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数学课堂之我见小议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数学课堂之我见小议如何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卡耐基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的成就,85%决定于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专业的知识只占15%。他所强调的重点就是合作,因为沟通是合作的前提。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教育本身就承担着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培养具有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人才。那么我们的数学,作为一门最基本的学科,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高效性呢?我曾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并略有成效。

一、取长补短,合理分组

基于目前大部分学校实行的都是“班级授课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组时考虑到学生方方面面的特点。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存在天生的差生,只存在天生有差异的学生,辟如有的学生喜欢语文,能下笔千言;有的学生偏爱数学,能速算速决;有的学生擅长绘画,能笔绘河山;有的学生天生是体育的料,对篮球能百投百中;有的学生知识学的透彻,却苦于口讷,不善于表达;有的学生不懂则已,稍一点拔就能滔滔不绝……诸如此类的差异都值得我们去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分组时,各科教师与班主任,学生代表一起,认真分析学生的性别差异,各学科成绩差异,各方面能力差异等,尽可能做到取长补短,合理分组,使各组内组员各有所长,以便更好的合作,取它山之石,攻己山之玉。

二、因材分工,责任到人

早在孔子时代,孔圣人最先提出因材施教,在新课标全面改革的今天,我们也不妨模仿一句:因材分工,责任到人。因为我们在分组时已经考虑到学生方方面面的差异,所以在组内分工时,我们就不妨根据他的所长,分给他组内相应的任务,让他们“英雄”都有“用武之地”。辟如有的学生人际关系好,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我们让他充当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以便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召集本小组学生迅速进入合作状态;口讷的尖子生,我们可以让他在合作学习中提供技术支持,发挥他的解题强项;健谈的学生我们让他作小组展示时的陈述者,字写的漂亮的学生就让他作小组合作讨论时的记录者吧;这样他能就能发挥他的特长了。当然,分工后还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转换组内角色,从而体现教育中公平、公正的原则。总之一句话,让他们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据题选人,适时展示

新课标下的课程改革,要求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对小组内成员已各有分工,那么在合作讨论后,展示各小组讨论结果时,我们也不能象以往一样,由几个尖子生一手包办,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展示的对象,比如在讲述“正方形”一节,要求学生回答“正方形的特点”时,要在预习讨论合作后,找学习困难学生展示,在回答问题“正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与菱形的异同”时,可以找中等学生展示,在要求用图表反映“平行四边形,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时,可找优等生展示,然后展示的个人得分计入小组总分。这样,为了小组的整体利益,学优生必须帮助学困生完成相应的问题,即使学困生一时接受不了那么多的知识点,但简单的知识点同样能使他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不致于使他被本组成员“晾”在一边,久而久之,他的成绩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四、把握时机,畅所欲言

因为各小组是平行分组,水平相当,所以在合作交流后,他们的收获是旗鼓相当的。在要求展示时,如果老师提的问题既是重点又是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那么该让哪组的成员来回答问题呢?我在讲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时,在帮学生总结完其三条性质后,很自然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接对角线,提出问题:已知,如图,在 ABCD中,你能发现哪能些结论成立呢?学生很自然的想到了对角相等,对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这些容易想到的问题,我让每个组的学习困难学生先回答一个,做到公平,剩下的结论就不好找了,这时我适时鼓励他们,合作交流一下,看哪个组能找到更多,更有意义的结论。这时每个学生都想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借鉴别人的想法,“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们迅速讨论,总结,记录,然后抢着举手发言,把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知识点全搬出来了,仅所回答的结论我就在黑板上板书了半个多板面呢。

五、标新立异,团体加分

求异思给是创造性思维的出发点,我们在教会他们合作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不能让他们——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人云亦云,教他们在合作中要敢于“异想天开”,敢于先“与众不同”,再达成共识。有的同学担心会被他人嘲笑,有了其它想法不敢外露,生怕新念头会被一棒子打死,这时我们可以鼓励他标新立异,先把新观点小组内讨论,讨论它的正确性,后在班级内展示它的可取之处,签于他们的知识面有限,有时他们说的可能不太完善,可由组内成员或其它小组成员给予适当的正确的补充,如有错误也不要急于扣分,要适时引导他们,对他们正确的观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对学生所在小组给予适当加分,鼓励他们在今后学习中敢为人先,敢于“冒险”。

六、奖励有法,奖无定法

为了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给各小组的分数加以汇总,对优胜小组给予充分肯定与奖励。奖品可以小至一张精美的卡片,也可以是一本有价值的参考资料等,供全组成员资源共享。奖励方式不唯一,奖品形式也视情况而定。总之,尽可能多的让每个组都有获奖的机会,都有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总之,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合作意识,会与他人沟通合作的人才,我们必须为这一目标而努力执教,但要真正实现课堂内小组的高效合作,还需要一线的同仁们共同“上下而求索”。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探索,实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一定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