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神童张亚勤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张亚勤,3岁识字,5岁读书,9岁小学毕业,12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当年入学的全国最年轻的大学生,23岁获博士学位,31岁成为美国电子工程师协会百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34岁执掌微软亚洲研究院,38岁晋升微软全球副总裁。
这一份履历记载了张亚勤的成长和成就!中国幅员之广大,人口之众多,少年早慧者实在并不少见,但能顺利成长并事业如此辉煌的很是鲜见。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来到世间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成长的轨迹,每个儿童都有走向未来的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成长的道路并不能比照着成功者简单进行复制,然而,从他人成长的轨迹中,似可悟出些许人生的道理。我们或可以说人生成长的道路是不同的,但人生成长的道理是相通的,所以古人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张亚勤的天赋固然得益于妈妈和姥姥的早期培育,但神童能参照着打造吗?现在许多家庭一窝蜂地让孩子早识字、早读书,这已成为一种灾难,也显得有点可笑。张亚勤早慧建立在他智力水平的基础上,他有“拍照式记忆”、过目不忘的才能,一张报纸看几分钟基本上就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来。高智商是一种天赋,不是一般儿童经后天努力所能达到。张亚勤得益于家庭教育的主要不是教育之早,更为主要的是妈妈、姥姥都鼓励他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养成自主学习、自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曾说,有天赋者很多,但做出天才成就的很少,他们大多是不生蛋的鸡。从这个意义上说,神童们在智力的起跑线上差异不大,但人生的成就并不表现为能走多快,而在于能走多远。最终攀上事业颠峰的人必然有驾驭自己超常天赋的智慧,将知识和智商转化为智慧。
张亚勤成长的路上有两件事,他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一件是7岁那年冒着倾盆大雨,整整一天,一个人艰难地穿越几十里的山路,一路走一路问,找到奶奶家。当他浑身泥泞而湿透出现在奶奶面前,大人们惊呆了,又是心疼又是后怕,但他却非常兴奋,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张亚勤回忆这件事感叹说:“日后遇到各种困难时,想起这件事,我就明白没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儿童的成长也有如树苗的成长,须经风雨,所谓十年树林,百年树人。经磨难,才能培育起一种与不良环境抗争的勇气和坚韧不拔地努力奋斗的精神。生命的成长倘若抽去苦难的过程,失去生活的体验,常常会使生命失去厚重,同时失去生命的坚强,而这恰恰是决定个人命运的一种基本品质。另一件事是挨了妈妈狠狠的两个巴掌。原因是"做事没有常性,喜欢把所有的学习当作游戏,喜新厌旧,没有一个兴趣能坚持不懈。"直到现在,母亲含泪问的那句话一直敲打在他的心上:“你以后到底要干什么,你没有一技之长,长大了怎么生存?”张亚勤感到母亲的声音和手都是颤抖的,从那以后,选择和坚持成为张亚勤做任何事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张亚勤的成长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商是先天规定的,但一个人的沟通协调能力,判断选择能力是后天培养的。如果成长的环境太简单,这种能力就难于很好培养,而后者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系统架构,并决定着命运的走向。所以,每个人都须有一种人生的自觉,坦然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坎坷和磨难,并经常问一问自己,我正面对着什么,我正在做什么,我该干什么?选择并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