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本研究针对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襄樊市89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1)总体上,在现阶段家庭教育中,父母采用较多的教养方式是情感温暖理解;(2)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3)中小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学习幸福感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父母积极的教养方式与学习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4)母亲的温暖理解、父亲的严厉惩罚对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父母教养方式 学习主观幸福感

一、引言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父母是儿童心目中的重要他人。因此父母对于子女的管教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力最大。父母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时通常采用的方法及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总和,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风格。

二、研究方法和结果

学习主观幸福感是指学生在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积极引导下,伴随着道理的认识,对学习产生的情感体验。学习作为青少年的主要生活事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父母改善其教养方式,使中小学学生不仅“好学、会学”,而且为“乐学”提供依据。本研究采用岳冬梅等人1993年编制和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该量表包括六十六个条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五十八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包括五十七个条目。整个量表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六个因子、母亲教养方式的五个因子,考虑到当前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将问卷中父母偏爱被试这一因子的六个项目剔除,因此本研究使用的这一问卷,由六十道题目构成,包括四个父亲分量表、四个母亲分量表,分别为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2父亲惩罚严厉、F3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F4父亲拒绝否认;M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2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3母亲拒绝否认、F4母亲惩罚严厉。该分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46-0.88之间,半分信度系数在0.51-0.91之间,再测信度在0.58-0.82之间,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自编《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正式问卷,该量表由十六个题目组成,包括四个因子即学习体验、现有成绩感受、环境激励以及希望学习成绩该量表信度系数在0.59-0.82之间,再测信度系数在0.60-0.83之间,说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采用自陈问卷方式进行研究,分别对2所学校的四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实施《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测查,随堂测试,统一指导语,学生独立完成问卷,收集每个测试对象的年级、性别,并分析结果。学生独立完成问卷并当场收回问卷。利用SPSS11.5录入、编码、统计、分析,主要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相关分析等。结果如下:

注:FF1-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F2-父亲惩罚严厉、FF3-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FF4-父亲拒绝否认、MF1-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F2-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F3-母亲拒绝否认、MF4-母亲惩罚严厉;XT-学习体验、XC1-现有成绩感受、HJ-环境激励、XC2-希望学习成绩;***p

三、讨论

1.中小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本研究表明:在当前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采取较多的教养方式是情感温暖理解,情感温暖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积极教养方式。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温暖理解是父母对孩子的温情与慈爱,包括充分地接纳和理解孩子,积极地对孩子作出反应,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感受、体验,能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体会子女的喜怒哀乐和各种需求,把子女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去关爱、尊重,有利于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态度,其次是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其中父亲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方面的得分高于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反映出“既要教,又要敲”的教育方式,这和左占伟(2003)通过问卷调查法对548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及芦朝霞(2005)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说明父母对初中生的接纳程度超过干涉、拒绝的程度。接纳是父母的主要教育类型,。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

通过对各年级父母教养方式进行比较,随着年级的增加,父母采用严厉惩罚、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逐渐减少,说明随着中学生身心的不断发展,父母的教养方式也逐渐向理性和积极的方面变化,因为随着孩子的慢慢长大,生活圈子的不断扩大,父母能认识到伴随着道理的认识,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中小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

中小学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上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父母在严厉惩罚拒绝否认、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上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说明性别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这与左占伟(2003)、王志梅(2003)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他们的研究表明: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对低年级初中女生的接纳程度高于高年级的初中男生(左占伟2003),初中男生更多地感受到惩罚严厉和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消极父母教养方式,同时也更多地感受到母亲的偏爱。

4.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特点

(1)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

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在环境激励这一因子上得到重要体现。其次,体现学生学习幸福感的因子是现有成绩感受,这和孙翠香(2004)、岳颂华(2006)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孙翠香(2004)的研究表明:成绩对初中生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Cantor和Sanderson认为:当个人实现被其文化或亚文化高度评价的目标时,其主观幸福感会增加。岳颂华(2006)的研究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体验到的消极情感显著高于成绩中等和成绩较好的学生,本研究还表明:初中生体验到更多的学习幸福感,这与孙翠香(2004)、丁新华、王极盛(2003)、张兴贵(2005)的研究结论相一致,他们的研究结论是:初中生都报告了中等偏上的主观幸福感。本研究与马颖、刘电芝(2005)的研究又有不一致的地方,他们的研究认为:中学生学习幸福感普遍较低,且存在学校类型差异。高一、高二学生学习幸福感最低,这可能与不同年级所处的环境和特点有关,与该研究选取的被试所在学校是重点还是普通学校有关,也与所选被试是在重点班还是非重点班有关,另外,家长的期望值以及学生本身所体验到的心理压力也是影响学习幸福感的因素。(2)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男、女学生在学习主观幸福感各因子上均无显著差异,这可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本研究的调查对象都是独生子女,无论男孩女孩在家都受到父母精心的呵护和照顾,都是父母心中的宝贝,“重男轻女”的思想越来越少;其次,学习主观幸福感是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的积极情感,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不仅能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物质保障,而且也能为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大多数家庭都能为孩子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和宽松的空间。

(3)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

从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与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各因子的相关分析来看: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型的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父亲严厉惩罚的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现有成绩感受和希望学习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父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现有成绩感受和希望学习成绩呈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严厉惩罚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学习体验呈显著负相关,与现有成绩感受呈显著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现有成绩感受呈正相关,与希望学习成绩呈显著负相关。尽管相关分析有助于探明他们之间的内在关系,但从表格上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相关系数并不高,是结果掩盖了他们之间的真实关系还是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4)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逐步回归

由于得到的父母教养与中小学生学习幸福感之间的相关系数并不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以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以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型、父亲严厉惩罚型、母亲严厉惩罚型的教养方式依次进入中小学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回归方程,说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型、父亲严厉惩罚型、母亲严厉惩罚型的教养方式对中小学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不难看出,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父母的严厉惩罚对中小学学生学习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69-100.

[2]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74-79.

[3]郑立新,陶广放.儿童主观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2):105-107.

[4]孙翠香.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同伴接纳的关系.青少年研究,2005,2.

[5]芦朝霞.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自我价值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2005.

[6]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6.

[7]左占伟.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年级、性别的关系研究.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

[8]岳颂华,等.青少年主观幸福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3.

[9]王极盛,丁新华.北京市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3,11.

[10]张兴,郑雪.青少年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