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正大肥施量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正大肥施量比例对水稻产量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前言

试验设计田间试验是获得各种作物最佳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的根本途径,也是筛选、验证土壤养分测试技术、建立施肥指标体系的基本环节。通过田间试验,掌握各时期施用,基、追肥分配比例,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量、农作物需肥参数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参数;构建作物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与方法

水稻品种空育131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法,设3个氮、磷、钾肥料因素,4个水平包括:0水平指不施肥,1水平指常规施肥x0.5.2水平指常规施肥,3水平指常规施肥x1.5。试验中氮肥选用尿素(N46%),磷肥为磷酸二铵(P2()/6%),钾肥为硫酸钾(K2033%)。共设计14个处理组合(表1)。三次重复,随机区组设计(图1)。2水平常规施肥水平,确定为每亩总施肥量27.1kg/亩,其中46%尿素11.5kg/亩,46%三料(过磷酸钙)8k/亩,33%硫酸钾7.6k/亩,N、P、K比例为2:1.4:1,此施肥水平为分局生产技术规程推荐。

田间试验要求:4月14日左右播种,5月18号左右移栽,株行距为30cm10cm,每穴5-6苗。田间管理按照分局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小区之间筑土埂隔水,不同处理间用PVC塑料板隔开,单排单灌。

3凋查内容

3.1农艺性状结果与分析

从表1中看出,处理10灌浆期生长旺盛,表现在具有较大的分蘖数、叶面积指数、茎鞘重、稻草重,前期水稻“源”的供应能力强,水稻籽粒灌浆充分,并且在后期水稻衰老较慢,叶面积指数较大,单茎鞘中物质有所增加,说明加强前期管理增加K素用量形成较大的库容,从而提高“源”的供应能力加速灌浆。而在处理6中每穗数较少所以在后期茎鞘中的物质反而有积累,在处理9中每穗颖花数多,茎鞘转运率最高,但是由于未形成较多的穗数所以产量不高。

3.2水稻产量及产量性状调查

不同处理问产量比较结果发现,处理10、9、6、7显著大于其他处理,并且处理10产量最高,也就是N2P2K3为最佳组合,处理9与处理6相差不大,处理10与处理9相比具有较高的成熟期分蘗数,说明K肥具有提高分蘖数的作用。处理10与处理6相比每穗成粒数、成粒率、每穗颖花数及下粒重较高,这与K肥促进籽粒灌浆的作用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处理10的分蘖成穗率仅为74.5%,所有处理中最低,限制丁产量的增加,K肥的用量选择在3水平时最高分蘗数在整个试验中最高,可能是由于每穴分蘗数过高,营养供应不足导致后形成的二级小分蘖死亡,处理6和处理9的分蘗成穗率都在98%以上,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K肥的用量在2水平最高分蘗数较高仅次于处理10,后期形成的二级分蘖形成小穗,所以平均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都较低,限制了产量的增加;而处理9虽然也具有较高的分蘗成穗率但是最高分蘖数较低,最终田间成穗数不足限制了产量增加。

处理10与处理11和处理7相比,也就是增加K选择3水平与N、P选择3水平相比,每穗颖花数和成粒数多,说明通过增加K肥用量充分提高空育131水稻品种的穗粒数。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可以预测到,本地的试验田缺少K元素,增加整个生育期K肥的川量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4结论与建议

三大肥料配比一直受到水稻种植工作者的关注,通过试验选择最佳肥料比例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试验发现,N2P2K3组合产量最高,在灌浆期水稻生长旺盛,形成了较多的单穗颖花数,弥补丁单位面积分蘗数较少的缺陷,廾且后期水稻衰老缓慢,这对品质的提高很有利。

(作者单位:156322黑龙江省垦区建三江管理局红卫农场第八管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