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源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基本农田土壤污染源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建设逐年加大,耕地面积减小,为保障粮食供给,要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其中包括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化肥施用、农作物化学药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的应用推广。伴随着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农田主要污染正日趋加重,对目前我国农业新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基本农田土壤主要污染源为地膜、农药、化肥以及水源污染等,本文着重对地膜、农药、化肥所造成的田间污染进行分析

1地膜发展历史及污染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应用地膜最早的国家之一,始于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草莓上开展试验,并很快实现了推广应用,1977年日本全国120万hm2旱地作物中地膜覆盖面积就已超过20万hm2,保护地内地膜覆盖率达到93%以上,日本先后开发了普通透明地膜、彩虹膜、黑色膜、绿色膜、银灰色避蚜膜、除草膜、有孔膜及耐候易回收地膜等多种功能地膜,并实现了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1978年我国从日本引进全套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1979年在全国进行了44 hm2蔬菜地膜栽培试验,增产效果达30%~50%,1980年地膜覆盖栽培面积扩大到1 667 hm2,1981年随着我国国产LDPE树脂地膜面世,地膜覆盖栽培向多区域、多品种发展,由最初的蔬菜扩展到棉、麻、粮、烟草、瓜果等各类作物[1],同时可以使一些农作物稳产、早熟,还可以使部分喜温作物的栽培极限范围纬度北移2~5°,即向北推进500~1 000 km以上,或海拔向上延伸500~1 000 m[2],有效改善作物生长的小环境,提高产量,该技术应用后,一般增产30%左右,如地膜玉米增产1 500 kg/hm2,小麦增产1 275 kg/hm2,大豆增产600~750 kg/hm2,花生增产750 kg/hm2以上[3],地膜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随着地膜应用面积的逐年扩大,伴随着不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同一地块地膜使用量在逐年攀升,自1987年引进至今,我国地膜覆盖面积和使用量一直居世界第1位。2008年我国地膜投入量为117.8万t,比1991年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率达到7.9%,地膜覆盖面积达到1 561.3万hm2,年均增长19.9%,地膜覆盖栽培正从当初的中国农业白色革命向白色污染过渡,研究表明,20多年来我国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面积累计超过2 000万hm2,同时导致了近200万t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占使用量的25%~33%[4]。据农业部调查,所有地膜覆盖过的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地膜残留污染,残留量平均为60 kg/hm2,最高达135 kg/hm2。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区花生田进行调查,耕作层土壤地膜年均残留量为66~135 kg/hm2 [5];花生、西瓜、蔬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后,田间残留地膜分别为27.45~69.00、40.65~76.35、30.00~51.60 kg/hm2,分别占总用量的40%以上、70%~90%、25%~40%[6],新疆棉花田土壤地膜残留污染最为严重,平均残留量为265.3 kg/hm2,最高可达381.1 kg/hm2,而且随着覆盖年限的延长,污染逐年加剧,通过对新疆棉花田10、15、20年地膜覆盖栽培区残留地膜量调查,残留量分别为262、350、430 kg/hm2 [7-8]。地膜是一种由聚乙烯加抗氧化剂制成的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具有分子量大,性能稳定,自然条件下可长期在土壤中存留的特点,对农业生产及环境、人身健康具有极大的副作用,特别是对土壤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严重,首先是阻碍土壤毛管水和自然水的渗透,影响土壤吸湿性,从而阻碍农田土壤水分运动,使其移动速度减慢,水分渗透量减少。其次是地膜生产过程中添加邻甲酸-2异丁酯作为增塑剂,可挥发至空气,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由气孔进入叶肉细胞后,破坏叶绿素并抑制其形成,危害植物生长[9],残膜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状,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困难,阻隔根系串通,影响作物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作物株间施肥时,大块残膜隔离,会影响肥效,致使产量下降。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中地膜残留量达到37.5 kg/hm2时,冬小麦基本苗较对照降低25%,冬前分蘖较对照降低17%,表现为出苗慢、出苗率低、根系浅[10-11]。张保民等通过控制试验发现,当2 m2耕地中埋入2、4、8 m2的地膜后,小麦产量分别较对照减少15.3%、39.8%、46.2%。另外,农民焚烧地膜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仅致癌物二恶英一项大约需经历7代人,140多年都难以彻底消失。由于地膜应用的普遍性和残留分布的广泛性,给残膜回收带来极大的困难,而所有的有毒物质最终归宿地是土壤和人体,因此地膜污染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公害。

2化学农药应用历史及污染

在农作物和家畜所处的环境中,大约有5万种真菌能引起1 500种病害,全球大约有3万种杂草,其中1 800种以上可造成经济损失;此外还有1万种昆虫能产生各种危害。据估算,如果不使用农药,全世界粮食总产的50%将会被各种病、虫、草害所吞噬,使用农药则可换回其损失的15%。

由于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难以发展,为保证粮食供应,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草害,以换回农作物的损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各种农药,为农业丰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化学农药在保护植被的同时,也给土壤造成了污染[12-14],破坏了农田固有的生态条件,且随着农药使用年限的延长,病虫草害的抗药性不断提高,迫使农药的用量逐年增加,为提高防治效果,剧毒、高残留农药应运而生,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药效渐不尽如人意,随着新农药、新剂型、新品种的不断推陈出新,病虫草害的抗药、耐药性也在逐年提高,同时也使部分或全部虫草害天敌减少或灭亡,难以形成有效的生物防治链条,破坏了田间自然生态系统。人们认识到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不仅对害虫有杀伤作用,同时对害虫的天敌及授粉昆虫等益鸟益虫也有杀伤作用,因而打乱了生物界的相互制约和相互依赖的相对平衡,引起新害虫的猖獗。另外长期使用同类型农药,使害虫产生抗药性,经初步调查,目前已产生抗药性的害虫有300种左右,其中农业害虫100余种。还有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即农药的污染问题。农药过度使用,特别是滥用,加剧了农田土壤板结,使耕种条件恶化,农产品污染,品质下降,如相继报道的“毒豇豆”、“爆炸西瓜”、“激素韭菜”等,这些只是农药污染的表面现象,更深层次的将是对人体的影响。农药进入土壤后,经过土壤的吸附而留在土壤中,通过植物或食物链对人类产生持续的影响。一些农药在喷洒后,有些直接进入植物体内,有些通过植物根系的吸收作用进入植物或者其果实中。如蔬菜中农药的残留一直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很重要因素。另外,有些农药,特别是有机氯农药,降解期长,而且很容易在动植物体内富集,人类食用这些被污染的动植物后,在脂肪中富集,进而引起一系列疾病[15-16]。据报道,在喷洒滴滴涕的土壤中发现蚯蚓体内有大量的滴滴涕残留,而且还高于周围环境中的滴滴涕含量,显然是通过食物链而富集的。值得注意的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的根系可进入植物体内,不同植物体内农药的残留量决定于其对农药的吸收能力。不同植物对艾氏剂的吸收能力为:花生>大豆>燕麦>玉米,农药被吸收后,在植物体内分布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根>茎>叶>果实[15]。决定化学农药在土壤中残留的因素有化学农药本身的化学性质、农药浓度、土壤的吸附性能、土壤酸碱度和氧化还原条件、土壤湿度、作物的覆盖情况、土壤耕作状况以及大气的相对温度和风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