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一宏 阳明与执行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今天,中国企业与个人,对传统存在“断裂”的陌生感。中国企业家如何才能修炼成为稻盛和夫的心智和定力呢?这个问题实质上是探讨“阳明学”在当今社会的作用。我认为不必深究本义,更主要是研究如何借鉴和触类旁通。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谈到最后会有一种困惑:“致良知”要不断的克服自我,要为别人着想。牺牲一己之私,这些美德在当今提起来,有时候会被耻笑。社会已经进入商品时代,商品社会鼓励竞争,鼓励财富的迅速增加,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跟“良知”“克己”和“灭欲”有没有矛盾呢?
因为竞争很容易走向极端,不择手段,追求利润和利益很容易偏向见利忘义;追求迅速的发达。可能为眼前的利益而牺牲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追求本集团的迅速膨胀。可能对其他集团产生_中挤压甚至排斥。而“阳明学”的价值观,是要克制自我,跟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民主、释放个性看似矛盾。
但是,这种矛盾可以统一在一个精神层而上来理解,即引领社会前进的从来是思想文化这些精神支柱,而不是财富和金融。财富和金融,仅仅是手段而已。
从古到今人们都对荣华富贵发出感慨,“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昔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惟有思想者的光辉指引着社会前进,这是永恒不变的,就像太阳的光芒尽管已经离开了本体,但它永远是万物生长之源。所以,我们需要从物质和物欲中超脱出来,才能真正的成为“完人”,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处于一种健康的发展状态。必须要有一批能够“致良知”的精英去按照这个真理来共同为一个事业、为一个国家奋斗。
这就是“致良知”“灭私欲”的现实意义,我们虽然不可能像王阳明一样,但我们可以减少一点私欲,克制一点私欲,收敛一点私欲,“以欲治欲”。理解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理解这种修为的价值观,作为企业家不需要去王阳明学说中寻找有关企业的理论,要寻找一些大的理念,触类旁通藉以指导我们的行为。
王阳明追求的“良知”,可以理解为宇宙的本体,宇宙最根本的规律,支配着万物而又看不见、摸不着的一种能量,而这种能量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三个词——创造、和谐、毁灭。创造。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的能量创造的,创造体现在万事万物和气象万千上。和谐。体现在有序、稳定、依存。春夏秋冬、星辰排列、星球运转都是有序的,是稳定的。同时又互相依存,毁灭,就是改序、灾难,事物又在毁灭和改序中新生。
以上所说的都是“知”。也叫“道”,这个“知”或“道”可以用在企业的发展中,用在个人的磨练之中。你可以创造很多东西。但是必须合乎自然的规律,特别是一个企业的内部和谐,一个企业的管理要有序、稳定,还要形成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至于改序和创新就要避免毁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这就是我们用“知”或“道”来理解、把握宇宙的能量。宇宙的能量体现在各种方而,体现出来就叫做“知”或“道”。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等盛世之君批奏折,都批“知道了”。所谓“知道了”,就是知天心、民意,知道各种事物的本质。
“心即道,道即天”,道无方圆,何尝见天,它存在于无时无处、无始无终。我们要把这些理论融会贯通,达到“知”或“道”的最高境界。稻盛和夫说过,让自己的心与宇宙协调一致。孔夫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要用这种心态来追求宇宙中最微妙之道,使我们步入完人之“道”。使我们国家步入长盛不衰之“道”。孔夫子、王阳明等人都是历史上对中华民族和思想有巨大贡献的圣人。他们的遭遇颇令人感慨,但五百年后,重论“阳明学”,可以说是我们民族之幸。一种比较优秀的学说是没有国界的,有的时候在一个国家产生的学说,条件变换之后他会在另外一个国家生根、开花、结果:比如说佛教它在印度诞生。然后佛祖东来到了中国。之后在中国又转为禅宗——中国人的宗教,在日本非常繁盛,然后又传播到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