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西南某滑坡稳定性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西南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以西南滑坡为例,根据滑坡的边界条件、形态特征、结构特征,通过研究滑坡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形成机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滑坡 稳定性计算 形成机制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71-1

1滑坡特征

1.1滑坡形态特征

滑坡所在区为四川盆地北部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形,位于一山体斜坡的中下部,滑坡两侧各发育一冲沟状负地形,滑坡后缘高程为400m,前缘高程370m,地形高差达30m。斜坡前陡后缓,整体坡度约为23~27°。斜坡前缘发育陡坎,陡坎高2~8m。滑坡变形主要集中在两冲沟范围内,两冲沟外侧无变形迹象,两侧冲沟为滑坡的边界,滑坡潜在失稳方向为310°。根据变形破坏程度滑坡划分为三个区,斜坡从右到左依次为强变形Ⅰ区、强变形Ⅱ区和弱变形区。强变形Ⅰ区斜坡纵长63m,均宽76m,面积约0.48万m2,潜在滑体平均厚度约2.5m,体积约1.2万m3,潜在主滑方向为312°;强变形Ⅱ区斜坡纵长52m,均宽31m,面积约0.14万m2,潜在滑体平均厚度约2m,体积约为0.29万m3,潜在主滑方向为300°;整个弱变形区平面呈不规则形,均长约78m,均宽约75m,面积约0.58万m2,潜在滑体平均厚度约为2m,体积约为1.16万m3,潜在主滑方向为320°。

1.2滑体物质组成

滑坡的滑体物质组成主要为残坡积、崩坡积层,以粉质粘土夹碎块石土为主,土体呈红褐色,干燥~稍湿,结构松散~中密,孔隙率高,厚度约2-5m不等,碎块石成分主要为青灰色、灰绿色的砂岩,粒(块)径一般为25~50mm,呈棱角状~次棱状,石质较坚硬,次磨圆化,无分选性。

1.3滑带特征

滑带土岩性为褐红、砖红色粉质粘土,稍湿~湿,软塑,有滑腻感,含水率较高,强度较低。

2滑坡形成机制

2.1滑坡影响因素

(1)地层岩性:滑坡体主要组成物质为第四系残坡积土、崩坡积土,由砂岩及泥页岩风化形成,较松软,富含孔隙水,泥质含量高,强度低。滑床岩性为白垩系下统苍溪组中细粒砂岩,灰白色,厚层状构造,其节理裂隙发育一般,硬度较大,抗剪强度较高。

(2)地形条件:滑坡所在区属于四川盆地北部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形,总体上地形较陡,滑坡处于斜坡中段,呈缓坡,地形坡度约20~28°。斜坡两侧发育冲沟状负地形,为潜在滑体物质运移提供了发育空间。坡体前缘较陡,具临空条件,为滑坡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3)水的作用:大气降水顺坡面入渗,进入松散覆盖土层,降低土层强度,增加土体荷载,同时在孔隙中形成孔隙水压力,加剧土层的变形和破坏[1,2];暴雨或连续降雨时,土中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大,是土层产生蠕动变形并最终形成裂缝的主要诱发因素。

(4)人类工程活动:人类的耕作活动,使表层土体疏松,吸水性和透水性增强,不利于斜坡的稳定性。学校基础建设、居民房屋建设对滑坡体进行了加载和切坡改造,通乡公路道路切坡不利于斜坡的稳定。

2.2滑坡形成机制

滑坡的形成主要与斜坡的地层岩性、地形条件、水的作用等因素有关。区内斜坡已有相当长时间的平衡状态,因前缘筑路和建房切坡,加之降雨和地下水的作用,相对平衡状态逐渐遭受破坏,目前坡体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形区,随着变形区范围的加大,结果可能最终导致滑坡失稳下滑。

3滑坡稳定性评价

计算采用的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合理与否, 是计算评价滑坡稳定性的关键,其中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参数C、φ取值更是关系重大[3]。根据实验成果数据,参考规范手册[4-6]推荐的容重和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结合反算分析,并参考了相邻斜坡的数据综合确定。

坡体为浅层土质斜坡,在稳定性计算中只考虑天然和持续暴雨两种工况。通过计算,各剖面的稳定性系数见表2。

4结论与建议

(1)根据野外调查和计算结果表明:滑坡受水影响较为明显,弱变形区在天然和暴雨工况下均处于稳定状态;强变形Ⅰ、Ⅱ区在天然状态下都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连续降雨、暴雨等影响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强变形区一旦失稳破坏,对滑坡前缘的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将造成重大危害。

(2)建议对滑坡体两侧排水沟进行修补完善,以保证雨季沟内的水流通畅,防止地表水沿沟底渗漏进滑坡坡体,减小地下水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3)建议在强变形Ⅰ、强变形Ⅱ区的前缘位置设置抗滑桩,并封闭斜坡体上的裂缝。

参考文献

[1]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

[2]徐邦栋.滑坡分析与防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苏永超,黄文洁,王玉夜,等.西南某滑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J].甘肃科技,2011,27(3):43-45.

[4]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5]《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