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腹膜炎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处理方法,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通过回顾性对住院的919例急性腹膜炎手术并发症50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提出积极的处理方法,指导临床。结果 50例急性腹膜炎并发症病例,主要因为腹腔脏器化脓性感染。术后并发症以切口感染最常见(占80%),其次为感染性休克等全身并发症。成功救治47例(治愈45例,好转1例),治愈率92.0%,病死率6.0%。结论 急性腹膜炎多数为腹部脏器化脓感染漫延引起,多种细菌混合感染是重症病例致死的原因,提倡手术中充分冲洗和早期正确引流、临床经验与药敏相结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急性腹膜炎;手术;并发症

急性腹膜炎是腹膜的急性感染,它具有发病急,发展快、病情重的特点,是腹部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症。其中来自腹部脏器的感染如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常易产生并发症,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1~2006年间收住的急性腹膜炎术后919例中有并发症者50例(5.44%)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中,年龄4-89岁。男33例,女17例,男∶女为1.95∶1。

1.2 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为急性腹膜炎术后发生伤口感染者40例,占80%;腹腔脓肿6例(其中肠瘘3例),占20%。在4例全身并发症中,中毒性休克1例,失血性休克1例,休克并肾衰1例,休克并MSOF1例,占并发症8%。

1.3 治疗结果 伤口感染40例,腹腔脓肿6例,全部治愈。而各种原因休克的4例中死亡3例,病死率75%,术后肾衰1例、中毒性休克1例、MSOF1例全部死亡。

2 讨论

2.1 急性腹膜炎术后的并发症及危险性 本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44%,死亡3例,总死亡率为0.33%,并发症者死亡率为6.0%。其中休克并发MSOF者100%死亡,这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说明急性腹膜炎出现全身并发症者死亡率极高[1]。

2.2 急性腹膜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的原因 各种类型的急性腹膜炎的原因是内源性感染,其次是多种细菌感染。本组没有作细菌培养,凭经验选用抗生素治疗,因此难免出现诸多并发症。尽管不能等待细菌培养结果指导治疗方案的拟定,但作为外科临床医师不应放弃这一重要的检验措施[2]。国内外不少学者认为,急性腹膜炎的严重程度与发生并发症有关,原发病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本组40例伤口感染病例中,38例属于腹内脏器急性化脓、坏疽或穿孔;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其次为腹腔感染严重,入院太晚,失去手术良机,继而出现各种类型休克和不同脏器功能衰竭[3,4]。急性腹膜炎术后并发症的处理:①伤口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但处理得当是可以避免的。就伤口感染发生的原因而言,除腹腔脓肿切开引流外,其余腹部切口宜隔离保护,并尽量避免开腹时使用电刀,可望明显降低伤口感染的发生发生率。腹腔内渗出多、感染因素存在等,应置管引流。但避免从原切口引流。②尽量减少腹腔脓肿的发生率:腹腔脓肿的处理以引流为主,传统的引流方法是开放式切开引流。自从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可采取用B超引导下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或负压吸引方法。也可定期穿刺抽吸加灌洗的方法,配合使用抗生素,疗效明显提高,也可减少切开引流造成的切口感染。同时正确利用半位的引流,可减少膈下脓肿及肠间脓肿的发生率。术中注意腹腔冲洗和充分引流,都可减少腹腔脓肿的发生。③对原发病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环节,清除或控制感染源,减少毒素吸收,使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降低。本组发生全身并发症4例,多为原发病的病情严重,就医时间太晚,术前已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尽管如此,如果处理及时,处理方法得当,腹腔灌注冲洗应用于急性腹膜炎手术效果良好。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是预防全身并发症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 罗菊珍,徐金花,陶金凤.急性腹膜炎的细菌种类与耐药性分析杨进标.医药导报,2007,26(1):33-34.

[2] 黎沾良腹腔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中国处方药,2005,11:23-24.

[3] 于乐群.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时机探讨.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03:17-19.

[4] 罗丹,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选择.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3):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