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言的“对称性”\“声律性”与文言文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言的“对称性”\“声律性”与文言文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言文,必须熟悉文言语言的特点。“文言”作为我国古代的书面语形式,是在先秦口语的基础上形成的,特色极为鲜明。人们常用“之乎者也”来概括文言语言的特点,其实这只是注意了它的表面特征。文言语言具有鲜明的对称性与声律特质,了解文言语言的这两大特点,对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文言语言的对称性与文言文教学

文言语言有鲜明的对称性,表现在书面上,就是句子常常成双成对出现,两两相对形成对偶。古今汉语相比较,文言语言的对称性十分明显,唐诗宋词中一般要有对偶的句子,优秀的骈体文几乎从头到尾都是对偶的句子,即使是用文言写成的散文,也常常夹杂着大量对偶的句子。如《出师表》:“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P400)其中“受任”、“奉命”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就是对偶的句子。

“对称”的观念在我国很早就产生了。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了“物生有二”、“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对立统一思想。老子就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P3)这种哲学上的相对观,反映在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如古代的建筑讲究对称,东厢对着是西厢;设官也不孤立,有左相就要有右相;就是为地方命名也讲究两两相对,有“山东”就要有“山西”,有“河南”就要有“河北”,有“广东”就要有“广西”,有“湖南”就要有“湖北”等等。这种对应意识反映到语言上,其表现之一就是语句成双成对地出现,无论是语言结构,还是内部的含义,都形成对偶。刘勰曾深刻地阐释说:“造物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倾,自然成对。”[3](P588)他的话启示我们,“对”的意识来自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察与认识,人们看到自身的肢体器官,如手臂、腿足、耳目等,都是成双成对的,进而推想到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便产生了对称的观念。这种认识作用于语言,也使得“文辞”呈现出对称的状态。

由于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句式对称现象,结构对称就成了文言语言的鲜明特征之一。同时,对仗能力也成了古代文人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能力。古时的文人,自幼便要刻苦训练这种能力,背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4](P1),为将来写作诗文积累能量。了解了文言语言的对称性特征,对文言文教学有许多的好处。对称的句子,结构对应整齐,文意上下关联,句中相对应的字词,含义或者相同,或者相反,或者相联。既可以根据对偶句式上一句的含义来思考其下一句的含义,也可以根据对偶句子的对应关系,判断其中相对字词的含义。如柳宗元《捕蛇者说》:“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5]其中的“殚”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殚”字的含义,就可以根据这两句话的对偶关系去破解。与“殚”相对的是“竭”字,“竭”的含义很好理解,是竭尽、用尽的意思,那么“殚”与其意义相同,也是竭尽、用尽的意思,“殚其地之出”即为交赋税拿出了土地上的所有收获。

二、文言语言的声律性文言文教学

汉语在语音方面有自己的特殊品质,写作时也往往有自己特殊的要求,我们平时写文章,一句话中如多一字或少一字,读着就觉得不顺当,这就是汉语声律特质的体现。与现代汉语相比较,文言语言在声韵上的要求更加突出,追求音节节奏之美,追求韵律和谐之美,乃是文言语言的鲜明特征之一。南北朝时期的沈约在《宋书·谢灵运传》中就说:“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妙达此旨,始可言文。”[6](P1779)不难看出,文言语言的声律特性,也已迫使古时的文人,将通声韵、明律吕,当成了必备的内在基本功。

声律源自人类发声的生理机能,刘勰就说:“夫音律所始,本于人声者也。声含宫商,肇自血气,先王因之,以制乐歌。”[7](P552)按道理讲,所有的语言都应有声律之性,但像文言语言这样,能够充分利用语言的这一物质条件,将声律如此突出、典范地用为一种文学艺术手段的,却为数不多。在我国古代,声律作为一种艺术手段,在文言诗文的创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从《尚书》、《诗经》等上古诗文,到唐诗宋词、文言诗文的发展,始终没有脱离声律的轨道,而且诗文越发展,声律手段就越成熟,文言语言的声律特性也越鲜明。文言语言的声律要素主要有节奏、押韵、平仄、洪细等。节奏的运用最为广泛,不仅诗词等韵文讲究节奏,就是散文也讲究节奏之美,所谓“琅琅上口”,说的主要就是节奏问题。韵的使用也极为普遍,文言诗文中不仅诗词歌赋讲究押韵,古代的散文也常常用韵,以追求语音的和谐优美。平仄的运用也十分广泛,特别是到了中古时期,出现了专门讲究平仄的骈体文,而当这一要素被运用到诗词中的时候,平仄又成为格律诗词的最本质特性。所以在我国古代,人们不是读诗文,而是按节拍韵律吟诵诗文,“吟诵”这种古时欣赏诗文的方法,就充分说明文言语言在声律上的突出特点。

了解了文言语言在声律上的特性,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也有许多好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大量的古代诗文,对这些古代诗文的朗读与理解,都需要一定的声律知识作基础,否则的话,就容易读破句子,甚至错误地理解其中字词的含义。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8]朗诵的时候就要按照其中的音律节奏来朗读,读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不能将这联诗的对句读为“天涯/若比/邻”。其中的“若比”不是双音词,也不在一个节奏之中。这里“若”是一个单音节节奏,是“好像、好比”的意思。“比邻”是一个双音节节奏,也是同义连用的两个词,都是古代基层的行政编制名称。古时五家为比,也称邻。《周礼·地官·大司徒》:“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9](P96)又《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9](P142)因此“比”、“邻”连用在一起就是近邻的意思(一说“比邻”的“比”是靠在一起的意思,“比邻”即紧靠在一起的邻居)。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讲授文言诗文,必须掌握文言语言在声律方面的特性。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研究文言语言的特点,掌握文言语言的特点,对于文言文教学大有好处。毫无疑问,教师对文言语言的特征越熟悉,研究得越深入,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就会越高。否则的话,不熟悉文言语言,讲授文言文的时候没有一点儿文言语言的感觉,总是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去思考、理解文言的字词与句子,课堂上出现错误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注释:

[1]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二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沙少海,徐子宏:《老子全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4]赵锐:《笠翁对韵精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

[5]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梁]沈约撰:《宋书》(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8]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室:《语文》(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9]参见《周礼》,长沙:岳麓书社,2001年版。

(朱倩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