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声小提琴演奏中旋律感培养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声小提琴演奏中旋律感培养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谈及小提琴,一般人对它的印象还停留在木制小提琴上。然而科学和艺术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小提琴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不可能永远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的阶段。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大众对音乐有了更多的渴望和追求,一种新型的电声乐器——电声小提琴便出现了。它诞生于二十世纪30年代,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如今,大家对这种新型的乐器也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然而作为现代电子音乐与小提琴这一古老的弦乐器结合而成的电声小提琴,诞生仅仅几十年就因其颠覆传统的百变造型与带电子味的独特音色,而被越来越多的时尚年青人所青睐,在各类公共演出场合中也广泛应用。总之,电声小提琴已成为一种时尚在世界乐坛中兴起。

一、旋律感

旋律是音乐的重要组成元素。旋律又称曲调,是由高低、长短、强弱不同的乐音按照一定序列组织起来,建立在节拍、调式基础之上的单声部线条。它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体现了音乐的主要思想。旋律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和节奏、速度、力度等要素组合在一起表达情感。不同的旋律给人不同的情绪感受:优美的旋律带给人美好愉悦的心情;凄婉的旋律使人感到悲伤;活泼动感的旋律使人活泼向上……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而在电声小提琴的许多作品中亦是如此。作为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多的电声小提琴作品的旋律已经深深地留在观众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林华编著的《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中谈到了“旋律感”这个术语,书中谈到“所谓旋律感,即把同一声部的音高横向连续作为一种具有一定意义线形,并将其形态固定化而加以辨认和记忆的听觉能力。这是一种对旋律形态的一种直觉的把握能力”。

旋律感并不是单指旋律高低变化的感觉,而是由线形感、音程感和调性感三个方面构成的。书中提到马克思的那句名言:人的感觉,都只是由于相应的对象存在。“人类的音乐感也必定是和音乐音响的最基本的组织规律,如调式、节拍以及它们各种表现形态,如旋律、和声等有着相应的密切关系”。(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193)

具备良好的旋律感即线形感,音程感和调性感,对电声小提琴作品的演奏尤为重要。一方面通过旋律的线形轮廓,形态,音程和调性的分析以及反复练习研究可以提高对作品的审美理解能力和判断力,从而更作品的演绎更加生动传神;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不同的演奏手段有助于乐曲乐思的进一步表达,进而从内而外地将作品的内涵与肢体语言融会贯通,提高音乐的感染力和号召力。

二、演奏电声小提琴有益于旋律感的培养

通过对旋律感的大致了解,对旋律感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旋律感培养的途径不仅仅可以通过其它乐器的学习来实现,电声小提琴的演奏对旋律感的培养也是十分有效的。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探讨,从而证明通过电声小提琴的演奏会对旋律感的培养有更多的帮助。

1、电声小提琴音乐作品的大众化

艺术是为大众服务的。只有拥有广泛的观众,才能具有较长的生命力。由于电声小提琴乐器和它的演奏形式得到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年人的喜爱,尤其它那独特的中性化音色,在一定程度上与通俗音乐中不太讲究修饰的艺术趣味和不太在意准则的审美立场相吻合,使大众在欣赏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这种独特的音色所演奏出的旋律深深的留在记忆里。此外,电声小提琴的音乐作品较传统小提琴而言也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通过演奏发现很多电声小提琴的音乐作品本身具有很强的旋律感,例如“古典辣妹”的《Victory》和《Viva》等等,使大众在娱乐的同时体会音乐本身所包含的深邃意蕴,从而更容易地辨识、理解和接受作品的旋律线条,有助于演奏者旋律感的培养。

2、电声小提琴音乐作品的立体化

电声小提琴音乐作品的演奏部分和伴奏部分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此外,在各种演出场合中,伴奏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如果没有伴奏音乐,作品就会显得单调,缺乏生命力、活力和内涵。甚至有时主旋律是在音乐的伴奏部分,例如古典辣妹的《Big Love Adagio》的开始片段,主旋律就是在作品的伴奏部分,而电声小提琴演奏的旋律一直处于伴奏地位。那么在演奏这首曲子时,电声小提琴在拉奏时相对于主奏部分表现音乐的情绪就应当变得稍弱一些。当伴奏声部领导的主旋律出来之后,电声小提琴声部的音量要尽量控制在伴奏声部之下,控制得细腻、稳定而饱满,对伴奏声部的主旋律起到低音支持,情绪烘托的作用。既不可以被动的演奏,也不可以喧宾夺主。这样才能使演奏部分和伴奏部分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从而形成一种立体的音响效果。

织体结构是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独特的织体结构特点是形成立体性音响效果的重要因素。立体性、独立性和相对复杂的多层次性也是电声小提琴作品的基本特点。其表现形式为:各个声部之间的音高距离被拉开;每个声部的独立性增强;各个声部拥有独立的节奏型、音程与内涵。那么这种独特的织体结构特点就会使音乐呈现出立体、多层次的音响效果。而立体、多层次的音响效果,在演奏时主要通过个声部的音色、线条以及力度等方面的相互独立和融合表现出来。

电声小提琴的伴奏基本上都是使用现代流行的电声乐器,如电吉他、电贝司、电子鼓和电子钢琴等。由于电声乐器的音色更加丰富,多样化,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与电声小提琴相呼应。随着电脑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音乐伴奏逐渐成为电声小提琴伴奏的主要形式。计算机音乐创作的伴奏具有很大的立体伸缩性,能轻松自由地变化多种音色,且在音量的变化上能产生排山倒海之势,与独奏小提琴结合形成了立体性的音响效果。演奏者在这样立体的音乐声当中,才能更加身临其境的感知旋律,更好地培养旋律感。

三、如何在电声小提琴演奏过程中培养旋律感

通过以上的初步探讨,以下我们将对如何通过不同旋律的不同演奏方法来更好的培养旋律感进行详细地分析。

1、线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