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2点次冬小麦肥效试验数据,进行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研究。结果表明,新野县黄褐土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为61%,砂姜黑土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为67%。可见,砂姜黑土的供肥能力高于黄褐土。

关键词 冬小麦;基础地力产量;氮肥用量;专家系统

中图分类号 S51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7-0029-01

在运用农业部委托扬州市土肥站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PC版,采取地力差减法设计施肥配方时,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是确定氮肥用量的重要技术参数之一。通过2007年以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多点次肥效试验分析,探明了新野县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并在专家系统研发中得到实际应用。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该研究引用数据为2007―2013年32点次小麦肥效试验统计结果,试验类别包含氮肥用量试验[1]、“3414”试验、丰缺指标试验、肥料利用率试验[2]。试验肥料种类为尿素、过磷酸钙、进口氯化钾,供试小麦品种为郑麦9023,除施肥水平不同外,其他农事操作力求一致。

1.2 试验方法

上述3类试验田间设计中,都包含全肥区和无氮区2种处理。氮肥用量试验:全肥区施肥量为纯N14 kg/667 m2、P2O5 6 kg/667 m2、K2O 6 kg/667 m2,缺氮区施肥量为纯N 0 kg/667 m2、P2O5 6 kg/667 m2、K2O 6 kg/667 m2[3];“3414”试验:全肥区施肥量为纯N 12 kg/667 m2、P2O5 6 kg/667 m2、K2O 6 kg/667 m2,缺氮区施肥量为纯N 0 kg/667 m2、P2O5 6 kg/667 m2、K2O 6 kg/667 m2;丰缺指标试验和肥料利用率试验全肥区施肥量为纯N 14 kg/667 m2、P2O5 8 kg/667 m2、K2O 6 kg/667 m2,无氮区施肥量为纯N 0 kg/667 m2、P2O5 8 kg/667 m2、K2O 6 kg/667 m2。分别利用无氮区和全肥区籽粒产量统计数据,即可计算出每个试验的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各小区分别单收脱粒计产,统计全肥区、无氮区籽粒平均产量,折算为单位面积产量。计算公式如下:

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无氮区籽粒产量/全肥区籽粒产量×100

新野县的主要土壤类型是砂姜黑土和黄褐土,因此将计算结果按土壤类型分类,分别计算砂姜黑土和黄褐土的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各小区分别单收脱粒计产,统计全肥区、无氮区籽粒平均产量,折算为单位面积产量。由表1可知,新野县黄褐土上10个点次的无氮基础地力的产量百分比为38%~74%,平均值为61%,砂姜黑土上12个点次的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为52%~84%,平均百分比为67%,可见,砂姜黑土的平均供肥能力高于黄褐土6个百分点。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新野县黄褐土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为61%,砂姜黑土冬小麦无氮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平均值为67%。可见,砂姜黑土的供肥能力高于黄褐土。

根据斯坦福公式原理,农作物的产量由土壤的贡献和肥料的贡献2个部分构成。计算公式为:

氮肥需要量=(目标产量需氮量-土壤供氮量)/肥料当季利用率;氮肥用量(折纯N)=(目标产量×全肥区1 kg经济产量吸氮量-目标产量×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无氮区1 kg经济产量吸氮量)/氮肥当季利用率。

据赵文平[3]研究,新野县冬小麦全肥区和无氮区1 kg经济产量吸氮量分别为0.029 kg和0.026 kg。另据胡凤仙等[4]研究表明,新野县冬小麦氮肥利用率平均值为42.70%,将基础地力产量百分比、1 kg经济产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代入上述公式,即可预测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氮肥用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产量的确定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在专家系统中,是根据耕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拟合;而在生产指导中,也可以根据前3年的平均产量与一个合理的增产预期百分比来确定[5-6]。

4 参考文献

[1] 毛云飞.冬小麦氮肥用量试验研究报告[J].河南农业,2012(9):19.

[2] 陈松钦,刘听报.小麦氮肥用量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17):76-78.

[3] 赵文平.冬小麦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研究[J].河南农业,2014(1):20.

[4] 胡凤仙,刘献宇,刘听报.河南省新野县耕地地力评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213-214.

[5] 李文梅.夏玉米100 kg经济产量吸氮量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4(9):37,42.

[6] 吴永成,张永平,周顺利,等.不同灌水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水分利用与氮素利用特点[J].生态环境,2008(5):2082-2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