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政府行为的外部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政府行为的外部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政企两者的博弈过程中,企业会成为政府行为外部性的受益者还是受害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定位。虽然在我国政企关系的不断调整和改善的过程中,一直倡导政企分开,基于我国的实际国情,政府始终或多或少都会对企业进行干预。地方政府行为会对企业的经济活动产生外部性效应,其中包括正效应和负效应。

一、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概念

外部性问题是由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的,后来庇古在其《福利经济学》中对之加以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是指一定的经济行为对外部的影响,造成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相偏离的现象。根据这种偏离的不同方向,外部性可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最早提出政府行为外部性思想的是布坎南和塔洛克,他们把国家活动想像为“以消除消极的外部性或外部不经济为目标的活动”,这种活动本身造成了新的外部性。

二、我国政府行为外部性的效应

(一)正外部性

1.伴随经济全球化态势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加剧,社会、企业、个人就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在信息的收集方面因为复杂的经济环境,成本不断增加,如果地方政府帮助收集并处理信息,成本要小得多。

2.就产业结构的调整来说,现在各地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的项目很多,这种结构造成了企业竞争费用过大,由地方政府来调整则可缩短项目时间,减少企业成本。

3.对引进外资来说,地方政府的进入可提供政府信用,减少交易成本,增大投资的可能性。政府还通过公共设施及公共资源的提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硬环境”,通过发展科技、文化教育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软环境”。这些政府行为为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强了地方企业的竞争力。

(二)负外部性

1.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固然能从与政府的合作或者政府的支持中获得好处,这并不是没有成本的。企业生产经营计划受政府行政干预的影响,为搞好政企关系而支付的寻租成本,企业对政府形成的依赖性,甚至企业利益受到侵蚀等,都是企业付出的代价。

2.对市场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当政府不介入市场时,市场也有一定的效率,随着政府介入程度的提高,市场的效率也随着提高,逐渐达到最高点。如果这时候政府介入市场的程度加深,市场效率就会降低,整个过程呈现抛物线型。在实际运作中,这个“度”往往很难把握,频繁的行政干预会造成市场信号失真。价格、利率、工资等就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客观情况,按照上述市场信号作出的决策往往会产生误差。

3.对政府的影响。政府干预企业的过程中政府权力的介入自然造成了政府的“寻租”行为,产生腐败现象,影响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阻碍了更有效的生产方式的实行,严重影响政府声誉并且增加廉政成本。

4.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由于体制、文化以及法律缺失等原因,地方政府容易为了维护地方企业的利益而对企业活动进行过多干预形成地方保护主义,这必将阻碍正常竞争与经济交往,对整个经济的发展起负作用。

5.对公平性的影响。在政府干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企业或者个人利用政府干预形成特殊垄断地位,改变市场中的自由性和竞争性,这会使市场陷入无序状态,扭曲资源配置,妨碍市场的有序运行。

三、政府行为负效应的解决措施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监督力度

中央政府应以法律和监督的方式以及通过道德规范的建设来加以克服地方政府的外部。规范地方政府内部监督方式,公开政务,透明管理。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强化专门监督,政府机关要积极相关专门监督机关的工作,自觉接受监督。营造社会舆论监督氛围,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二)规范政府的权力范围

市场的效率在政府的干预下呈现出抛物线行,为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的行政干预存在一个合理的“度”,这个“度”必须限定在保证市场有效竞争的范围内。鉴于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成熟,依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对于市场中产生的某些问题并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政府仍然需要对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进行适当的干预,并加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公共产品的供给,减少资源耗费,减低社会成本。

(三)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

政府在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提供政策及资源的同时,也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如果效率低,就证明政府行为并没有为企业和政府自身带来收益,政府在这个时候就要考虑调整自身行为和政策的实施以改变效率。政府政策达到预定目标的程度,在评估标准时,需要评估政策的正负效益、主次效益以及最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要重视分配是否公平的问题,这也是引起负效应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黄大柯,王艺明.政企关系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外部性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7)

[2]朱进.外部性与政府干预行为.长江论坛[J].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