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阅读经验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阅读经验在翻译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功能对等理论区别了“静态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把翻译的视角转移到了接受者的接受程度上。在翻译课堂中,如何利用学生翻译主体的能动性,达到“动态对等”?笔者认为有效地发挥阅读经验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翻译课堂中的主体能动性。

[关键词]:翻译 主体 阅读经验 动态对等

一、引言

双语翻译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双语能力,尤其需要译者原文和译文的阅读经验的积累。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始终贯穿在翻译的整个过程中――理解原文,语言转换和校对译文。译者在对原文的理解过程就是凭借其阅读经验对原文进行阐释的过程。当译者把文本转换后,译者需要对译文进行校对和改进。这时,译者就是译文的最初读者,他需要借助他在译入语中的阅读经验对译文进行修正和必要的改进。

阅读和翻译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如何在翻译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翻译能力呢?翻译课堂上学生需要完成教师设定的各种类型的文本翻译。要译出相对正确的译文,学生需要花不少的时间改进语言。因此,学生在翻译课上的角色即是译者,译审,也是校对。在本文中,笔者结合翻译课堂上学生的翻译行为试图阐释如何利用学生的阅读经验提高学生的译文质量,从而提高翻译教学质量。

二、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课堂行为的启发

尤金•奈达在其《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翻译即沟通,沟通效果最终取决于译文听众或者译文读者接受到的信息。判断译文优劣不能仅限于词汇意义,语法分类或者修辞手段的对等。接受者能在多大程度上正确理解和欣赏译文更为重要。”奈达认为,如果译文读者能够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一样,去理解并欣赏译文,那么就可以说,这样的译文实现了“功能对等”。这一理论把翻译的视角转移到阅读者的接受程度上。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中的语言因素和文化信息都需要接受译文读者或者译文听众的检验。这些检验都建立在阅读经验之上。“言语理解以正确的言语知觉为基础,再进行更高水平的句法和意义的加工,这是一个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包括形成期望或假设,进行推理,利用上下文等,这一切都依赖于人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包括语法和语义的知识和策略。”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学生基本具备这种依靠自己的语法和语义知识来对某一译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笔者的课堂实践基本可以证明这一点。在翻译课堂实践中,笔者试图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交叉评阅其他组的译文,学生往往可以发现其他组在翻译中存在的一些语言盲点和知识盲点,并且加以更正。因此,在互动性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学生的阅读检验尽可能做到“动态对等”。

三、阅读经验在翻译课堂上的运用

笔者把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大组。每位学生都被要求独立地翻译某一文本。然后,再与同一组的其他成员一起讨论,得出一个最佳的小组译文。每组需要上交最佳的小组译文,教师把几个小组的译文汇合在一起,抽取其中较为典型的几个译文,将这几个译文集合在一起返给学生,请各组同学交叉评阅。各组学生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对每个译本进行评价或者修改。笔者发现,阅读经验能够为翻译中语法错误、词法句法、语篇翻译和文体特点提供依据。

阅读经验可以为语法错误和拼写错误提供依据。对于存在的一些明显错误,大部分小组能轻松地识别和改进。阅读经验也可以作为修正词法句法的依据。其中一个例子是:他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中认识了两个姑娘,她俩同时喜欢上了他。

学生译文:

A man got acquainted with two girls by chance. Both of the girls loved him simultaneously.

其中一个组就提出这样的分析:simultaneously 指两件事在同一时间点发生。(happening,or done,at exactly the same time) 问题:这两个女孩真的是同一时刻爱上这个男孩的吗?未必吧!这样的分析就是根据阅读经验对于译文的理解,判断出于原文有不一致之处。

阅读经验还可以作为语篇翻译的依据。许多文本的优劣判断取决于译文读者的接受程度。广告文本和旅游文本就属于这种情况。英语专业学生的阅读经验可能还达不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的鉴赏水平;但是,他们研习英语已有十年之久,作为“初级”的鉴赏者完全能胜任。在一次课堂练习中,学生对于以下两个译出以下评析。

译文一:Red Bull Energy Drink effectively activates brain cells and rapidly resists fatigue.

Do you want to refresh yourself?

Do you want to work with efficiency?

CHOOSE RED BULL!

译文二:The drink can activate your brain cells efficiently and ease visual fatigue. It also strengthens your body to make you keep acute judgment and work more efficiently.

几乎所有的小组都认为,作为一则书面广告,译文一更容易被接受。整齐的句式,平行的句型以及祈使句表达的篇章的呼唤功能很强。虽然译文二与原文“能有效激活脑细胞,缓解视觉疲劳,不仅可以提神醒脑,更能加倍呵护你的身体,令你随时用有敏锐的判断力。提高工作效率。”形式上更对等。但是译文一在功能上更对等。“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策略的采用、翻译语的斟酌,都要以隐含读者的期待视野为中心,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

阅读经验还可以为翻译的文体提供依据。大部分的学生能够对于文体正式与否做出正确的判断。以下两个译文每组学生基本给出了一致的阅读经验:第一个译文偏向于书面文体,而第二个译文偏向口语体。

原文:他心直口快,总是愿意和任何人交朋友,所以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A. His outspokenness and readiness t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soon won their trust.

B. He was very outspoken and always ready to make friends with anyone, so he won their trust.

总之,形式对等翻译以不折不扣地反映原文原貌为宗旨,要求译文在语言形式诸因素上与原文保持一致,以原为出发点,以原文为指归。为了达到语言形式翻译的准确性,过分重视两种语言用词的对应性,结果往往会拘泥不通,产生误解。动态对等翻译尽可能将原文的文化背景转换成读者可以理解的本土文化背景,不要求原文信息与译文信息的绝对对等,而注重接受之维达到同等阅读效果的“动态关系”。检验译文好坏的最佳办法就是读者是否多大程度上接受译本。

一个学年的课堂实践后,笔者发现学生最容易发现语法上的错误,其次是词汇的选择,最难改进的是句型上的调整。

四、总结

强调学生的阅读经验在翻译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翻译的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注重翻译的“译”和“评”的过程。学习的本质只能是每个学生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加以建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学生对教师讲解的知识要经过“理解”或“吸收”,即知识被纳入到学习者原有的、适当的图式之中――这是一个意义获得或意义赋予的过程――才能被认知,即对学习者来说是真正有意义的。这也就表明了学习活动并非“习惯性学习”而是“创造性学习”。传统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二元互动中,教师单纯地讲解文本,学生往往没有机会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笔者在翻译课堂中的是学生(译者)、学生(修改者)、教师三元之间的互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翻译课堂上既是译者,也是读者,更是最初的审阅者。教师在翻译课堂上的作用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学生作为文本的校正,他们的能力和水平是有限的,需要教师最后把把关,或者鼓励他们寻找外籍人士进行有效地“鉴赏”。也只有学生经过仔细思考并改进后得出的“最佳译本”与相对比较权威译本之间的磨合和冲突,学生才能较好地把教师的教学内容物化为自己的知识,进一步积累相关的阅读经验,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88.

[2]胡开宝,胡世荣.论接受理论对翻译研究的解释力[J].中国翻译,2006,(3):10-15.

[3] Longman Dictionary Contemporary English.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3.

[4]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23-27.

[5]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6]何甫权.建构主义理论对翻译教学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