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美至真 第6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美至真 第6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然的语文课堂就像一首优雅的诗、一篇玲珑的散文、一件古朴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在自然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应该正确处理好灵活与真实的关系。

一、活化教学方式,让心灵与文本真实沟通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灵活选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

1.尝试自学,自我感悟

陶行知先生提倡“智育注重自学”,他认为学习即实践,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有真切的体验。学习中遇到疑问、矛盾、困难都不要紧,可以在问中求长进。我校语文校本教材《预习导航》指导师生把自主预习作为学习知识、锻炼自己、发展自己的训练途径,突出了“三自”:自学,先学后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自己学习未知的知识;自悟,先体悟再理解,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联系生活,联系自身的体验去感悟、去体会;自练,先做再分析,让学生拿起实践的武器,给予足够的时间,提供条件,自己去做实验,去体验学习的心理历程,从而对文本有最原始的理解。

2.强调合作,相互启发

学生与文本初步沟通后,每人所获取的信息丰富多彩,对文本的理解也充满个性,产生的问题更是因人而异。课堂中,教师应及时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自己的阅读理解,要求学生既表现自己,也吸取他人之长。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批判,大胆假设,充分联想,对任何文本都要有“研究”意识,有独到的见解;当然,对别人的合乎情理的见解也要能认同、联想、比较、互相参证,求得认识的统一。

3.鼓励探索,师生互动

任何被动接受、重复再现式的学习活动都无法激活学生的创造潜力。当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的意义建构活动,所学习的知识对象变为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的时候,学习过程就变为探索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变教师提问为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以宽容、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根据教学要求,适时、恰当地将学生的质疑引导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让学生敢于提问,敢于尝试。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在教学《天鹅的故事》一课时,让学生读课文后思考:“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学生一下子就说出了是天鹅。按理教师此时可以鸣金收兵了,但薛老师追问道:“有不同意见吗?”学生的思维又一次活跃起来:“是斯杰潘老人”“是猎枪”……此时,课堂中听到的是最真实的声音,虽然有些是错误的,但却是真实的,天真无邪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心灵与文本真正实现了沟通。

二、激活学生思维,让思想与思想真实碰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要在自然的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必须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

1.“质疑问难”——纵深探究之思

学习一篇课文,要从学生的疑难问题起步,放手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大家围绕问题讨论解决方法,并在此过程中体验、思考。教学《黄河的主人》,新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自由提问。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其为黄河的主人?”这些问题正是学生的阅读期待,因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

2.“观点争鸣”——批判创造之思

教师在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展现自己的观点,并努力阐述理由,在观点争鸣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孙双金老师在教《落花生》时,就让学生讨论:“我们该向谁学习?”有的说要学习花生的默默无闻,有的说要学习苹果的敢于表现,大家一时间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学生的思想火花被点燃了,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语言在课堂中流泻,充满个性的思想火花在课堂中迸射。这才是自然的、真实的课堂。

3.“温故而知新”——纵向迁移之思

在学完课文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巩固、思考。而这时的思考要求学生能联系前后所学的内容,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在学习了《古诗两首》中《示儿》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两首诗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首诗在表达思想感情方面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带着问题又一次去读课文,并进行思考,从而体会到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但不同点是第一首诗是通过“悲”来表达的,而第二首诗是通过“喜”来表达的。这些训练很好地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让不同的思想之间产生了真实的碰撞。

灵动,涌动的是语文教学的智慧;真实,体现的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在自然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要追求灵动的课堂,更不能丢弃语文教学真实的、本质的东西,努力达到大美至真的境界。