根药液进行叶面喷雾,促进水稻快发根、多发根,防止立枯病发生和蔓延。
3、苗期药剂防治:在水稻1.5叶期应进行药剂防治,用50%立枯净25g或38%恶枯灵30g兑水30kg浇20平方米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或用立枯清在水稻播种前进行苗床拌土,先将药粉加入少量细土制成母土,逐渐混入所需营养土中,每平方米用立枯清0.5g拌匀铺平即可。在秧苗发病初期,施用立枯清每平方米用1~1.5g加适量水均匀喷在苗床上。病害发生期,在发病初期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或1500倍液浇灌也很好,3~5天秧苗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