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儿氟乙酰胺急性中毒29例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儿氟乙酰胺急性中毒29例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529100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儿科

(广东省江门市)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的中毒机理及救治措施。方法:29例患儿根据其具体病情给予科学有效的综合治疗。结果:经过治疗,28例痊愈,1例死于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达到96.6%。结论:及早发现病情,并根据病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儿 氟乙酰胺 急性中毒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092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measur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about acute toxicity of fluoroacetamide.Methods:29 cases of children patients were give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concrete states. Results: By treatment,28 cases healed,and 1 case dead of respiratory failure,the cusse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reached up to 96.6%.Conclusions:finding disease timely and taking up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emergency measure, are very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cusses' rate of emergency treatment.

Key WordsChildrenFluoroacetamideAcute toxicity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效、剧毒、内吸性强的杀鼠剂,残留时期长、不易挥发。由于对氟乙酰胺的使用不当和管理不善,造成小儿误食氟乙酰胺中毒病例时有发生【sup】[1,2]【/sup】。鼠药中毒是小儿急性中毒最常见的中毒类型,约占我院小儿急性中毒的2/3。现将我科于2003年6月~2009年2月收治的29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的病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9例患儿均为误服氟乙酰胺鼠毒药饵。男20例,女9例;年龄1~3岁18例,4~6岁9例,7~9岁2例。发病时间20分钟~6小时。就诊时间:服后1~8小时。临床表现:均有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腹软,肝脾未触及。对光反应迟钝,嗜睡,眩晕和严重者陈发性抽搐症状及深昏迷4例。肺部干湿音12例。轻度中毒4例,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乏力,头痛,头晕等;中度中毒18例,伴有发热,心悸,呕吐,间断抽搐等;重度中毒持续抽搐5例,其抽搐发作时均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球上逆,口吐白沫,口唇发绀,四肢强直抽动,抽搐持续数秒至20秒后自行缓解,每间隔0.5~2小时发作1次。抽搐缓解期间,患儿基本清醒,应答自如。其中4例重症昏迷患儿出现瞳孔散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超高热,抽搐持续6~12小时,抽搐停止后呈大脑僵直状态。呼吸循环衰竭2例。

实验室检查:29例患儿住院期间,血常规白细胞(10~30)×10【sup】9【/sup】/L 8例,肝功:ALT 4~160U/L 4例,AST 40~90U/L 13例,血清钙7.5mmol/L 13例,心肌酶检查AST、CK、LDH、HB-DH(羟丁酸脱氢酶)均明显增高,以AST、CK为明显,肝功能AST、ALK-PHOS均增高。胃内容物,尿液用羟胺-三氯化铁法检测28例均呈阳性反应。血氟含量增高>0.5mg/L,尿氟含量>4mg/L。心电图检查为窦性心动过速20例,频发室性早搏10例,QT间期延长4例,ST段改变2例,心肌损害2例。24例患儿脑电图异常,其中4例重症昏迷可见弥漫性不规则高波,慢幅波,3例20天后复查恢复正常。

方法:所有患儿均用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一般在发病12小时内持续洗胃8~12L,至胃排空,无内容物,洗出液清亮。其中1例催吐、导泻(作者不提倡实施催吐,因胃内残留毒物通过食道、咽部、口腔会被黏膜进一步吸收,且催吐刺激诱发惊厥或窒息,也是遗留癫痫后遗诱因之一),2例洗肠。另5例重症洗胃后从胃管注入50g活性炭,留置2小时后抽出,再注入20g留置。给予鼻导管吸氧;大剂量补液,20%甘露醇脱水利尿,5mg/kg,30分钟内滴完,3~4次/日。控制惊厥:表现抽搐持续状态的应首选安定静脉注射,一般剂量为0.3~0.5mg/(kg・日),以1mg/分为控制速度,切忌过快,否则易引起呼吸聚停。惊厥缓解控制后,给予肌注苯巴比妥钠5~8mg/(kg・日)维持【sup】[3]【/sup】。小儿氟乙酰胺中毒在发病后第3、4、5、6天极易发生惊厥,镇静剂勿过早停药。患儿仍出现类似失神性癫痫小发作临床症状,改用口服苯巴比妥5mg/(kg・日),治疗至尿氟转阴,临床症状缓解。2例重症给予剂量为0.4~0.8mg/次纳洛酮静脉注射,控制呼吸抑制,视情况重复给药间隔4~6小时,同时静滴果糖二磷酸钠具有保护心脏、肝脏作用,维生素C、肌苷、辅酶A促进细胞功能恢复;防治呼吸道感染,酌情使用抗生素;支持对症、维持患儿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全部病例早期应用乙酰胺解毒,根据患者轻重选择不同剂量:①轻度0.1g/kg,分2次,连续2~4天;②中度0.2g/kg,分3次,首次剂量为全天的1/2,连续5天;③重度0.3g/kg分4次,首次剂量为全天的1/2,连续7天。注射乙酰胺均为深部肌注,可加0.5%普鲁卡因或1%利多卡因减轻局部疼痛。

结 果

经过治疗,28例患儿脱险。所有脱险小儿均根据中毒深浅,分层次,足量、足疗程应用乙酰胺解毒。同时在施药后,进行尿液氟化物(羟胺-三氯化铁法)复查,至尿氟转阴稳定2~4天后出院,平均住院时间:轻度5天,中度12.5天,重度24天。出院前复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脑电图均正常。心电图异常1例,不排除其他基础心肌疾患。随访3个月显示均无后遗症。1例患儿因误食毒饵过多,前来就诊时间距误食时间过长(17小时),造成中枢神经损伤,死于呼吸衰竭,抢救成功率达到96.6%。

讨 论

氟乙酰胺为有机氟类农药,也是内吸性极强的剧毒灭鼠药。在我市农村地区使用、管理存在问题,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误食中毒。本文有对医护人员提高救治水平提出初步的后果,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氟乙酰胺中毒的机理为:氟乙酰胺误服后经消化道吸收,脱胺成氟乙酸,氟乙酸与辅酶A和三磷酸腺苷作用生成氟乙酰辅酶A,再和草酰乙酸作用生成氟柠檬酸,因其结构与柠檬酸苷相似,但乌头酸酶不能分解氟柠檬酸从而使大量乙酰辅酶A和草酰乙酸不能参与三羧酸循环,使循环中断,并使柠檬酸大量堆积,从而致丙酮酸代谢发生障碍,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阻。氧化磷酸化是ATP的形成过程,也是机体的产能储能过程,ATP中磷酸键的分解是供能过程,三羧酸循环中断后不仅机体的产能供能过程障碍,而且机体的3大物质代谢均产生严重障碍,机体出现各系统的损害症状,主要影响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和糖代谢【sup】[4~6]【/sup】。

从我们的临床救治体会来看,早期确诊、早期彻底洗胃、早期使用解毒药乙酰胺,维持呼吸功能,支持对症用药对于抢救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小儿食物中毒,应立即作胃内毒物实验室鉴定及尿氟检查。即早确诊是否属氟乙酰胺中毒。氟乙酰胺易溶于水,洗胃注意一定足量、彻底。5000~10000ml反复。除上述提到的生理盐水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外,清水或0.2%~0.5%氯化钙溶液亦可。氟乙酰胺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毒性更强的氟乙酸,故禁用碱性溶液洗胃。有条件的地区可施血液净化疗法。

氟乙酰胺进入人体后,r与血浆中Ca【sup】2+【/sup】结合形成CaF【sub】2【/sub】,使血浆中Ca【sup】2+【/sup】浓度降低,细胞膜上Na【sup】+【/sup】通道持续开放,骨骼肌细胞低钙性抽搐。此外,F还可以与Mg【sup】2+【/sup】结合形成MgF【sub】2【/sub】,抑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引起抽搐。所以临床上,抗惊厥、控制抽搐也是重要一环。维持口服苯巴比妥的用量及疗程因病情酌情考虑。对已形成脑损伤、成为症状性癫痫的,给予抗癫痫处理。

乙酰胺是当前最有效的解毒药物,注入体内后水解成乙酸,与氟乙酸产生竞争作用,限制氟柠檬酸的生成,减少毒物对三羧酸循环的阻断【sup】[7]【/sup】。及时、足量、足疗程使用乙酰胺是救治的关键。我科曾于2009年12月收治1例患儿在乡级卫生院抢救治疗中使用乙酰胺解毒不当,尿液氟化物检测呈阳性,继发性癫痫症状。氟乙酰胺中毒来势猛,病情发展快。多有呼吸抑制及全身阵法性强直抽搐。重症病患应密切关注其神志、瞳孔、肌张力、心率、体温的等生命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个例重症应即早行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建立辅助人工气道,同时高浓度吸氧。从临床统计来看,抢救成功率达到96.6%,笔者认为,及早发现病情,并根据病情采取科学有效的急救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翟亚民,孙胜德,丁先广,等.常见中毒与急救[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6-100.

2 徐叔云,陈敏章,王振纲,等.临床用药指南[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442-1443.

3 刘仁树.46例急性氟乙酰胺中毒致死者的临床特征与启迪[J].急诊医学,1997,6(4):200-201.

4 孙正中.农药中毒急救问答[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80-81.

5 武维恒.急性中毒治疗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

6 魏克伦.儿科疾病诊治指南[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6.

7 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