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情节淡化 人物虚化 环境诗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情节淡化 人物虚化 环境诗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说的主题不在“载道”,而在于表达作者对湘西农村古朴民风、传统美德尚未消亡的诗意理想的向往。这篇小说写作时间是1933――1934年,作者身处北京,都市的腐化堕落、金钱至上、物欲横流让人窒息,民族传统美德的丧失令人痛苦。于是“礼失求诸野”,作者以牧歌的情调来描绘一个似真似幻的边城世界。这个世界由“爱”与“美”织就。

作者以优美而抒情的笔调交融了现实与理想,将小说的情节淡化人物虚化环境诗化

情节淡化。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仅是把几个“愚夫俗子”“牵连在一处”的“一件人事”。作者没有在翠翠与傩送、天保之间看似三角式的爱情故事上用力,而是着力表现小说中每个人物心中溢满的“爱”与“美”。翠翠爱傩送,爱得至纯至真,她能在梦中被心上人的歌声所召唤,能在心上人的歌声中浮起来,去摘下平时无法攀折的高崖上的虎耳草,心上人出走后她以爱的力量支撑着自己坚贞地等待。傩送心中的爱表现为对爱情的追求,他用唱歌与哥哥进行爱情的“决斗”,用整夜唱歌的方式来向姑娘表达心中的爱恋,这种自由婚恋方式也是作者那种“希腊式的小庙”。天保也是为爱而生,为爱而亡。当然他不是因“走车路”失败而出走,而是为爱弟弟,为成全弟弟,也是成全自己所喜爱的翠翠。沈从文先生就是用这种散文式的叙事笔调表达了那种深藏在他的心灵中也深藏在边远乡村不曾被玷污的纯朴自然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也是作者唱给故乡的心灵恋曲。

人物虚化。作者没有把人物放在剧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刻画,而是把人物放在一个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去观照人物的内心,人物形象也是作者审美理想的化身。小说中的翠翠,身世就十分特别,尽管从小孤苦,但她是父母纯美爱情的结晶,傩送的歌声能走入她的梦中,她在傩送的歌声中能浮起来。梦是人潜意识里的活动形式,她在潜意识里由渴望爱情到逐步明晰爱情,人物灵魂深处的渴望与追求,人物灵魂深处的纯洁与美好,是作者所着力要表现的,人物的活动的亦幻亦真。翠翠在梦中听了一夜的歌,在歌声中攀上了高崖,摘到了虎耳草。当爷爷在月光下给翠翠唱从傩送那听来的歌时,翠翠又做起发白日梦,且又在梦中摘了一把虎耳草。这梦与歌声,还有那虎耳草,不禁令人想起诗经中的爱情,一把香草便是爱情的信物,一夜的歌声便是心灵的契合,梦就像那山野的风一样将情窦初开的少女爱的渴望自然吹醒。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也许是模糊的,但对人性人情的表现却是达到了极致。

环境诗化。有人说《边城》展示了一幅湘西风俗画,其实小说表现的不仅是边城的风俗风情,更是人物诗意栖居的美好家园。这理想家园中的一切,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例如翠翠等爷爷的那个黄昏渡口,“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烘成桃花色的薄云。”“天已快黑了,别的雀子似乎都休息了,只杜鹃叫个不息。石头泥土为白日晒了一整天,到这时节各散出一种热气。空气中有泥土味,有草木气味,还有各种甲虫类气味。”这是沈从文的“湘江西梦幻”!和谐、宁静、古朴、自然。天上的桃花色有云,地上石头、泥土、草木、雀子、杜鹃和那些过渡的人、怀春的少女、泥土的气味、草木的气味、甲虫类的气味和人的相融相济,没有纷争,没有喧哗,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如溪中的水一样,那么清纯,那么明净。这里的土滋味泥气息都是一个个动人的意象。高崖上月光下的祖孙俩谈未来,此处的环境描写更是诗意浓郁。多情的月色,温馨的夜晚,浪漫的芦曲,爷爷唱的那晚翠翠在梦中听到的傩送唱给她的情歌,翠翠再次沉入梦幻之中,“又摘了一把虎耳草”――爱情信物。一种古典的诗意在小说中扑面而来。

推荐老师:赵新民

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初级中学(0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