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灸的安全性问题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灸的安全性问题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作为一种微创的治疗手段,针灸安全性显得尤为重要。但其安全性一直是一个有争议但未解决的问题。有很多人认为针灸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举出好多国内外的文献报道来证明轻易不要接受针灸疗法;也有一些中医的维护者在极力宣传针灸是安全的,但却始终没有足够的证据。本综述旨在能提醒人们正确客观地认识针灸的安全问题,使针灸疗法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针灸 安全 规范 标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491-01

针灸疗法以其疗效高、见效快、治疗病种多,易学易掌握,花钱少,安全著称于世。然而在针灸疗法施术中过程中仍存在着安全问题,亦需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目前,针灸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不如其他医疗手段高,而且大部分是比较短暂及轻微的,但是也不排除因医生操作失误及患者方面的原因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加强针灸安全性的认识对针灸临床和研究人员都是非常必要的。

一 国际针灸安全性规范概要

1999年了《针灸基础培训与安全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其中针灸治疗的安全性部分包括了预防感染、禁忌症、针灸意外和不良反应、电刺激及激光治疗、重要脏器损伤及病例记录6个方面的内容,其中,清洁的施术环境;触诊前再次用酒精棉球消毒手指、棉球等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必须放在专用的容器里;禁止刺激新生儿囱门、外生殖器、、脐、眼球等规定必须严格遵守。《规范》为国际针灸临床操作提供了统一的标准,从而在定程度上保证了针灸治疗的安全性。然而,《规范》至今仍未予过修订,其中部分内容已不符合针灸临床实际要求。如:在针灸安全的禁忌症中明确指出针灸在急症中禁用,而属于针灸疗法范畴的刺络放血疗法在治疗中风意识昏迷中的作用目前已逐步得到实验和临床验证。此外,其内容中仅涉及电刺激和激光疗法的安全性规范,而实际针灸临床上较常使用的耳针、三棱针、拔罐、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等相应的安全性规范仍有待进一步补充。

二 针灸意外发生的原因

针刺意外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就其本质都系针刺所致的损伤。主要包括神经、血管、肌肉、脏腑等损伤,导致晕厥、感染、针刺后遗症等。其损伤一般有反应性损伤,反应性损伤多见病人心理状态不稳定、饥饿、疲乏、体质过敏,或针刺量过大,时间过长等引起患者一系列机体功能紊乱:物理性损伤为针刺、艾灸使用不当,过强的物理刺激(机械刺激或温热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组织或器官的解剖完整性被破坏;化学性损伤是在穴位中注射某些化学药物而导致的机体组织的损伤,它是伴随穴位注射疗法的开展而出现的;生物性损伤系针刺引起的继发性感染,通过针具(毫针、皮肤针、三棱针、穴位注射针头等)将病原微生物带入患者机体内所致的损伤。虽然针刺意外的成因不尽相同,但总结起来,主要有医者的原因和患者的原因。

首先,医者的原因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原因。医者的原因包括责任心不强、诊断失误、消毒不严、选穴或手法操作不当等,如治疗前没有对病人的体质及病情进行详细客观的认识及判断即盲目进行治疗,针刺、艾灸、拔罐等使用不当或刺激量过强,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

其次,患者自身也可以是针灸意外发生的原因之一。如紧张、恐惧或情绪过分激动等心理因素,饥饿、劳累等生理因素,体质虚弱、大病之后或过敏体质等身体因素,某些脏器因病变而导致体积增大、表面粗糙或组织结构变疏松而易被针具误中等病理因素,以及操作过程中病人的突然急剧变动等。

三 如何提高针灸的安全性

1、认真作好针灸施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采用针灸治病,术前必须作好准备,以防以外情况的发生。《素问・长刺节论》曰:“刺家不诊,听病者言。”告诉我们用针之前,耐心听取病人诉说病情,认真收集有关资料,去伪存真,分析用之。《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通过诊脉获得脉象,了解和观察脏腑功能的虚实,来决定针灸之治法,才不致于误诊。《灵枢・官针》曰:“凡刺之要,宫针最妙,九针所宜。各有所为。”说明的是用针之时,要选择高质量的针具,虽然针具形状种类较多,而功能有异,用途有别,其应用范围适宜于不同疾病及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施术前判断病证宜于不同疾病及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施术前判断病证宜忌可刺灸亦不可针灸非常重要,应当严格取舍。如《灵枢・逆顺》所说的“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己衰者也。”说明高水平的医者要恰如其分地把握针刺的适当时机,当刺病未发作,其致病因索开始入侵,处在浅表阶段,人体抗病邪能力尚未降低,不至等到致病力旺盛或抵抗力极低时动手,不免错失良机。虽然病已发生,亦宜针刺,病者恢复时期,致病因素已衰退,为巩固疗效同样可针刺。

2、增强责任心:医者父母心,病人以健康相托,医生当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每个就诊患者。许多意外事故的发生都是医生疏忽大意、潦草行事导致,归根到底就是责任心不足,因此,医者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唐代孙思邈所强调的“处判针药,勿得参差。”在诊病及为病人治疗中,应专心致志尽量避免与身边的人谈话、打电话、发短信等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在《素问?针解篇》也明言医者施术时应该“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方能避免针刺意外。

3、提高专业水平:医者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这对预防针刺事故有决定性的意义。一个业务素质较高的医生,不应仅局限于有较深的针灸及中医学造诣,还须具有现代医学的多方面知识,如必须熟悉人体的解剖情况,了解每个腧穴的局部解剖,从而选择恰当的针刺深度和方向;必须具有药物学知识,掌握穴位注射药物的药理、药性和剂量,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化学性损伤等;需要掌握一些诊断技巧和治疗的知识以确定这些疗法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针灸引起的真正不良事件或并发症和副作用其实是很少的。文献中报道的所谓不良事件多不能归结到针灸治疗的不良事件中。当然也不能就此忽视针灸的安全问题。针灸的施针者应该具有正规的学历和资历,操作正规熟练,责任心强,这样才能杜绝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有关的机构应拿出足够的数据和证据,使患者不要被误导,错误地认为针灸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风险和痛苦。针灸业内需要这样的声音,这样才能使针灸这样一种几千年传承的治疗方法充分地发挥其该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