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的临床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短时受精在体外受精的临床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方法:80例体外受精(IVF)周期,常规促排卵获取卵母细胞。根据患者接受体外受精的方式不同分为两组:短时受精组40个周期(实验组),精卵孵育5h;常规受精组40个周期(对照组),精卵孵育16~18 h;比较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妊娠率。结果:短时受精组的正常受精率为83.0%、卵裂率为98.0%、优质胚胎率为62.3%、妊娠率为42.5%。常规受精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分别为81.6%、96.5%、47.5%、30.O%。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短时受精组的优质胚胎率、妊娠率高于常规受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受精;短时受精;优质胚胎

中图分类号:R69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1)03-0247-03

在常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embryo transfer,IVF-ET)中,为了及时地了解受精情况,预防受精失败的发生,许多学者尝试了通过提早去除卵丘细胞观察第二极体的排出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受精失败的风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缩短精卵相互作用的时间可明显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及胚胎的质量。本研究采用比较方法分析了两种精卵孵育叫时间的实验室资料,旨在探讨两组不同孵育时间对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有无统计学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本院生殖中心进行常规IVF-ET,有新鲜胚胎移植的80个周期进行随机研究。根据患者体外受精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接受短时受精者40例为实验组,共40个周期,女方年龄23~39岁,不孕年限2~8年。接受传统受精者40例为对照组,40个周期,女方年龄23~34岁,不孕年限1~3年。两组女方年龄和不孕年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控制性超排卵及采卵

采用常规k方案,注射HCG 10000 U,36h后在B超引导下经阴道取卵。采得的卵子经MHTF洗涤后,转入含10%HSA的HTF(Quinn’s)培养液中,置37℃,5%的CO2中培养2~4h受精。

1.3准备

法取精于一次性无菌杯中,采用上游法制备,制备好的悬液直接加入含有卵一冠丘一颗粒细胞复合物的培养液滴中,混匀。使其终浓度为(5~10)×10/ml,精卯共孵育5h。

1.4受精及胚胎培养

实验组加精5h后将卵一冠丘一颗粒细胞复合物采用机械方法去除卵丘,随后将拆除了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移人已平衡过的新鲜培养液滴中,观察卵母细胞中第二极体的排出情况,以确定是否受精。次日将卵母细胞转入含10%HSA的CM(Quinn’s)培养液中,观察原核出现情况,将正常受精的合子继续培养。对照组精卯孵育16~18h后去除颗粒细胞,观察受精情况,48h后观察形成胚胎的情况,然后选择胚胎进行移植。胚胎移植14d后测定尿HCG或血β-HCG,移植5周后,B超检测孕囊及胎心搏动以确定是否妊娠。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O统计软件分析,组间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80个周期共获取887枚卵子,其中430枚卵子用于短时受精,457枚卵子用于常规体外受精。实验组:430枚卵子,正常受精357枚,350枚卯裂,获218个优胚,妊娠率42.5%。对照组:457枚卵子,正常受精373枚,360枚卵裂,获171个优胚,妊娠率30.O%。统计学比较两组受精率、卯裂率均无差异(P>0.05),而实验组的优胚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讣学意义(P

3讨论

自1978年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在英国诞生以来,IVF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不孕症。而IVF中受精情况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传统的IVF卵子长时间暴露于高密度的环境中,由于代谢产物的堆积、脱落的颗粒细胞及死等都消耗培养液的能量,使卵细胞处于一个营养不良的环境中。颗粒细胞、代谢产生的活性氧化物可造成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受到影响,从而使胞浆膜硬化,影响胚胎的分裂、发育、孵出与植入。颗粒细胞可产生E2、P,并随着培养时间延长浓度增高,体外高浓度E2、P刘‘胚胎有直接的毒性作用。质量差时,常合并附属性腺炎症,造成白细胞增多,活力下降及ROS增多,从而对胚胎质量的影响更严重。来源于的乳酸盐和ROS不但对精卯的作用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也影响透明带的硬度和厚度,影响胚胎的孵出Ⅲ。据报道,将配子共培养时间缩短为1~4h可以提高胚胎的质量和妊娠率。另外,短时受精可以避免传统受精中的受精失败。Coskun等报道在人体外受精过程中缩短受精时间,不影响卵母细胞的受精和胚胎的发育。Check等认为,限制与卵母细胞透明带接触的时间可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基于以上考虑,短时受精被广泛应用到人类IVF方案中。

本研究中,80例不孕症患者被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刘照组。两组在正常受精率、卯裂率方面无统讣学意义,但短时受精组的优胚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短时受精与正常受精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即简便、有效,又能获得超出传统IVF相同的临床效果,为短时IVF替代传统IVF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