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性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性期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急性期康复

脊髓损伤后的8周内,患者均为卧床期,尤其是伴有脊柱骨折者,需卧床6~12周,其他原因引起的脊髓损伤则卧床时间很短。此期的治疗均在床上进行。急性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并发症,对残存肌力或受损平面上的肢体进行肌力和耐力训练,并为过渡到恢复期的训练作准备。

呼吸道护理深呼吸技术、震动、叩击、间歇性正压呼吸、辅助咳嗽技术均可适时应用,有的患者还需要应用引流技术。

患者在床上正确卧位,不仅对于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排列,而且对于预防褥疮、关节挛缩及抑制高度痉挛的发生都是非常重要的。骨折稳定后,提倡患者仰卧、侧卧及俯卧位变换,并逐步增加俯卧位的耐力。即使对配戴颈部支撑架的患者,在胸部放上1~2个枕头也可尝试俯卧位,逐渐增加俯卧位的耐力。此种可伸髋,膝踝屈曲90度,可有效地预防身体后部的压疮,髋、膝屈肌紧张的产生,有效地促进膀胱排空。

仰卧位:患者仰卧位时髋关节伸展并轻度外展。膝伸展,但不能过伸。踝关节背屈,脚趾伸展。在两腿之间放1个枕头,保持髋关节轻度外展。肩内收,中立位或前伸,勿后缩。肘关节伸展,腕背屈约45度。手指轻度屈曲,拇指对掌。患者双上肢放在身体两侧的枕头上,肩下垫的枕头要足够高,确保两肩不后缩,亦可将两枕头垫在前壁或手下,使手的位置高于肩部,可以预防重力性肿胀。

侧卧位:髋膝关节屈曲,两腿之间垫上双枕,使上面的腿轻压在下面的枕头上。踝背屈,脚趾伸展。下面的肩呈屈曲位,上肢放于垫在头下和胸背部的两个枕头之间,以减少肩部受压。肘伸展,前臂旋后。上面的上肢也是旋后位,胸壁和下肢之间垫1个枕头。

主动或被动活动关节 适当的关节活动是预防压疮、关节挛缩、呼吸道问题的重要措施。当患者躺在床上和翻身架上时,全范围各生理轴向关节活动范围(度)训练应每天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时,动作应轻柔、缓慢,尽可能在各轴向生理活动范围内进行。如情况允许,关节活动范围(度)应分别在仰卧和俯卧位下进行。但下列情况下应属禁忌:①截瘫:躯活动,髋关节的某些活动,直腿抬高>60度,膝屈曲下髋屈曲90度应避免,这将加重下胸椎、腰椎的损伤。②四肢瘫:在骨折固定期间,头、颈部活动和双肩牵拉应避免。③继发骨折和/或呼吸道损伤:应避免采用俯卧位。

选择性肌力训练在康复进程中,所有健存的骨骼肌都希望达到最大力量。但在急性卧床期,某些肌群的肌力训练应特别小心,避免对骨折部位的影响。损伤后前几周,四肢瘫患者应避免进行肩胛及肩部肌肉的抗阻力训练:截瘫患者应避免进行髋部及躯干肌肉的抗阻力训练。

急性期应强调双侧上肢肌群活动,这将避免脊柱的不对称及旋转,在此期间,下述几种方法比较适合:①双侧徒手抗阻活动:②双侧上肢对角线抗阻运动模式;③使用沙包及哑铃的渐进性抗阻训练。

四肢瘫患者:肌力训练的重点应放在三角肌前部、肩伸肌、肱二头肌、斜方肌下部,如果有主动活动,桡侧腕伸肌、肱三头肌、胸大肌也应纳入训练之中,这些肌肉在改善功能性能力方面将起重要作用。

截瘫患者:所有上肢骨骼肌都应训练,重点放在肩下降肌、肱三头肌、背阔肌,转移及行走时这些肌将发挥重要作用。

血管调节性训练颈髓或上段胸髓损伤患者,经常出现性低血压,这主要是由于内脏血管运动调节功能丧失所致。当身体由水平位变为直立位时,内脏血管能相应地收缩。丧失的血管运动调节是不能恢复的,但可以通过训练建立其他血管反射。

一旦x线检查确定骨折已趋稳定或早期对骨折进行充分内固定,患者应当直立活动,为了防止性低血压,采取渐进性适应最有效,常用方法如下:①利用摇床,逐步抬高床头角度,当患者有不适时即放下,维持时间逐步延长。②利用斜板或电动倾斜床,逐步让患者处于直立位。

站立初期,双下肢可采用弹性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加速下肢静脉淋巴回流。对于配戴颈部支撑架或进行外科脊柱固定的患者,不应局限于斜躺,可采用同样的方式逐步过渡到直立位。训练过程中,有些患者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面色苍白、出汗等症状,要立即让患者平卧位,以防止晕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