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流涎24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针药结合治疗小儿流涎24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近年在治疗中发现,脑瘫患儿流涎现象比正常发育儿童明显多见而且严重,以针刺配合中药的方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2005年3月―2008年3月期间就诊的患儿,共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年龄最小11个月,最大8岁,平均3.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年4个月,平均6.3个月;其中脑瘫患儿18例,正常发育儿童6例。

1.2 纳入标准

正常儿童和脑瘫儿童;年龄8个月~10岁;病程不少于2个月;排除药物性、面瘫、吞咽障碍等因素致病者。

2治疗方法

(1)针刺治疗

取穴:主穴取脾俞、肾俞、颊车、地仓、夹承浆、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配穴取三阴交、合谷。其中下颌下腺及腮腺按解剖学定位分别在口腔内相应的内壁投影处取穴,舌下腺在舌系带根部两侧舌下襞,约当金津、玉液处取穴。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口腔外诸穴局部常规消毒后以长40 mm毫针快刺以上穴位,提插捻转刺激,不留针,每穴约20 s。口腔内穴位以长75 mm毫针点刺,每穴点刺3次,不留针。湿重兼有热者,口腔内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处可少量放血,虚证为主者以不出血为佳。隔天治疗1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中药治疗

虚证为主并且3周岁以下者,药物选用白术3 g、党参3 g、茯苓3 g、炙甘草3 g、淮山药5 g、莲子4 g、升麻3 g、黄芪5 g等加减;湿热明显者加用扁豆3 g、薏米5 g、砂仁3 g等。3周岁以上者,上述药量加倍。每日1剂,煎服2次,14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3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治愈:流涎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每日流涎次数少于3次,每次持续时间少于3 min,或流涎量、次数、持续时间中至少有一项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流涎的量、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

本组患儿共治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3.3%。其中治疗2个疗程后,脑瘫患儿治愈4例,正常发育儿童治愈4例。治疗4个疗程后,脑瘫患儿治愈7例,有效7例,无效4例;正常发育儿童治愈5例,有效1例。随访半年,共有2例有复发现象,复发病例中症状较治疗前有减轻。

4体会

小儿流涎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多见于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缘于脑中枢发育不完善,神经调控腺体分泌能力差。正常儿童随着脑发育趋于完善,多能自愈。临床中碰到的患儿,特别是脑瘫患儿,多是在孕期或生产前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脑发育的异常,多属中医“先天不足,脾肾亏虚”型。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能代谢水液,又能统摄津液。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与脑和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密切相关。脾肾不足导致婴儿发育迟缓,气不摄津导致流涎不止。故在治疗中取脾俞、肾俞补脾益气、补肾健脑以治本,而局部取颊车、地仓及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则为“急则治其标”。中药以白术、党参、黄芪、茯苓、淮山药、莲子、炙甘草等健脾补肾,益气摄津。针药结合各施所长,共起调经补气作用,收到较好的疗效。考虑到唾液的分泌与口腔周边的下颌下腺、舌下腺,特别是腮腺的分泌有密切关系,以毫针直接刺激有调控分泌、协调植物神经的作用,起到相当于局部取颊车、夹承浆、金津、玉液等穴相似作用,有“近道取穴有近治作用”之意。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流涎在脑瘫患儿中多见,且较正常儿童发病者恢复慢、治疗时间长,考虑与脑瘫患者脑和神经的整体发育进程偏慢或发育不完善有一定的相关性。

(收稿日期:2008-04-11,杨立丽发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