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立足资源优势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立足资源优势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稳定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年来,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农业部的指导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立足河南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建设原料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积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发展成效

1.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2002以来,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进入持续快速发展轨道,总产值年均增幅超过20%,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由576.3亿元增加到1.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30%以上;增加值由146.8亿元增加到4432.3亿元,是10年前的30倍。全省粮食、肉类加工能力分别达到3550万吨和638万吨,火腿肠、味精、面粉、方便面、挂面、速冻食品等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肉类加工和速冻食品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油料加工产量532.4万吨,占全国的1/7;奶制品加工能力达到307.9万吨,居全国第7位。

2.培育壮大了一批龙头企业

200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仅有60家,目前达到1000家,其中超10亿元的66家,超100亿元的4家。双汇集团年屠宰生猪能力达到1500万头,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全省有16家涉农企业在境内外上市,23家涉农企业被列入上市后备企业。

3.建设了一批原料基地

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了有效解决原料自给的问题,以各种形式建设了一大批原料生产基地。其中,种植基地面积达5000多万亩,养殖基地牲畜存栏数6000多万头、禽类存栏7亿多只;初步建成了以优质专用小麦、玉米和水稻为主的粮食生产基地;以豫东、豫南地区为主的花生和芝麻基地;以豫西及沿黄河故道为主的苹果基地;以豫西、豫北地区为主的中药材基地;以信阳、南阳桐柏为主的茶叶基地;以豫西、豫南地区为主的肉牛基地;以黄河滩区为主的奶牛基地;以豫北、豫东地区为主的肉鸡基地和以京广铁路沿线为主的生猪产业带。

4.培育了一批知名品牌

全省有21个农产品品牌被命名为“中国名牌”,31个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占全省“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2/3。双汇火腿肠,大用、永达鸡肉,华英鸭、三全、思念的速冻食品以及白象方便面、好想你枣品、金苑面粉、莲花味精、十三香调味品、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等一批品牌产品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思念”速冻食品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有价值品牌”,大用集团生产的调理制品成为“神九”航天员的太空食品,“白象精炖大骨面”在2012年8月荣获第十六届世界食品科技大会“全球食品工业奖”,成为世界方便面行业唯一摘取该奖项的企业,也是第3家获此奖项的中国企业。

5.对外合作进一步扩大

全省农产品出口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出口总量居中部6省第2位。预计2012年将达到16.7亿美元。目前,全省已建成农产品出口示范区57个,总量居全国第2位。美国高盛、韩国乐天、台湾康师傅等一批世界著名企业和华龙、伊利、蒙牛、雨润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来豫投资,落户河南。省内农产品加工企业也积极实施走出去、占市场、创业绩的战略,不但在其他省份建立了生产基地,还走出国门开拓新市场。目前,思念速冻食品已进入沃尔玛全球采购系统,大用、永达集团已成为麦当劳、肯德基等餐饮企业的主要供应商。

6.科技研发能力不断增强

目前,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认定的国家级研发机构15个,省级研发机构70个,省级以上检测机构5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3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基地和项目实验室8个。

7.质量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或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达到85%以上。按照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绝大多数食品加工企业产品包装使用了QS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全省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2189个,95%以上的企业建立了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

8.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200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仅有41.6万人,目前从业人员已达到173万人,增加了131.4万人;全省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600家,带动农户1350万户,占农村总户数的50%以上,户均增加收入2392元。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促进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列入各省辖市、县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目标管理。各级政府分别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的有效机制,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培育龙头企业

增强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其上下游配套的企业进行重组、兼并,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真正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和带动能力。在扶优、扶大、扶强的同时,还注重培养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企业,使之尽快上规模、上水平。

3.扩大招商引资

围绕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采取集群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招商形式,引进项目和资金。2002~2011年,全省先后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5825个,累计投资3451.6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086个。2012年以来,又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67个,投资总额97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169个,目前已完成或在建项目110个。

4.加大财政扶持

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12年增加到2亿元,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生产线、新(扩)建畜禽养殖基地和原料种植基地、新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等给予贴息和补助。同时,省里还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5.开展融资活动

为有效缓解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融资难、贷款难和担保难问题,会同省内18家金融机构和融资担保机构,多次举办河南省农产品加工重点项目银行、企业、担保三方对接活动。仅在2012年就成功对接银企合作项目685个,签约金额344.9亿元,全省政策性担保公司为183个农产品加工项目提供了融资担保,担保金额13.2亿元。

6.实施品牌战略

为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努力打造知名品牌和区域品牌,引导企业增强创新意识、商标意识和品牌意识。鼓励企业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活动,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奖励;对获得各种展会金奖或优质产品奖的企业予以表彰。

7.开展技术服务

为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组织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与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建立公共试验室、信息中心、研发中心,检验检测中心等,为企业提供相关技术开发、技术咨询、产品检测等开放式服务。对企业自己建立的科研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

三、工作展望

1.抓集群培育

按照“基地支持、龙头带动、流通服务、特色高效”的原则,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比较优势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产品生产区,通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原料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措施,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力争用3年时间,培育200个集群,使集群内销售收入达到1万亿元。

2.拉长产业链条

按照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河南省的实际,在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上,重点抓两头。一方面抓农产品的初加工,改善设施,减少损失,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抓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促进农民增收

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中,要引导企业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与农民和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农民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获得更多的实惠,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

4.加强协调服务

针对目前影响农产品加工业健康发展的薄弱环节,加强与发改委、财政、国土、金融、证监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在资金、用地、融资、上市等方面积极争取支持;加大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加快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原崛起的客观要求,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来源: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