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规中矩好百科”和“赏心悦耳悦目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规中矩好百科”和“赏心悦耳悦目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简介:吕慧玉(1988-),女,大连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摘 要:作为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诗歌的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诗歌形式的特殊性和文化上的高度浓缩型,造成了诗歌翻译的高难度性。而《诗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英译始于18世纪中叶,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译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两位译者的译文呈现的风格具有很大差异。本文以《小雅・采薇》为例,从形象与意境、韵脚处理、形式对应三方面对两个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诗经》英译;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译本;对比分析

一.简介

1.1诗歌的特点和翻译标准

美国翻译家Robert Payne说: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最好办法就是阅读该民族的古诗,而中国人自古就开始写诗,在他们心中,诗就是他们文化中最美丽的花朵。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最纯粹的艺术。它的文学形式高度精炼,而内容却无限丰富,语言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句式整齐。诗歌浓缩了一个民族语言文化的精华,含有鲜明的语言文化特征,因而诗歌的翻译是很有难度的。意大利诗人但丁主张“文学作品(诗歌)不可译”,他认为:“任何富于音乐,和谐感的作品都不能被译成另一种语言而不破坏其全部优美和谐感。”英国诗人Shelley曾说诗不能翻译,译诗是徒劳的,“犹如把一朵紫罗兰投入坩埚,企图由此探索它的色泽和香味的构造原理”。美国桂冠诗人Robert Frost曾将诗定义为“译诗过程中所失去的东西”。严复也说,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译,尤其是诗。但是诗歌翻译虽然很难,从根本上却不是不可译的,并且文化需要交流,译诗是必然。但究竟怎么样才能译出好诗,译诗的标准又是如何?围绕此问题众说纷纭。刘重德教授提出:汉诗英译的最高境界是形神兼似。许渊冲教授提出:译诗,尤其是格律体的诗词,要尽可能的传达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许渊冲,2006)朱自清在《译诗》一文中,论述了译诗的“创造的本领”:“译诗对于原作是翻译;但对于译成的语言,它既然可以增富意境,就算得一种创作。”(陈福康,2010)

1.2诗经的艺术特点、成就和英译

1.2.1《诗经》的艺术特点、成就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600年左右的诗歌305首,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了当时的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它主要采用四言诗和隔句用韵,大量使用了叠字、双声、叠韵词语,加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音乐性。表现出的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被后人概括为“风雅”精神,直接影响了后世诗人的创作。诗歌沿着《诗经》开辟的抒情言志的道路前进,抒情诗成为我国诗歌的主要形式。

1.2.2《诗经》的英译

《诗经》的英译始于18世纪中叶,而后出现了众多《诗经》的全译本和选译本。仅以《诗经》的英文全译本而言,就已达10余种之多。其中理雅各和许渊冲的译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两位译者所处时代、国籍、身份和经历都不尽相同,译文呈现的风格也有很大差异。

1.2.2.1理译本――中规中矩百科

英国传教士、学者理雅各(1814-1897)是完整翻译《诗经》第一人,被誉为十九世纪西方汉学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儒学专家。理雅各非常强调对原文的忠实,严格遵循原文的词语、句子顺序,他的翻译更偏向于直译。“他的这部译诗达千页之多,除了原文和译文以外,还有详尽的注释和评论,长达182页的绪言和长达137页的索引。他的序言共分5各部分,分别论述了《诗经》的成书过程、历代的《诗经》研究、《诗经》的艺术特点、历史背景和参考书目。他几乎逐字逐句的对原文进行注释和评论,并附有主题索引、专有名词索引和汉字索引,便于读者理解这些中国诗歌的精神实质。”(汪榕培,1995)宛如一本《诗经》的百科全书。

1.2.2.2许译本――赏心悦目悦耳

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许渊冲(1921-)是有史以来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韵文的唯一专家。他提出了“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他的《诗经》译文一韵到底,追求意、音、形三美兼具。“许渊冲先生所译的《诗经》在神形皆似方面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是全译《诗经》中的佼佼者。”(汪榕培,1995)“意美”赏心,“音美”悦耳,“形美”悦目

二.《小雅・采薇》两译本比较

2.1《小雅・采薇》(第6章)简介

原诗:“昔我往己,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主要描写了戍边战士征战归来时,饥渴难耐,回忆起春天离去寒冬归来的经历,心中升起无法向外人诉说的悲伤。该章节的艺术特点在于其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境界,用看似温和的文字委婉曲折的表达了心中强烈的伤悲。

2.2理译和许译

理雅各 许渊冲:

At first,when we set out, When I left here.

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Willows shed tear.

Now,when we shall be returning,I come back now.

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clouds.Snow bends the bough.

The march before us is long,Long,long the way;

We shall hunger;we shall thirstHard,hard the day.

Our hearts are wounded with grief.Hunger and thirst

And no one knows our sadness.Press me the worst.

My grief oer flows.

Who knows?Who knows?

2.2.1形象与意境比较分析

在翻译“杨柳依依”上,理译采用了直译:The willows were fresh and green,仅描述了柳树的特点:嫩绿。笔者认为这样的译法过于朴实,没有传达出原诗中的感情,因为“依依”不仅写出了杨柳的婀娜多姿,还道出了战士们离去时的不舍之情。相比之下,许译就更为传神:Willows shed tear。将杨柳拟人化了,虽然没有写出其姿态,但却给读者呈现出一副“美人泪眼送战士”的情景。

“雨雪霏霏”的处理上,理译:The snow will be falling clouds.同样只是描述了“景”,而未传“情”,读者脑海中的画面只有那漫天的飞雪。而许译“Snow bends the bough”却没有直接说出雪到底有多大,而是通过写雪压弯了树枝间接地呈现出了雪势之大。并且还有妙笔生花之笔,雪压弯了树枝,树枝“垂头丧气”是否可以说明出征战士的彼刻心情呢?战争迫使其离乡,心中伤悲,却无能为力,就如那被雪压弯的树枝,无力反抗。许译透过诗的表面意象挖掘出其蕴藏的感情,可以“赏心”。

许老先生说:(翻译要坚持“一、依、异、易、艺、怡”)“一”是译文应该在字句、篇章、文化的层次上和原文统一;“依”是译文只能以原文字句为依据;“异”是原文可以创新立异。这三论是翻译的方法论。翻译古典诗词,很难做到“一”,有时候也无法“依”,这时候只能“异”,去创新立异……我把“杨柳依依”译成流下眼泪,依依不舍,将“雨雪霏霏”译成雪压弯了树的腰肢,就像罪恶的战争压弯了人。这需要用想象力,但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从诗意里边来的。

2.2.2韵脚处理比较分析

理译是无韵的,基本上是分行写出的散文,既无节奏,也未用韵脚,因此构不成抑杨顿挫的诗歌韵律。而许译双行押韵,它的押韵是aabbccddee,显得韵脚丰富、音节铿锵、韵律整齐、节奏鲜明,达到了原诗所具有的一唱三叹的音韵美感。在他看来,用韵固然可能因声损义,不用韵则一定因声损义,用韵损义的程度反比不用韵小。

笔者认为韵脚对原诗是很重要的,韵体翻译在听觉效果上就可以超越非韵体,造就音乐美,可以“悦耳”。美国诗人爱伦・坡在《诗的原理》(1848)一文中说:“在作诗时,决不能忽略音韵之美。但是这一点,我们所有的作诗法论述中不知为什么都避而不谈。”又说:“音乐通过它的格律、节奏与韵的种种方式,成为诗中的如此重大的契机,以致拒绝了它,便不明智”,文学的诗可说是“美的有韵律的创造”。许译在韵脚的处理上做到了“悦耳”,保留了诗所以为诗的特色。

2.2.3形式对应比较分析

原诗采用四字格的形式,整齐划一。理译基本是分行写出的散文,无所谓形式对应,反显冗长。而许译每行3-4个单词数目,四个音节,与原诗的四言风格形成照应。诗行简短,可以“悦目”。

三.总结

笔者看来,翻译难,难于上青天。翻译中国诗词更难,而翻译中国古典名著《诗经》则是难上加难。翻译家们花费常人难以想象的时间和精力,经过考察、求证、推敲、修正等等程序,才完成了译作。我们应该肃然起敬,为他们的奉献,为他们的精神,为他们呈现给我们的著作。本文选取的理译和许译都是精彩的著作,各有千秋,一为“中规中矩好百科”,一为“赏心悦目悦耳诗”,若将二者结合欣赏,或许别有一番风味。作为后备晚生,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认真钻研。(作者单位:大连大学英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James Legge.The Shi King,Taipei:SMC Publishing Inc,1991.

[2] 陈福康.中国译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 汪榕培.漫谈《诗经》英译本.外语与外语教学.1995年第3期.

[4] 许渊冲.Book of Poetry.长沙:湖南出版社,1992.

[5] 许渊冲.翻译的艺术.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