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爱恨交织看皮埃尔·胡贝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爱恨交织看皮埃尔·胡贝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After all, the current art market lacks regulation and limits. Of course someone can get rich from the huge price fluctuation. Huber, smart and quick, is an ideal example with his swift character shift and prompt action. All these remind us of his motto: “it is better to cheat myself than cheated”.

2007年上海当代艺博会,无疑让皮埃尔・胡贝尔(Pierre Huber)大出风头。日内瓦艺术经纪人胡贝尔很早就涉足中国当代艺术收藏,想必对艺术商业操作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了然于心。在之前的巴黎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FIAC)上,他首先将自己的摊位变成了自助便利店;在任职巴塞尔艺博会组委会成员期间,设置了名为“艺术无限”的空间,其中颇多部分俨然是博物馆的专业手法。如果不把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包括在内的话,胡贝尔今年震惊当代艺术世界的举动无疑就发生在2月,出自他个人收藏的78件(组)当代艺术作品在纽约佳士得被拍卖,总成交价达1678.64万欧元。

在拍卖图录中,胡贝尔说:“我预感到我们处于一个进化的阶段,之前只有博学审慎的收藏家才会光顾的博览会,很快将会变得更为激动人心。”

胡贝尔在佳士得敲响的锤声确实激动人心。但很快此举在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上激起了争议。画廊主David Zwirner首先在曼哈顿的媒体上尖刻地批评了这位日内瓦同僚,因为传言许多画廊主不得不在这次拍卖中买下自己的艺术家作品,以免他们的市场价格下跌。胡贝尔也伤了艺术家们的心,因为在将作品卖给胡贝尔时,每个艺术家都得到了保证,自己的作品有一天会进入博物馆,而不是落到在佳士得或者其他任何拍卖行。他们一定很难甚至拒绝接受来自于此次拍卖的任何利益。

在一个艺术家按行情区分等级的时代,在艺术品成为投资手段的市场环境中,胡贝尔出售其收藏的做法很有标志性。之所以产生了众多恶评,只怪他事先一点口风都没露,一举打击了艺术市场与他的同行。早些年间,收藏家的行动往往先出现一些苗头才发生重大转变,而最近两三年里,艺术市场的变化无论好坏,都令人措手不及。而市场中那些传统的参与者已经适应了早先的优雅舒缓的方式,对此当然不能认同。

一时收藏家,一时艺术商,胡贝尔到底是什么身份呢?巴塞尔艺博会的主要负责人Samuel Keller公开讲过:“拍卖行与画廊是竞争对手,我们当中如果有什么人跟他们站在一起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之前那个美好的年代里,画廊主、艺术商、艺术博物馆或者博览会的主管和批评家,每个人都各司其职。而当下,把握住艺术市场的整个链条才是生死攸关的大计。因此如果出现某些人身兼二职、身兼多职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可以预言,传统上作为竞争对手的艺术商与拍卖行,迟早要在市场上彼此合作、同生共气。

市场的道路越走越多,任何在有利环境中的大型展览、国际博览会、艺术拍卖都会联系在一起,力求共同建构一个规模巨大、资本雄厚的艺术市场。譬如胡贝尔在中国组织的上海当代艺术博览会,背后是博洛尼亚公司,或许是巧合,该公司的Luca Cordero di Montezemoto还是菲亚特、法拉利以及大量其他意大利公司的首脑。

国际当代艺术市场的一幕一幕编剧巧妙、演出精彩,但这还不足以解释当今的价格狂涨之现状。“作一位收藏家越来越难了”,前瑞士大使兼收藏家乌力・希克评论说:“当代艺术市场满足了许多新的欲望,这些作品与现代的建筑家居相匹配。而且现在大量的财富都涌向这里,出现了大批收藏家,购买一件当代艺术品就标明购买者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他还提到了关系网络的现象:“博物馆的专家意见变得似乎无足轻重。相反,当某件作品得到一两个或者更多画廊的关注,被几位重要收藏家收藏,或者一小撮评论家谈及,那么这件作品就成功了。而所有这些参与者都从中受益,得到经济上的好处和权力上的强化。对此,拍卖行业出力匪浅,它们也参与了决定艺术品生死的游戏”。

确实如此。就以乌力・希克本人为例,现在的希克再也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建构一个像之前那样规模的收藏了。2005年在伯尔尼《麻将》展上,他说从没想到自己助长了当下对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喜好,这些作品的价格一升再升。幸运的是,对那些收藏作品的人来说,这意味着一种高品位的文化行为。瑞士出版商Michael Ringier就说过:“在企业里放置艺术品,就像办公室里放复印机一样日常。”但是也有那些花钱购买艺术品的公司业主说:“为了支付某些艺术家作品的价格,我得卖掉企业!”

“惟一的标准就是买我喜欢的作品。”好在毕竟还有一些恪守这一原则的收藏家,他们不会转卖收藏的作品。对于此类藏家而言,还有另外的渠道与方法。艺术商们很尊重这一类收藏家,艺术家们也以自己的作品被他们收藏而感到光荣,乐于让他们自己任意选择作品,并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出售。Michael Ringier是艺术品的大买家,他总是力图跑在市场前面,他崇尚的是“经验与运气。”不论是Michael Ringier还是希克,都不担心行情暴跌:“市场从没像现在这样具有流动性……而且,价格的反弹与调整迟早会到来。”虽然目前的过热状态让他们担心,但是两人都十分平静。

归根结底,目前的艺术市场缺乏规则与限制,在大起大落之中必然有人可以从中获利。直觉敏锐的胡贝尔充分把握了现实,他的角色转换与迅速行动很好地证明了这点。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他的座右铭:“宁愿自欺也不要被别人欺骗”。在如此自由的时代,作为一个商人,或许也只能这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