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与改革路径选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金融供需矛盾与改革路径选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始于1978年的中国经济转型,带来了农村经济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金融改革及其制度变迁也极大地改善了农户和中小型企业金融服务的供给状况。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农村经济活动组织化等程度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缺口存在持续扩大的趋势。为此,研究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就显得异常迫切,

关键词:农村金融: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67-03

一、长治农村金融的供需状况

(一)供给状况

首先,制度供给不足。一是金融体系不完善,缺乏灵活多样、服务性强的村镇银行和一些互助合作、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二是管理权限上收,导致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弱化问题非常突出,从县域经济贷款份额与其对GDP的贡献对比情况看;2005年县域经济在全省GDP中的占比为49.8%,而投向县域的贷款在全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仅为30.2%,增量比也仅为25.3%。2009年,山西县域经济在全省GDP中的占比上升至52.7%,而同期投向县域的贷款在全省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仅为29.6%,增量占比也仅为40.7%。三是资金大量外流,一方面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主体转移,县级商业银行成为吸收存款的储蓄机构,而收益高、无风险资金上存是其提高效益的首选途径,从而导致相当大的一部分县域资金不能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邮政储蓄机构遍布乡镇,只存不贷,所吸收的存款60-70%来源于广大的农村领域。在利益驱动下,将大量存款转存或用于异地放贷等。加剧了县域资金外流。

其次,服务供给不足。一是金融机构被大量裁撤,调查显示,截止2009年末,山西省县域金融机构共有营业网点3833个,其中县域国有银行的营业网点白2000年以来累计减少1010个,减幅达48%。二是服务方式落后,多年来依然经营着单调的存、贷、汇业务,除金融结算和少数乡镇开通的针对单位的代收水电费之类的中间业务外,代销国债、基金、银行卡、保险等科技含量稍高的业务几乎没有。在贷款方式上,除对少数已评级农户以信用方式发放小额贷款外,其余贷款一般都得提供相应的抵押或质押,且抵押的品种仅有机具、房屋等有限的品种,三是服务质量不高,据对长治千户农户调查,认为涉农金融机构态度好却不好贷款的占43.04%,认为支农贷款手续办理比较繁琐的占56.46%。

最后,人才供给不足。服务农村的主力军――农信社缺乏具备现代金融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年轻化、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调查显示,长治市农村信用社整体学历不高,大专、高中与中专学历人数占到总人数的80%以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不足20%,专业金融业务知识的匮乏势必影响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能力的提高。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

(二)需求状况

一是“三农”的现实条件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增大。农民对突发支付性需求的低应对能力、农业的高风险抵抗能力、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增加非传统农业收入需要的资金投入,都决定了农民对贷款的迫切需求。据长治市问卷调查显示。2009年具有代表性的5县(市)农村中需要贷款的农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0%,而实际得到贷款支持的农户仅为25%左右,分别较1995年增加30个百分点和10个百分点;农户贷款需求的最低额为200元。最高额为10万元,最高数额较1995年增加3-5万元,一般需求为1万元左右。因此,小额贷款是农户需求量大且最为迫切的需求。

二是农户的生活、生存现实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增大。据长治市调查资料显示,2009年70%的农户贷款需求中,农民就医和子女教育占15%和10%,分别较前两年增加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因此,农户的生活、生存现实需求也呈越来越大的趋势。

三是特色农业的发展决定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增大。近年来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畜牧养殖业已越来越成为农村新兴的产业,正逐步成为农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测算2009年山西特色农业的资金需求量大约为200亿元左右,而实际得到解决的约20%左右,缺口约150亿元左右。

二、深化改革:改善农金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

(一)改革思路必须厘清

1.“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以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历次改革都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强制性制度变迁,而非“自下而上”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迁虽然能节约制度生成和制度实施的成本,短期内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配置社会资源,但却不能满足对制度的需求和形成制度的有效供给,同时也遏制了初级行为团体(单个人或单个人组成的团体)的制度创新活力和动力。因而,要允许“自下而上”的改革实验。

2.“输血”还是“造血”。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的历次改革看,一方面政府想依靠正规金融,采取政策性的限制措施或外部性“输血”的办法来解决农村资金外流、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实行严格的金融管制,农民自己的金融组织――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缺乏适宜的生成环境和生存空间,农村金融自身的“造血”功能一直处于受抑制的状况。本文以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核心并不在于如何动员(甚至采取行政强制手段)现有的金融机构“为农民服务”,而在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推动真正的“农民自己的银行”的兴起,如何形成一套自身完备的“造血”机制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

3.商业化还是合作制。有什么样的金融需求,就应有与之相适应的金融安排。不论是商业化还是合作制,究竞选择那一种模式都应尊重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选择。同时,两者的市场定位应有所区分:商业金融应主要定位于满足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合作金融主要解决普通农户生产和生活的小额借款。而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是在血缘、人缘和地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信息对称、交易成本低、借款手续简便、符合农民借款偏好等商业金融不可能具有的优势,这与农户贷款额度小且分散,无(或少)抵押和担保,时效性又强等特征相适应,更适合于满足农民因商业金融难以适应而产生的融资需求。

4.存量改革还是增量改革。本文认为,两者要同时进行。在存量改革中,对已有的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进行民营化改造,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来实现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撑,当然存量改造难度大。在增量改革上,进行金融制度创新,建立民营银行,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不论是存量整合,还是增量改善,都不能仅仅局限于正规金融,应重视对非正规金融特别是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培育、规范和引导。

(二)改革措施必须到位

1.以整合现有金融存量资源、改善县域金融资源增量配置结构为主。一是在扶持增量方面,要继续扩大和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以私有、小型为重

点,促进金融机构多元化,并为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提供正规化发展的通道。要鼓励公益性小额信贷组织的发展,鼓励以私人资本为主体的只贷不存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具备条件的可升格为村镇银行。二是在改革存量方面,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的定位和多元化的产权构建。将县域范围内的国有银行的分支机构改造成独立法人,成为国有银行控股的地方性、区域性、小型化商业银行,以彻底改变国有商业银行抽吸农村资金的局面。或是通过立法形式将商业银行推人农村金融市场,或是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和客户群体下移,增加商业银行在县域内的资金供给。同时,要强化政策性金融机制。政策性金融不仅仅是政策性信贷,还包括政策性保险、政策性担保机制等。另外,还要包括财政的救助、补贴。同时,要坚持政策性金融的市场化操作原则。

2.建立和完善政策性农村保险制度。应当由国家组建专业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贯彻国家农业保护政策,经营管理国家农业风险基金,为农业信贷机构提供风险保障,监督和管理众多农业保险基层机构。在农业保险实施方式上应采取强制保险和自愿保险相结合的方式,以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农作物保险实施强制保险,其他险种则可实行自愿保险。

3.加强政府的金融监管。金融市场化改革是一个逐渐减少政府对金融业干预以提高金融效率的过程。应当用有效的金融约束手段,通过政府和市场的共同供给,改善当前的金融抑制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持好放松金融管制和加强金融监管的一致性,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是放弃政府对银行和其他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督和检查,相反,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这要求管理当局必须转变角色,由于预者转变为监督管理者。

4.建立和完善贷款担保制度。首先,在当前县域财政比较困难、民营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可适当调整社保资金、房改资金使用范围,将部分资金注入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按照一定的分红比例返还给社保部门,达到社保资金及房改资金增值、保值和有效解决担保公司资金不足的问题,其次,要明确担保公司市场定位,农户信用担保业务风险很高,并且风险与收益不对称,不适合商业化运作,要保证此项业务顺利开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保本赢利应该是其经营的主导方向;最后,应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动产抵押、仓单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

参考文献:

[1]韩俊等: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第7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年7月。

[2]陈建新:农村金融研究的最新进展[N],《金融时报》,2003年9月1日。

[3]韩俊:建设新农村的两个重大课题[EB/OL],中国社会学网,2008-08-04。

[4]新华社:我农村金融改革加快推进金融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省略)2008年07月24日。

[5]何梦笔(德)等:《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组织机构的多元化》。

课题组组长:赵建国

课题组成员:杨建国王锦荣

赵修平崔有林

执笔:王锦荣赵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