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观察产妇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的9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将本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5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20IU。观察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米索组使用药物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3.45%(2/58);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20%(8/40)。两组比较,观察组在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产后出血;预防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临床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因素[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因此积极防治宫缩乏力性出血是降低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我院应用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从而增强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减少出血,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2月~2011年2月我院住院分娩共观察的98例产妇,选择无前列腺素应用禁忌,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8.3±1.5)周,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3.4±2.1)岁,单胎头位,阴道分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分娩中随机分成观察组(米索组)58例和对照组(催产素组)40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孕次新生儿体重等无明显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58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一次性口服米索前列醇400μg;对照组40例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20IU。

1.3 产后出血的测量方法 全部病例采用统一制定的容积法,当胎儿娩出,羊水流尽,立刻在产妇臀下垫入聚血盆至产后2h,然后将聚血盆中的血液倒入量杯准确计量,最后再加上纱布上所含的血量(每块纱布湿透不滴血计15ml)。

1.4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 因大多数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内,所以本资料仅统计产后2h失血量≥400ml为产后出血的诊断依据[2]。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 观察组产后出血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3.45%;对照组产后出血8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0%,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2 两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 观察组58例,第三产程时间(6.5±3.4)min,产后出血量(185.6±103.4)ml。对照组40例,第三产程时间(9.5±3.1)min,产后出血量(286.8±115.4)ml。两组比较,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3 两组的各指标监测 应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产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观察用药前后变化,经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为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应特别重视。主要原因为宫缩无力,临床表现为产道出血急而量多,或持续小量出血,重者可发生休克甚至死亡。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h以及产后2~24h内的3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衍生物,能兴奋子宫肌,抑制宫颈胶原的合成,扩张和软化宫颈的作用。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早孕流产,米索对晚期妊娠子宫的收缩作用也得到证实。该药用药方便且口服吸收良好、见效快。20~40 min血药浓度达峰值,8 h内肾脏完成排泄量50%[3]。因米索前列醇有增强子宫收缩频率和幅度的作用,用于治疗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效果显著。由于半衰期长达90 min,作用持续时间长,故可预防产后出血。米索前列醇不仅有较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而且能增强子宫收缩频率,性能稳定,副作用少,可口服,不需特殊储存,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通过口服给药的方式,明显减少产后的出血量并缩短第三产程[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后应用米索能快速促进子宫收缩,对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总之,米索前列醇可减少产后出血,有利于产妇产后恢复和子宫复旧,从而降低产妇病死率,对提高产妇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米索前列醇可预防产后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4.

[2]陈青华.三组预防产后出血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3,18(6):357.

[3]王长林,孙秀芳.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9):570.

[4]张建平.妇产科药物手册.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