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减味血府逐瘀汤结合平衡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平衡针刺法 脑卒中 高肌张力 Ashworth评分
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国内资料统计表明,脑卒中后80%~90%的患者都有肌张力障碍[1]。肌张力异常升高制约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脑卒中后肢体高肌张力状态患者,采用血府逐瘀汤结合平衡针刺治疗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上通过《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并经过CT或MR检查确诊,选择符合脑卒中诊断的患者70例,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在48~77岁,平均年龄67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7个月。认知功能良好,Ashworth痉挛评价量表1~4级。应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其中A组和B组各20例,C组30例。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在年龄、病程长短、病情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2 治疗方法
2.1 减味血府逐瘀汤:
当归、红花、川芎、生地黄各9g,桃仁12g,枳壳、赤芍、桔梗、牛膝各6g,甘草3g。水煎制方法:用YF-40微压循环煎药机煎制,分装150ml两袋,分上下午服用。每日1剂,每周6剂,4周为1疗程。
2.2 平衡针刺法:
每例治疗前后均进行经络电位测定。经络测定由浙江大学李江教授改良的中谷义雄的良导络测定法[2]。患者在平静的情况下进行,取下身上的金属物体,选手六经的输(原)穴,运用直径为10mm探头触碰穴位,采样频率为1KHZ,采集5秒钟并取平均值。左右经络电位差的计算如下:记身体左侧的6个穴位的电流值依次为L1-L6,身体右侧的6个穴位的电流值依次为R1-R6,则左右经络电位差=| Li―Ri |。根据所测经络电位,选择两侧电位差最大的两条经络线作为治疗重点,选每条经络线的输(原)、经、合三穴,捻转提插法,输(原)穴电位高者,三穴均用重刺激,低者均用轻刺激,每穴施1分钟,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疗程同上。
2.3 传统针刺法:
痉挛拮抗肌侧取穴。只屈不伸选肩、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只伸不屈选尺泽、曲泽、内关。均采用捻转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疗程同上。
2.4 运动疗法:
由康复治疗师为患者进行肢体各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及肢体屈伸肌的持续静力牵张,每日1次,疗程同上。
2.5 分组治疗方案:
A组,血府逐瘀汤内服加平衡针刺法加运动疗法;B组,平衡针刺法加运动疗法;C组,传统针刺法加运动疗法。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有第3者进行Fugl-Meyer评定、Ashworth痉挛评级。治疗前后进行手六经输(原)穴电位测定。
3.2 疗效标准:
痉挛程度用Ashworth分级0级~4级评定。显效:降低2级肌张力;有效:降低1级肌张力;无效:肌张力无改善。运动功能用简化 Fugl-Meyer评价(FMA)。
3.3 治疗结果:
分述如下。
3.3.1 3组疗法对Ashworth评分的影响及缓解肢体高肌张力状态的疗效比较:见表1与表2。
3.3.2 3组疗法对脑卒中后高肌张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状态的影响:见表3,治疗前后对比,三组疗法均能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经统计学处理都有显著性差异(P
3.3.3 3组疗法对患者肢体双侧电位差的影响:各组治疗前经经络电位测定后,取双侧经络电位差最大的2条经络治疗,共治疗肺经11例,心包经9 例,心经16 例,小肠经11例,三焦经14 例,大肠经9 例。A组和B组治疗前后,两侧的手六经脉的电位差均有明显减少。A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68±0.49和1.49±0.31,B组相应为3.94±0.53和1.68±0.39,C组相应为3.81±0.52和3.02±0.82。A组、B组自身比较,P
4 讨论
脑血管病的肢体瘫痪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几乎都会出现瘫痪肢体肌张力增高或痉挛,出现在痉挛期和联带运动期[3]。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脊髓反射活动增高,以牵张反射活跃为核心的α-γ环路功能失衡是其根本原因[4-5]。制动、废用、误用和过用等多因素参与脑卒中后肌肉的不自主过度收缩,肌张力的异常增高[6]。“痉挛控制”是偏瘫恢复的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此病多属本虚标实,侧重在本虚,其标为血瘀和痰浊,虚风挟瘀血、痰浊上扰脑窍而致诸证。拘急痉挛之症多始于恢复期,此时浊邪渐去而未去,阻滞经脉,肢体经脉运行不畅,本虚之象渐显,精血不足,筋脉失荣,发为拘急痉挛。
血府逐瘀汤具有活血祛瘀、疏筋通络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血府逐瘀汤对缺氧复氧所致乳鼠心肌细胞有良好的保护作用[7]。通过测定心肌细胞LDH溢出量来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程度,通过测定心肌细胞内SOD的活力间接观察氧自由基的产生。发现血府逐瘀汤有抗自由基毒性作用。从临床观察结果也可以看出,血府逐瘀汤能改善脑、瘫肢的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
人体经络具有动态非线性低电阻特征和低流阻信道特性,且双侧经络具有对称性的特点[8]。《针灸大成》云:“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灵枢・官针》云:“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这是一种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左右交叉取穴施治的方法。平衡针刺疗法在巨刺的基础上,结合经络动态低电阻特征,对双侧经络进行治疗,对电位高侧实施重刺激手法,低电位侧采用轻刺激手法。通过对健侧和患侧经络状态的调整,改善双侧经络电阻的不对称性。
血府逐瘀汤结合平衡针刺法从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两个角度去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通过对目前可信度与有效度较高的Ashworth与FMA评分等指标观察,显示血府逐瘀汤结合平衡针刺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痉挛肢体的肌张力和运动功能,其疗效优于传统单侧拮抗肌针刺疗法。
5 参考文献
[1]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1.
[2]龚燕,朱国祥,曾友华.平衡针刺法治疗中风后上肢高痉挛状态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8(6):15-17.
[3]陈丽仪,郭元琦,凌楠.针灸为主综合干预治疗中风偏瘫的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4(3):173-174.
[4]公维军,张通,孙新亭.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12-213.
[5]Ivanhoe CB,Reistetter TA.Spasticity:the misunderstood part of the upper motor neuron syndrome[J]. 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4,83(10 suppl):s3-s9.
[6]黄永禧,徐本华,黄真.运动再学习方法的新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0,6(3):97-101.
[7]丁志山,高承贤,楼兰花,等.血府逐瘀汤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及心肌细胞凋亡的干预作用[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03(3):24-25.
[8]张维波.经络是什么[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5-58.
收稿日期 200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