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苏茶业农地资源配置问题归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苏茶业农地资源配置问题归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江苏茶业农地资源配置在农地逐渐减少的趋势下,由于比较利益的优势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其资源配置存在稳定性差、土地产出率低等问题,农地产权不清晰是阻碍茶业农地规模化配置的根本性因素,而茶业农地规模化的需求必须由市场配置得以实现。

【关键词】 茶业农地 资源配置 农地流转 农地规模化

我国农村现行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冲突,逐渐成为我国农地资源进一步优化配置的制度。茶产业是江苏省丘陵地区主导产业之一,近几年来茶园面积在农地减少的情况下持续稳定在31千公顷左右的规模,每年茶叶产量也稳定在1.5万t左右的水平。江苏茶业农地资源配置在农地逐渐减少的趋势下,由于比较利益的优势在农业内部进行调整。

一、江苏茶业农地资源配置利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农地面积减少和茶园面积持续稳定增长并存。一方面,非农化趋势与农争地,造成农地的减少,人地矛盾加剧。江苏茶业主产区的丘陵地区地处长三角经济发达带,“三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大量挤占农地,使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江苏省耕地面积2000年为5008.39千公顷,2005年为4780.37千公顷,2009年末为4688.06千公顷,逐年减少(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年鉴)。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也是其他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增加的资源。在土地供求市场上,由于其供求关系的变化使得其矛盾愈来愈突出,土地的存量是既定的,即土地供给的弹性系数为零,但由于非农化趋势增加了对土地的需求,如图1所示,S为农地的供给曲线,D为农地的需求曲线,在江苏“三化”进程中,农地非农化趋势明显,市场对农地的需求逐渐增加,农地的需求曲线由D上升到D1,土地价格由P0上升到P1,非农化的土地效益增加了P0P1E1E0,这对工业化水平高的江苏省无论是地方政府、村集体还是农户都是有益的,因此,三方面的积极性都很高,但必然结果是农业的土地面积在逐步缩小,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使得农户能按照市场机制来从事生产经营,由于农民拥有土地经营权,其经营选择是由比较利益决定的,特别是在丘陵地区,相对于粮食等其他农业生产,茶业经营效益预期高,投资机会成本低,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农民发展茶业的积极性就高,从而土地资源配置在农业内部自行进行调整,土地、资金、劳动力资源配置自动流进茶产业,使得在总体农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茶业面积保持稳定,并且有缓慢增长,2005年江苏茶园面积为24.56千公顷,2008年增加为30.08千公顷,2009年增加为31.36千公顷。

2、茶业农地资源配置稳定性差、土地产出率低。在市场机制的导向下,农地资源配置流进流出,很不稳定,造成土地的产出率较低。农户受比较效益的影响进行农地资源配置,农作物效益高(包括政府补贴),农地的配置和利用就转向农作物,市场上茶产品的价格高,茶业的效益好,农户就集中农地进行茶业生产经营,增加了农地资源配置和使用成本。在江苏传统的茶业产区,60%以上的茶园是20世纪70年展的,由于品种混杂加上茶园基础设施差,效益较低,而园林绿化苗木市场价格高,于是很多茶园出现毁茶树种绿化树种的现象。而随着茶树新品种的出现,以及市场上高档茶叶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得农地资源配置在农业内部又进行了调整,茶产业用地增加。近年随着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一方面以茶园作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休闲农庄,茶业用地让渡给其他服务设施用地,规模化的茶业用地被零碎多元化配置;另一方面,茶树作为生态休闲农业的载体,在大部分生态休闲农庄种植,使得茶园面积又被扩大。这样反反复复的调整农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必然影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农地资源的配置既要考虑市场机制导向作用,又要考虑生态化利用的有机结合,在专门化生产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农地的适宜性(生态适宜性和经济合理性),在保证农地利用结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依照市场行情来进行中长期的调整,而不是频繁的调整,否则就会降低土地的生态效用。

3、茶业农地资源配置规模化需求得不到满足。茶业农地需要规模化,必须进行规范化流转,而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完善,土地流转不规范,制约了茶业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目前,农地流转市场存在信息匮乏及失真等市场失灵问题,首先是农地市场培育严重滞后,土地市场信息储存量很少,且传递渠道狭窄单一,使农地交易双方很难从市场上获取充分的信息。其次,农地流转供求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对于农地流转的供给者来说,急于流转出农地是因为外出打工,无人经营农地,多为“甩包袱”行为,而非出于获取流转收益的考虑,因而疏于对市场周密的调查研究,不了解市场农地交易信息,对农地市场流转价格多为被动的接受,处于劣势。而农地需求方是生产的需要而必须取得农地,他们精于收集市场上各种农地流转信息,因而相对于供给方而言,他们掌握充足的信息,能够在众多的农地流转信息中选择对自身最为合适的交易谈判条件,最终促成农地交易行为的成功,因此,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使需求方处于优势,供给方处于劣势。再者,市场信息失真,价格机制失灵。目前,在江苏省,农地交易市场主要是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以及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

4、国家、集体和农户三大农地资源配置主体协调性不强。首先,作为宏观主体的国家,固于行政性配置农地的手段,阻碍农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进程。在现行的农地制度框架下,国家用行政手段控制着农地所有权的流转。农地产权虽然属于农村集体和农户,但其无权直接参与农地所有权的交易。尤其是在农地非农化速率明显加快的工业化时期,农地非农化进程基本上时由各级政府及其人来全面掌控的,这必然带来农地流转效益分配不公、农地不合理流动,农地商品价值得不到体现等一系列问题。这种行政性配置农地的模式侵害了农地产权主体(即承包经营农户)的“交易权”,使得农户缺乏农地使用的安全感,必然造成农地资源配置的非合理化。其次,作为农地资源配置核心主体的农户,理所应当根据市场导向进行农地流转,实现其农地流转收益,但现行的农地制度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户使用的“共有私用”制度,农户处置农地的权能有限,受国家(村集体)及其人的干预和限制很多,阻碍了市场性农地资源配置的实现,造成资源配置的低效。

5、茶业农地资源配置效益低,出现茶农地“半抛荒”现象。茶业农地资源不合理配置使得农地经济效益徘徊低迷,在江苏,许多茶园存在着“半抛荒”现象。韩冰华(2005)将农地抛荒划分为三大类型:一是经济性抛荒,是土地经营者基于农地经营比较利益低下而采取的一种消极用地行为;二是生态性抛荒,是土地经营者为了保持土地肥力而主动采取的一种休耕行为;三是外力性抛荒,是在自然灾害或社会突变因子的影响下农户被迫弃耕的行为。我们分析的在江苏许多茶产区农地抛荒现象是经济性抛荒中的半抛荒现象,即任凭茶树自然生成,不投入资金和劳动力,不进行管理,等茶叶生产加工季节雇佣劳动力进行粗放式的经营活动,其收入只是辅助收入。农户纯收入由农业纯收入和非农纯收入构成,农户纯收入的高低取决于劳动力要素的报酬率,当劳动力要素可以在农业和非农产业自由流动,而非农产业的要素边际报酬率高于农业边际报酬率时,劳动力就不断地从农业流向非农产业,随着江苏“三化”进程的加快,目前非农产业的要素边际报酬率要远远高于农业内部,所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放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出现茶农地抛荒现象在所难免。

二、茶业农地资源配置存在问题归因分析

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实现了家庭承包经营的农地制度,使得生产者和土地紧密结合,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的缺陷越来越明显,日益成为茶业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及茶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1、农地产权不清晰是阻碍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的根本性因素。现行的农地制度对产权界定模糊,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使得产权主体虚拟化了,集体概念不清造成集体和成员之间的权能不清。由于是集体所有制,作为经营主体的农户拥有长期的经营承包权,但没有终极所有权。我国农村这种特有的产权性质,使农地既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集体所有),又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农户具有长期的经营承包权),经济学上称之为“准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存在市场失灵现象,即农地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必然影响农地市场化配置资源机制的有效形成,从而造成农地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农地资源市场配置要解决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农地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承包经营户,二是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基础是价格。正是由于农地产权不清晰,使农地资源市场配置这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模糊化了,国家、集体和农户对农地的权属模糊,承包经营户的农地资源配置主体地位被限制,丧失了土地自由流转的自主决策权,而且土地的市场价格背离其价值,造成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的低效率。笔者认为市场机制是解决农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而要实现其目标必需使农地产权清晰,即农地财产的私人化。

2、农地的生产功能和保障功能的双重性是影响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因此,农地,不仅仅是农民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的保障性财产,对于农民来说,当他们失去其他收入来源时(对大多数农民而言这是必然的),农地能发挥维持其生存的保障功能。在江苏经济较发达的茶业产区,农民要么进入非农产业,要么外出打工(收入比农业生产高出很多),只留下弱势劳动力在家耕作农地,有的甚至抛荒,但就是不愿流转,因为在现行的体制下,农民以为迟早还要回到农村依赖农地经营生存,一旦土地流转出去,就失去了生活保障。因此,不把保障功能从农地中剥离出去,就会影响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笔者认为,农地和其他的生产要素一样,应该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其生产功能,农民的保障问题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建立独立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把保障功能附加在土地上。只有这样,农地资源配置才能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实现农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地的生产率。

3、国家、集体和农户的利益冲突大大降低了农地资源市场配置的效率。在农地资源配置中,国家、集体和农户三大主体从理论上说,目标是一致的,利益也是一致的,但事实上有“代表利益”的存在使得三大主体的利益必然发生冲突,政府的部门是国家的“代表利益”;村集体组织和干部是集体的“代表利益”,在农地资源配置中,这些“代表利益”往往通过挤压农户的利益来保证自身的利益。作为农地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农户希望享有完全的农地资源配置的自,但目前我国的农地二级市场即农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市场是非完全竞争市场,农地转让有严格的限制。国家在农地资源配置中具有强权,仍然用计划手段配置农地资源,由于“代表利益”的存在,因此行政手段往往演变为权力寻租,在农地资源配置中,国家计划手段的使用可以改变市场上农地的供求关系,加大土地供求的缺口,保证高的土地市场价格,使得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发挥。从法律上讲,农村经济集体组织是不具有土地市场出让、转让主体的资格,农村集体土地进入市场,必须由政府征收征用转为国有。但事实上,农村集体出让转让土地的隐形交易一直存在,如村集体有偿出让土地、出租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招商合办企业、集体土地入股开办公司或开发房地产等。一方面由于“代表利益”的存在,村集体在土地出让、入股的过程中会挤压农户利益,也会有灰色交易行为的存在,社会监督成本也较高。另一方面,会造成农地非农化速率过快。农地资源配置的效率大大降低。

三、茶业土地规模化的必然需求

1、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制约了农地资源的高效配置。我国现行的农地制度分配是按照农村人口(或劳动力)平均分配的,农户土地经营面积小,土地的分割及碎化现象十分普遍。相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平均每户农民分到的土地仅有8.74亩,且被分割成9.5块,平均每块0.89亩。这种农地平均化分配方式,尽管满足了相对公平的目标,但同时却失去了其效率性。第一,现行的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使农业生产以单户单干为主,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的专业化、产业化进程受阻,土地市场发育不完善使土地流转不畅,集中使用困难,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化经营难以全面推进,整体上影响我国农地的经营产出水平。第二,农户经营效益低,农民增收增效困难。第三,农业比较效益低,弃农现象普遍,农地资源配置低效益循环。

2、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促进茶业土地规模化经营。规模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只有规范和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集中规模经营土地,才能真正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规模化经营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特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确实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中国农业上了一个台阶。但在生产力发展的今天,这种家庭承包式的土地经营模式已经制约了农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强调效率和效益优先,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模式在组织、管理、科技、资源运用等方面同社会化大生产不适应,使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效益低下。因此,在当前这种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规模化经营无疑比低效率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二,规模化经营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农产品的成本。规模化使得土地集中于生产能人和企业经营,使得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可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收入较高的二、三产业。我国的农业耕地只有18亿亩左右,平均每个劳动力只能耕种4.5亩左右的土地,劳动效率非常低下,使得大部分农民只能围着仅有的几亩土地来转,而不能从事其他行业。土地规模化经营把土地承包给那些想种田而且善于种田的人,使得其他的人可以从事其他的行业,比如去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工作,或者去发展一些乡村服务业等,从而更好地进行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 江华等:中国土地政策的目标障碍与现实选择[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2] 张全景等:我国土地问题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3] 韩冰华:农地资源合理配置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 吴剑平: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利弊及土地规模化经营的趋势[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