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提升集体备课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发现问题,制订有效的集体备课措施。

集体备课是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在日常的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备课,复制粘贴。

部分教师、备课组借集体备课之名,行“分工备课”之实。有些年级组让每位教师轮流主备一部分内容,然后把教案复印给其他教师,每人一份,美其名曰:资源共享。有些教师,更是直接将互联网上的有关内容下载。这种有名无实的集体备课,其效果比个人独备更差,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一批备课的“懒汉”。

2.一课一备,不见森林。

有些教师只是按教材上的内容一课时一课时地备课,却分不清单元重点,甚至偏离单元教学要求。有的课安排的内容过于单薄,有的课容量又很大。这种备课的随意性较大,对教材缺少整体性的思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课堂雷同。千人一面。

集体备课要求教师在教学思想、教学重难点处理、练习检测等方面做到基本统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位教师的教案内容和教学环节都要高度一致。一些教师拿到教案后,没有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二次加工。一样的导入,一样的讨论,一样的过程,一样的总结。这样的课堂,教师上课就如同工人在流水线上加工零件,机械教条。

4.个人独唱,无人喝彩。

在集体备课中,集体备课的中心发言人一般挑选本组骨干。这会造成其他教师“出工不出力”的情况,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体备课。然而,集体备课的目的在于集众人之长,补自身之短。集体备课要求教师能积极主动地交流,在交流中实现思想和观点的相互碰撞与交锋,实现共同提高。

针对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结合学校各个年级轨制多的状况,我校提出“一超前”、“三落实”的实施策略。

一超前:一是集体备课超前安排。每学年初,学校都在第一时间将学校教研计划印发到每一位教师手中,让所有教师明了学校的总体安排。各年级组将春、秋两学期集体备课的人员分组、分工上报教导处审核。二是整册教材疏通超前。以教研组为单位,学习年级段的课程标准,对每个单元的重难点、编者的意图等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每位教师做到全盘把握。三是集体备课超前。做到提前一周备下一周的课,让教师有二次备课的时间。

三落实:一是落实时间。每周二、四放学后一小时分别为教研时间和备课时间,分年级备课组按教学进度进行教研、备课。二是落实人员。即按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专长落实单元或篇目的中心备课人,并明确3人为辅备人,其余人员要求熟读教材,同时落实好一个主持人。三是落实管理,学校管理人员要对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实施督促检查。

二、淡化形式,重在落实。

具体说来,我校的集体备课流程主要分为初备、交流、复备、反思四个环节。

1.群组初备,计划早安排。

教师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两周为一个周期,单周重点备单元,双周重点备课文,落实不同的发言人。主备人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拿出预习教案,形成文字,然后在会上交流。辅备人的职责是在周四集体交流前将教材研读通晓,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出相应的教学设计。辅备人可以在书上注一注、画一画,也可以在笔记本上写一写,这些形式由各人根据自己的习惯来定,学校不强求一致。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磨课全参与。

在集体交流过程中,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的理论依据。辅备人随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互相交流、信息的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实现相互促进,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能解决或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

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和有效,我们强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既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既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相互争执。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不分主次,尤其要鼓励青年教师多说。

3.个人复备,教学巧生成。

在集体交流1小时后,由主持人综合所有参与教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单元的教学要求和编者的意图。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必须在周五放学前印发到教研组每位教师的手中,并形成电子稿上传校园网。

当然,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个体教师不应鹦鹉学舌地盲从。学校提倡每个教师都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班级、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生成教案,批判地吸收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和提升。这样,细化后的教案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成为真正有效的备课。

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关键。学校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的旁边空白处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教导处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检查、评比。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把个性化的二次备课发到学校的网站,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在随机推门听课活动中,我校也把二次备课的内容作为听课的一个关注点,有效地促进教师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改进教学,选择最优化、最适合自己的教学预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后反思,智慧再升华。

教后反思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说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坚持每课写教后反思,课后第一时间把成功之处、失败之处、学生的独到见解等记录在教案的教后反思栏目内。这是对教案的第三次调整。教学反思要短小精悍,写真实感受,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没有一定格式,没有字数限制。在实践后的教学反思既可成为下次备课的辩题,也可升华为教学设计、论文,这些也是学校评选优秀教研组的标准之一。

备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规范化的集体备课基本克服了原来流于形式的弊端,逐渐形成合作研究的氛围。一些过去在集体备课中不愿说、不敢说的教师也尝到合作带来的“甜头”,从“要我说”变为“我要说”。集体备课实现了学校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从而有效地带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阜宁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