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滨海新区的崛起带给海淀人的思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滨海新区的崛起带给海淀人的思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年来,海淀区一直以其深厚的科研底蕴、广博的人才资源、灵活的政策导向、大胆的创新精神,雄踞北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地位。但是,2006年5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天津滨海新区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天津滨海新区蓬勃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整个国内,乃至周边国家新的关注点。面对如此态势,海淀应如何定位?

天津滨海新区大发展对海淀经济的影响

2006年5月份,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将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现代物流和研发转化基地,使天津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同时,国家还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的改革开放措施。这些指导性政策对天津滨海新区的长远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天津滨海新区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为落地企业提供了非常好的优惠政策,一些北京企业已经在那里落脚设厂。天津滨海新区强劲的发展态势已为各界所瞩目。

之所以形成当前这种局面,其主要原因还是基于以下两点:第一,海淀与天津滨海新区距离比较近,不像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搬迁、新建费用,以及日常管理成本;第二,天津滨海新区确实有很好的优惠政策,现在海淀的土地资源很紧张,但天津滨海新区在土地方面政策的确很优惠,对北京有较大的影响力。

北京、天津这两座城市距离很近,空间和政策方面的优势促使一部分企业从北京海淀迁址到天津滨海新区。面对这次调整,海淀的危机何在?在我们看来,这种危机可能来自四个方面:其一是企业层面,企业一旦移走,会造成其很多方面资源的分散;其二是产业层面,由于各个企业在各自产业中所处位置的不同,部分企业的迁址可能会造成产业链的不完整,甚至撼动整个产业的优势,影响海淀整体产业布局的均衡态势;其三是社会层面,企业迁址势必会造成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重新分配,如只是零星企业调整,未必会对社会层面形成冲击。其四是政府层面,可能会影响我区的财税收入。

海淀不可转移的优势

所谓“不可转移的优势”,可以理解为“搬不走”的优势,无论产业再怎么转移,这些优势是不随产业转移而转移的。

海淀“搬不走”的优势,也是其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高等学府的学术和人脉资源,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位于海淀的占大多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几十所大学都搬不走,这些高等学府都深深植根于此,已经有几十年,有的甚至上百年的历史了;第二是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国家各部委的研究所、军队系统的科研基地搬不走,中国科学院有多个研究所都坐落于海淀,他们和高等学府一样,同样具有深厚的科研及学术底蕴,位于海淀的航天城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这同样也是搬不走的;第三是国家图书馆、国家专利局等知识资源,他们为海淀造就了最大、最权威的信息库;第四是国家各部委、各级党政军机关搬不走;第五是作为IT采购基地的中关村的电脑一条街,这是中国IT产业的发祥地和风向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其传统优势,这也不可能搬走;第六是圆明园、颐和园、香山等传统的、且具有浓厚历史内涵的风景区搬不走。

面对新形势,海淀应着手进行产业升级与调整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新的发展格局,海淀一定要围绕“不可转移优势”以及“营造创新优势”做文章,在产业升级中定位取舍。

我们认为:海淀将来有可能在总产值方面会输给天津滨海新区,但在人均产值、人均利税方面,海淀无疑将具有很大优势。同样是产业调整,海淀通过产业优化,强化的是高附加值产业,人均产值自然会得到拉升,永远处在国内各产业的最高端。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目前海淀的人均产值已经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在国家大力倡导“自主创新”的宏观政策下,海淀这片沃土具有天然优势,人均产值和利税只能是越来越高。

然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也不应因此而盲目乐观,毕竟要实现目前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挑战依然严峻,还有许多方面是需要加强的。

第一,依托海淀的科研底蕴及人才积累,要将研发中心的职能加强。各企业的研发中心是财、智的高度密集区,我们知道IBM、微软、华为、中兴等国内外大型企业,虽然总部不设在海淀,但都已经把研发中心建在这里。在海淀传统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利用海淀的人才优势以及大量新建写字楼的空间优势,逐渐吸纳世界500强企业在海淀兴建研发基地。我们不去争取工厂的转移落户,建工厂的条件海淀绝对争不过滨海新区,但我们必须要争取企业的研发基地落户海淀。毕竟研发人员的人均工资高,人均GDP也高,可以创造出大量的无形资产。以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进行盈利,以软件和芯片盈利,可以大大提升人均GDP水平。

第二,要发展成商贸中心。大家知道“微笑曲线”,产业链增值最高的就是两头,一头是研发,体现在核心技术方面;另一头就是营销,销售中的广告、策划方面。因此,海淀可以把工厂移过去,研发、营销、策划等应该争取留在海淀。我们过去以中关村电子一条街闻名全国,今天应该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以海淀西区为核心,建立分工更加合理、更加专业化的卖场布局,谨防大卖场同质化,在规模上、分工上做得更细,避免恶性竞争。围绕此再升级成为品牌中心、市场信息中心。另外,各种为市场推广的策划、广告、咨询等类型的企业与机构,也应该尽快配套发展,使海淀成为宣传推广新产品、提升品牌的基地。

第三,依托海淀教育资源,形成全国最重要的二次教育培训中心。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剧,二次教育、在职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日益被大家所认可。我们知道,新东方就在海淀,中欧国际管理学院、北大青鸟,还有一些知名的新兴培训机构也在海淀。这种利用海淀传统的教育优势、师资优势,大力发展二次教育、在职教育、终身教育,积极推进培训产业,就是产业结构向知识经济调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把海淀建成全国最重要的培训产业基地。

第四,要发展成为创意产业中心。当前,全国创意产业非常火爆,大有一哄而上的架势。在这种形势下,海淀应该突出自身特色,这种特色主要体现在海淀具有两方面的优势:其一是人才优势,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都在海淀,这些都是传统的创意中心,应该依托其多年积淀的底蕴;其二是技术方面的优势,创意产业中的动漫是一个核心产品,还涵盖数字电影的制作及后期加工、各种外观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等,可以依托海淀的技术实力来实现。利用好这两方面的优势,在创意产业领域进一步做大、做强,让滨海新区生产有形物质产品,海淀生产无形精神产品。特别是发挥海淀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应该加强创意产业各种基础设备的研究,使海淀成为工业造型研发基地。创意产业就是“艺术+技术”,我们传统的艺术要加强,但技术是海淀更大的方向,通过卖设备、卖系统,支持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展,使海淀成为全国创意产业的“发动机”。

第五,要发展成为网络中心。互联网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最活跃、最有前景的经济模式,这类产业都是不需要工厂的。目前,新浪、搜狐、百度、慧聪网等企业已经落户海淀。海淀应该特别关注互联网性质的企业,关心扶植这些企业,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海淀,帮助他们融资,使他们做大、做强,直至成功上市。要把海淀建立成为互联网企业的乐园。

第六,要发展成为创业中心。海淀具有强大的教育科研实力,有对世界上最新成果的掌握能力,有最活跃的创新土壤,应该让海淀成为掌握最新知识、最新技能人才创业的地方。有人才、有场地、有市场、有优惠政策、有这种创业的氛围,一旦形成最新的研究成果,要支持青年专家、学者马上在海淀办企业,鼓励冒险、宽容失败,促使海淀成为各类新兴产业的诞生基地。海淀北部生态新区的建立已为此奠定了可行性。

第七,要发展适合海淀的总部经济。总部为地区创造了最多的税收,总部经济的规模已经成为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诸如通讯公司、软件公司、电脑公司、数码产品公司、网络公司等相关的IT公司总部,还有航天产业、生物制药产业等新经济总部,要想方设法留在海淀。从实际角度出发,我们可能吸引不到世界所有500强企业,但至少应该把国内IT类、航天类、生物制药类等适合海淀发展的公司总部设法吸纳过来。由此看来,要发展总部经济,还要加强完善商业配套设施建设,营造适合总部经济发展的条件,如大型的星级宾馆,适合召开大型展会、通气会的新闻场所,高级餐饮业和娱乐业场所,以及到达空港和大型交通枢纽的便捷交通条件等等,吸引全球来宾。毕竟总部招待的客人来自全世界四面八方。

第八,要成为时尚中心。海淀要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时尚的地方。海淀大学生多、年轻人多,他们对时尚、对流行元素最敏感,要发扬这些优势,让海淀成为各行各业时尚流行的风向标。什么东西流行先从海淀开始,特别是一些新经济、新科学,从而成为精神上的领导者。这一目标的实现,其辐射和影响力是非常大的,给海淀方方面面的产业也创造了机会。在这一点上,海淀人要宽容,求新、求异,要有创新精神,对新事物敏感,对新事物乐于接受。实际上,流行也有成功的概率,有的能流行起来,有的就流行不起来。这些试验要在海淀进行,像MP4等数码产品及各种新产品,首先在海淀卖起来,在海淀用起来,再往全国流行。新产品、新趋势不断涌现,随之带来的是人民新的生活习惯的改变。这是重大机会,只要这个做到了,其他产业都受益。

第九,要成为旅游中心。除传统的香山、颐和园外,圆明园是一个机会,这是一个尚待开发的热点,有文章可做。此外,还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北京的高校校园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全国的学子都对北大、清华感兴趣,这是新的旅游方式,今年暑假曾经吵吵闹闹了一阵,但这是焦点。他们也许连故宫都不去,但北大、清华一定要去看一看,因为这是很多青年学子心目中的圣地。甚至还可以推出研发基地游和总部游,看看微软、联想等企业,花费不多,心得不少!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一个新的旅游业增长点。

第十,要成为支持高科技的创新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服务业是高端经济运行的坚强支撑,是区域经济蓬勃发展的标志,而灵活的金融服务业是技术创新型企业诞生与发展的发动机。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结算中心、产权交易中心、风险投资业等在海淀落户和诞生。政府要鼓励风险投资、银行、担保、信托、债券、上市等多种多样的融资方式,使海淀成为全国最活跃的区域金融中心,特别是创新金融中心。

第十一,要与滨海新区建立良性互动关系。要充分发挥京津距离近的地理优势,促进双方形成优势互补,海淀上游的技术、知识能够顺利的在滨海下游得以产业化和规模生产,运输到海内外,比长三角、珠三角更加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我们理应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引领好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

第十二,要考虑生活区和工作区的合理布局。一方面,海淀也有自己的CBD,像中关村、上地等研发产业密集区,交通一定要打通,否则,会成为阻碍海淀发展的绊脚石。每天很多时间耽误在堵车路上,很难说服投资者将中心放在这里,即使放在这里,不久也会搬走。另一方面,面对当前的交通压力,在上下班路途上花费的时间,已经成为求职者就业时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要实现对海淀产业优化调整,这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住在海淀,要打通海淀和周边区域,提高交通便捷性。现在,中关村、上地很多公司的员工住在回龙观、天通苑,还有北苑,有的甚至住在朝阳区更远的地方,大家天天乘城铁来上班,这对海淀非常有利,缩短了上班时间,加强了上地及周边研发基地的建设。同时,海淀也应该有些高、中、低档的住宅,完善配套与生活相关的餐饮业、服务业,使精英就近上班。

海淀的未来应该向着更专、更精、更高、更强、更大的方向运动。我们要明确海淀在全国人民中的形象及定位,可以概括为八个字:科技、时尚、富有、机会。要通过脑力劳动创造知识经济的高附加值,设法保持海淀人均产值和创利最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如果将环渤海经济圈比作原子,海淀应该是被加速的撞击电子,引发环渤海经济核裂变。

(作者系汉王科技公司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