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区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收集江苏省1980―2010年相应数据,分别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实证检验了地区金融发展区域经济长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总量推动作用显著,内部结构则存在差异性。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总量研究;结构分析

Abstract:By reviewing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and based on finance functions theory and relative data of Jiangsu Province from 1980 to 2010,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Jiangsu economic growth with diverse internal structure.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policy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economic growth,gross quantity analysis,struct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3-0016-04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金融化背景下,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加强金融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支持力度。在这样一个理论和现实背景下,本文尝试通过江苏省的实证数据从总量和结构两个视角研究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文献综述及本文研究思路

(一)文献综述

从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论到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从默顿、博迪的金融功能论到白钦先等人的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理论研究基本形成共识,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但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各有不同的观点。相应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验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二是两者之间因果关系的论证。对于相关性问题,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贝克和莱文,2002),这与金融发展理论得出的结论一致。在因果关系方面,由于研究对象和方法等方面的差异,主要有四种不同结论:其一,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两者之间是“供给驱动型”关系,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其二,经济增长导致金融发展,两者之间是“需求拉动型”关系,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其四,两者之间无因果关系,它们的相关仅是巧合或共同取决于第三个变量。

遵循国外研究思路,国内涌现出众多关于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多数认为金融发展能够带动我国经济增长(谈儒勇,1999;赵志君,2000),然而在金融发展内部结构方面却很难形成一致的结论。梁琪、滕建洲(2005)研究发现中国金融中介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范学俊(2006)通过对中国季度数据分析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方面,通过对中国分地区的实证分析发现在中国东北、东部和西部三个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王纪全、张晓燕、刘胜全,2007),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袁云峰、曹旭华,2007),不同区域的金融控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应区别对待它们之间的影响(王晋兵,2007)。

(二)现有研究不足及本文研究思路

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从研究范围看,多是基于国家宏观层面,对于像我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国家范围的研究结论不具有普适性。国内已有学者关注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周立、王子明,2002;袁云峰、曹旭华,2007;王纪全等,2007),但他们的研究都是基于中国地区分布的特征,同样存在范围相对较大、缺乏针对性的不足。(2)研究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时,一般只考虑银行的作用,未从社会融资总量角度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因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改进:(1)进一步缩小研究范围,把实证对象定位在江苏省,研究省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使研究更有针对性。(2)以金融功能论为理论基础,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导向为指引,从社会融资总量和融资内部结构两个方面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三、江苏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分析:1980―2010年

(一)模型的构建及数据来源

1. 理论基础。根据金融功能论,金融发展的本质是金融功能的提升,其外在表现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主体的总量提升,二是金融结构的优化。在这两个方面的作用下使得金融效率得以提升。金融效率的提升将发挥社会资源配置作用,促进投资和储蓄的增长,使得经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终结果是经济的增长,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

图1:金融功能论理论原理示意图

2. 研究变量和样本数据来源。为了消除人口规模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本文采用人均GDP(RPGDP)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用金融相关率(FIR)作为度量金融发展的总量指标,金融相关率的定义为:FIR=(金融机构各项存款+金融机构各项贷款)/GDP。在金融结构指标选择方面,本文从社会融资总量衡量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金融中介市场和证券市场,即银行融资和证券市场融资两个方面。本文用Bank反映实际通过银行中介作用于经济发展的资金量,即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额;用Stock反映证券市场的筹资能力,即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总量(含发行、增发、公司债、配股等)。为了削弱数据的异方差,本文对各个变量进行取对数处理(见表1)。

实证检验数据来自历年的《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公报(2010)及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网站统计数据,使用的计量软件是Eviews3.1。

(二)基于总量视角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1980―2010年

1. ADF单位根检验。为了避免时间序列数据不平稳而产生的“伪回归”现象,首先对变量进行了ADF单位根检验,从表2可以看出,lnFIR与lnRPGDP都是非平稳的,但经过一阶差分后在5%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的,即它们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注:(1)检验类型中的c、t、k分别表示常数项,趋势项以及滞后阶数。(2)是否含有常数项和趋势项根据散点图的变化规律和趋势确定,滞后阶数k的选择以AIC和SC值最小为标准。(3) 表示相关变量的一阶差分。(4)Y表示通过平稳性检验,N表示未通过平稳性检验。(5)***表示1%显著水平下的平稳,**表示5%显著水平下的平稳,*表示10%显著水平下的平稳。(6)以上说明同样适合下文结构分析中的单位根检验。

2. 协整分析。为了找到金融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某个线性组合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本文对变量进行Engle-Granger协整分析。首先进行协整检验,得协整回归模型 :

(53.18947)(15.30880)

其次对回归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得到ADF检验的临界值为-3.141016。对照AEG检验临界值表可知在1%显著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说明从总量上看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 误差修正模型(ECM)。由于受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因素的影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可能会出现短期失衡的现象,短期内变量间存在误差修正机制。本文用ECM模型来研究这种机制,最终ECM模型:

lnRPGDPt=0.175966-0.597005lnFIRt+0.012683ECMt-1

(15.81758) (-4.817956) (2.07E+14)

模型结果显示短期内江苏省经济金融系统存在误差修正机制,误差系数0.012683体现了各期经济增长对均衡水平偏离的修正,在(t-1)期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低于其均衡值时,做出了正向修正。

4. 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表明江苏省金融总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检验。对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选择滞后2阶,检验结果如表3。

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都拒绝了原假设,表明lnRPGDP是lnFIR的Granger原因,lnFIR也是lnRPGDP的Granger原因。从总量上看,金融的增长量和经济的增长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双线关系,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

(三)基于结构视角的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研究:1993―2010年

从金融发展的内部结构来看,金融支持经济融资除银行信贷外还包括证券市场融资。由于江苏资本市场自1993年才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金融发展表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为了更好地把握金融发展内部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下利用1993年以来的数据,使用lnBank、lnStock两个结构指标,分析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1. ADF单位根检验。表4所示检验结果表明各变量除lnRPGDP在10%显著性水平下平稳外,其他指标都是非平稳的,但一阶差分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 协整分析。由于结构分析涉及三个变量,变量间可能存在多种稳定的线性组合,在进行协整分析时需要考虑它们的任意线性组合也是稳定的情况,此时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分析时存在不足,故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表6。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下存在一个协整方程:

(0.01580) (0.01765)

结果表明影响江苏省经济增长的两个金融发展结构变量在样本期间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江苏省经济增长与银行信贷规模、证券市场筹资能力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协整结果符合经济理论。协整方程表明在长期均衡关系中,银行信贷投放在经济增长中的最终贡献为66.5%,而证券市场筹资的贡献度是6.87%,银行信贷规模的影响程度远大于证券市场筹资规模。

3. Granger因果分析。在协整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江苏省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内部结构指标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结果如下:

从检验结果可以看出lnBank是lnRPGDP的Granger原因,江苏省银行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供给驱动型”关系,信贷规模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而证券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微弱。Granger因果分析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协整分析的结论,表明在江苏省经济增长中银行信贷投放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实证结论的比较分析

1. 总量分析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短期内存在误差修正机制,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正相关关系。这验证了金融功能论,金融系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资源配置、支付结算以及风险管理等功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作用,同时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对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2. 结构分析从社会融资总量角度衡量主要融资来源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长期角度来看,银行信贷规模的投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银行信贷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江苏省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微弱的,这与江苏的股票市场起步晚、证券市场规模偏小、发展机制不健全有关,另外也与不成熟的资本市场体系有关。

3. 综合对比分析。总量研究和结构分析共同表明江苏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金融“助推器”的作用;结构分析表明金融在推进经济发展中存在内部结构的差异,证券市场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作用微弱,证券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同时不同金融市场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不显著,金融发展内部结构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明显。

四、政策建议

(一)重视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发挥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推动效应

总量和结构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要高度重视金融的发展,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发挥金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提高金融效率。

(二)发展多层次的金融市场,避免金融发展内部结构之间的马太效应

实证研究显示,金融市场内部主体间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差异显著,金融中介作用突出,证券市场的规模和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建设、优化金融结构、扩大直接融资市场规模、构建多层次协调发展的金融市场,使得金融中介市场、证券市场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协同发展。

(三)将金融、经济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实现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

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作用是双向的,在重视推动作用的同时也不可忽视风险的存在。因此需要将金融、经济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从系统角度考虑促进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金融体系。这既是宏观审慎管理与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发挥金融的作用、实现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Beck and Levine.2002.Industry growth and capital allocation:Does having a market or bank based system matter?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64:P147-180.

[2]Beck,Lundberg and Majnoni.2006.Financial intermediary development and growth volatility:Do intermediaries dampen or magnify stock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5:P1146-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