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古代的烛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古代的烛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周代以前,古人燃烧薪柴来作为照明之用。没有点燃的引火物叫,点燃的火炬叫烛,小烛多以竹篾或麻茎等编成,由人手执。“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韩非子》)郢人在给燕相的信中误写“举烛”二字,燕相以为是要任贤的意思,后以“举烛”比喻穿凿附会,离开原意,臆度猜想。

现在把请求别人提供帮助或分沾别人利益称为“借光”,也与灯烛有关。“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战国策・秦策二》)甘茂在秦国被谗得罪,奔逃于齐,路逢苏代自齐使秦,甘茂以贫女分享富女余光为例,希望苏代给予他帮助。

因燃薪有火光,烛又称火,晏子在齐景公处饮酒,“日暮,公呼具火”(《晏子春秋》),具火就是点燃薪烛。室内的这点“火”还让孟尝君的一个门客失去了性命,“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因有人遮住了烛光,一门客误认为招待不平等,得知实情后,惭愧地自杀了。

在庭院点燃很多薪烛,称为“庭燎”,以麻秸、苇秆扎成,浇以蜜蜡,在庭中燃烧,是天子和诸侯在朝觐、祭祀时的大礼,代表光明磊落和勤政爱民。“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庭燎》)夜半时看到外边有亮光,知道宫中燃起庭燎;又听到鸾声叮当,知道有人已经入朝。诗中写周宣王勤于政事,百官也无人懈怠。按周代礼制,只有天子才能在庭燎时燃烛一百。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以公爵僭用天子之礼,点燃一百把火炬“以待士”,留下了“庭燎招贤”的佳话。

“兰膏明烛,华镫错些。”(《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即把芯放在加上香料的动物油脂中,燃以取明。直到秦汉,只有富贵者才燃点油膏。“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史记・秦始皇本纪》)穷人仍以燃薪为主。“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拄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人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三辅黄图・阁部》),后“燃藜”成为勤学的典故。

汉高帝时出现蜜烛,“南粤王献汉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枚”(葛洪《西京杂记》)。古代蜜和蜡不能分解,因称蜜烛。汉初中原尚无此物,因此南粤将蜜烛作为贡物献上。魏晋时始将蜜蜡分解,专门用蜡作烛。从此起至唐宋,蜡烛成为古人主要的照明用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葛洪《西京杂记》)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凿壁偷光”形容读书勤奋刻苦。

对于贵族们而言,蜡烛还是他们竞尚豪奢、夸耀富贵的物品。“未至数十里,膏烛之光相续不减,车徒咽路,尘起蔽于星月。又筑土为台,基高三十丈,列烛于台下,远望如列星之坠地。”(王嘉《拾遗记》)魏文帝为迎接美人薛灵芸,点燃了几十里的膏烛,搭建烛台,远望如群星坠地。晋代的石崇在和王恺竞富时“以蜡烛作饮”(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也是奢侈之至。

宋时人们开始用树蜡制成蜡烛,然多为富人所用。“公尝知邓州,而自少年富贵,不点油灯,尤好夜宴剧饮,虽寝室亦燃烛达旦。每罢官去,后人至官舍,见厕溷间烛泪在地,往往成堆。”(欧阳修《归田录》)寇准生活奢侈,寝室里通宵达旦地点着蜡烛,厕所里也是烛泪成堆。明代以后普遍采用树蜡作烛,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腊树,四时不凋,五月开白花,其虫大如虮虱,延缘树枝,食汁吐涎,剥取其渣,炼化成蜡。”

正因有了烛火,漫长的黑夜才多了一些光明,多了一些温馨,多了一些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