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剖宫产术后消化道管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剖宫产术后消化道管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为保证母婴安全,尽快结束分娩,行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但术后部分产妇出现了腹胀明显、排气延迟等症状,对消化道功能恢复、泌乳时间、消化道舒适度都有不同程度影响,探索腹胀高发人群、进行术后妥善的消化道管理、促进消化道功能尽快恢复是产科护士义不容辞的责任,自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对实验组综合应用早期临床干预措施、采取个体化健康教育及功能训练,杜绝了腹胀、排气延迟发生,现将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6年3月至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2010例随机分为2组,年龄20~52岁之间,孕周在37~41周之间,孕前体重指数(BMI)

1.2 方法 两组均在术后6 h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禁饮食,6 h后垫枕、翻身、进流质,但在未排气前禁食奶、糖,排气后进普通饭并多食汤汁,24 h后先在床上坐立几分钟,感觉无头晕眼花症状即可下床活动,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术后12 h始行产后康复治疗仪理疗,30 min/次,2次/d,检查并协助健康教育落实情况。

2 诊断标准

2.1 腹部听诊时间每次不少于5 min,肠鸣音持续3~5 min才能听到一次或仍听不到,为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每分钟超过10次以上,且较响亮时,为肠鸣音亢进。介于两者之间为肠鸣音正常[1]。

2.2 腹胀 全腹膨隆,其外形不随改变而变化,腹部叩诊明显鼓音[1]。

2.3 排气时间延迟 指术后48 h未排气者。

3 结果

3.1 术后 相同时间点两组间消化道结果比较,术后12 h内两组产妇均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无排气及腹胀发生,在术后24 h、36 h、48 h分别对产妇的消化道情况进行观察发现,实验组不仅肠鸣音、排气优于对照组,并在腹胀方面也有明显区别。见表1.

3.2 术后48 hBMI与肠鸣音、腹胀、排气结果比较。见表2。术后48 h均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发生,BMI=18.5 23.9组肠鸣音正常率最高, BMI=24~27.9组次之,BMI

3.3 术后48 h年龄与肠鸣音、腹胀、排气结果比较。见表3。术后48 h 20岁~34岁组肠鸣音正常率高于35~52岁组,腹胀率明显低于35~52岁组,排气率明显高于35~52岁组。

表1

术后相同时间点消化道结果比较(例,%)

时间组别减弱或消失肠鸣音例数及百分数

正常亢进腹胀例数及百分数排气例数及百分数

24 h实验组10(1)981(97.61) 14(1.39)20(1.99)559(55.62)

对照组101(10.05)892(88.76) 12(1.19)56(5.57)122(12.14)

36 h实验组0(0)990(98.51)15(1.49)18(1.79)888(88.36)

对照组9(0.90)978(97.31)18(1.79)79(7.86)671(66.77)

48 h实验组0(0)1001(99.6)4(0.40)8(0.80)1005(100)

对照组0(0)964(95.92)41(4.08)106(10.55)903(89.85)

表2

术后48 hBMI与消化道结果比较(例,%)

组别 例数减弱或消失肠鸣音例数及百分数

正常亢进腹胀例数及百分数排气例数及百分数

BMI

BMI=18.5 23.913780(0)1370(99.42) 8(0.58)49(3.56)1338(97.10)

BMI=24 27.96050(0)570(94.21)35(5.79)63(10.41)545(90.08)

作者单位:261041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

表3

术后48 h年龄与消化道结果比较(例,%)

年龄(岁)例数减弱或消失肠鸣音例数及百分数

正常亢进腹胀例数及百分数排气例数及百分数

20~3414620(0)1441(98.56) 21(1.44)33(2.26)1430(97.81)

35~525480(0)524(95.62)24(4.38)81(14.78)478(87.27)

4 讨论

消化道管理的目的就是有预见性的避免各种术后消化道并发症,通过正确的评估孕产妇,实施各种护理手段,减轻痛苦和不适,促使消化道早日恢复功能。

4.1 术后排气早与晚会影响产妇进食、营养和乳汁分泌。产后康复治疗仪是通过电极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低频脉冲刺激,调节人体内环境,以及局部物理作用而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内脏植物神经系统,促进肠蠕动进而恢复胃肠道功能。早排气能使产妇舒适度增加,并尽快恢复正常饮食,补充充足营养,有效预防肠粘连和产后便秘发生。

4.2 有效健康教育是消化道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部分产妇知识缺乏以及思想观念影响,对待科学的健康教育不重视,个别产妇及家属甚至不屑一顾,单凭说教效果不佳,定时检查、协助落实才是较有效的管理手段。

4.3 消化道功能恢复虽有个体差异,但与BMI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BMI23.9的产妇为高危人群,特别是BMI>23.9的患者风险值最高,这可能是与刀口疼痛、体重偏高而使活动受到限制有关。

4.4 消化道功能恢复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愈大,需要恢复时间愈长。一般情况下,这可能是高龄产妇各种脏器功能都在减弱,消化道也不例外的缘故。

4.5 传统的消化道康复手段是增加活动量,遇有腹胀、排气延迟多为药物治疗,如口服导泻药、局部封闭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封闭治疗为有创操作,会降低产妇的舒适度,大多数产妇有恐惧感。目前,卫生观和卫生服务的职能已大大拓宽,单纯依靠医疗过程中治疗部分的观点已不能满足产妇需求[2],早期康复治疗仪预防产后消化道并发症弥补了这一不足。

总之,年龄34岁以下、BMI=18.5~23.9、主动接受健康教育、产后配合低频脉冲治疗是预防消化道并发症的最佳选择,年龄在35岁以上、BMI>23.9、不易接受健康教育者为并发症高危人群,应高度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 贾民谊.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92 105.

[2] 陈爱梅.剖宫产术后早撤尿管加番泻叶口服对母婴健康的影响.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