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着眼专业素质发展 开展化学启蒙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着眼专业素质发展 开展化学启蒙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初中是化学学习的起始阶段,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教育。俗话说:授之以鱼,只解一时之需;授之以渔,可保衣食无忧。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加强对学生开展“入门教学”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形成,促使他们逐步走上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的探究之路,为推促学生的专业素质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化学 启蒙教育 能力培养 实践与探讨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初三年级学生的“化学心理”是有喜有忧、有新鲜有紧张、有动力也有压力。其实这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人生中的哪一个“第一次”不是如此地不平静呢?但是这样的心理状况,必须引起科任教师的高度重视。具体地说,就是初中化学教师要坚持以激发化学学习兴趣为抓手,充分展示学科魅力、教学魅力和自身的人格魅力,不断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注重对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功体验,让他们在兴趣、乐趣和志趣的牵引下沿着化学学习的道路越走越宽,从而推促专业化素质的良性发展。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作简要阐述。

一、展示教师人格魅力,充分发挥亲师信道作用

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其根本特征就是具有强烈的“情感”二字,这种强烈的情感作用在行动上充分表现为――爱之,则亲而敬之,能产生心灵磁场;不爱,则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初三学龄正常介于14―16岁之间,此时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到了青春期阶段,他们对任何人和事物都会产生一种自觉主动的评判心理,反过来,这种评判印象又会影响和作用于他们的实际行为。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并充分施展自己的人格魅力,增强对学生和教学活动的影响。一是关爱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教师要通过常沟通、多交流,全面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热心关爱和真诚帮助。二是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正转换传统教育的“师道尊严”观念,彻底摒弃那种“教父教母”的形象,努力代之以“良师益友”的做法。三是努力构建和谐的学教关系。积极顺应新课程标准理念,始终坚持和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否则,就会发生“远师而厌学”甚或“厌师而弃学”的现象。

二、展示学科自身魅力,有效激活化学学教状态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一是以超越其他学科的明显优势和功能,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二是从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方式,逐步训练他们的细心观察能力、认真分析能力、缜密思维能力和学用推理能力;三是迎合初中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和心理需求,让他们在“动手动脑”中不断激发兴趣和热情,努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譬如课堂教学中的教师演示实验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在一次课堂教学中,笔者为了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演示“浓硫酸稀释”实验中,故意示假隐真,就在老师“即将”把水导入装有浓硫酸的试管里时,班级超半数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大喊“老师不能!”笔者在瞬间的“惊愕”之后“恍然大悟”,随后对学生表现出赞赏和感谢之情。在日常教学中,只要有机会和条件,笔者总是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操作实验,让他们在手脑共用中不断增强“快乐实验、实验快乐”的心理体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以促进学用结合。

三、展示教学活动魅力,注重发展化学学习能力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积极开展“魅力教学”活动来充分展示化学教学的魅力,不断发展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一是把现代科技与化学教学相结合。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化学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安全系数不高的化学实验,对于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我们都可以充分借助和运用电教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如在进行“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的概念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述或者借助一般的模型教具,的确是很难奏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它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生动活泼的直观演示,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二是把双边教学与化学教学相统一。以合作探究为主的双边教学活动,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合适,也非常重要,这种训练方法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大有用武之地。还有,合作探究活动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很多化学实验都是在学生小组中合作完成的。三是把情境教学与化学教学结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综合各种良好因素,努力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有效激发学习动机,不断发掘学生潜能,促进专业化素质发展。如社会情境的创设,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化学原理、化学定律和化学现象普遍运用其中,社会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化学知识现象,“煤气中毒和爆炸”、“面粉发酵疏松多孔”、“快速去除油污”、“十分钟淡化腌制食品”等等。对此,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信手拈来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社会化学现象”应用到教学中来,既能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实践应用能力,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行为又能起到指导和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